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反律”

2017-10-21郭梦雯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郭梦雯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古典舞身韵“形”“神”“劲”“律”的训练性和审美性研究古典舞身韵“划圆”中的“律”,以古典舞身韵中的“律”为切入点,用“正律”与“反律”相比较,着重阐述了古典舞身韵中的“反律。”通过对古典舞中经典动作“燕子穿林”描述,分析古典舞身韵中的 “反律”以及在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及训练价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概述了中国古典舞中的形、神、劲、律,大体了解中国古典舞的核心。第二部分,简单描述中国古典舞中的“正律”。第三部分,着重阐述古典舞身韵中的“反律”及韵律特点,描述了整体的“反律”以及動作与体态之间的“反律。”第四、五部分,通过具体动作描述“反律”在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形神劲律;正律;反律;燕子穿林。

一、古典舞身韵中的“形”“神”“劲”“律 ”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包含着形、神、劲、律四个不可分割但各不相同的方面。

1、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千汇万状的体态,变化无穷的动作及动作间娴熟流畅的连接。凡是一切由身体表现出来并且看得见的过程与形态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 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魅力的体现,是传达古典舞之美的媒介。

2、神: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一种外在神韵和气场。

3、劲:即赋予“形”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也就是动作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处理。

4、律:律,意为法律、规则,表示约束。“中国的太极拳在拳术整体中,太极拳的身律要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转变对立。有对背的拔,就有对胸的含; 有对上头的领,就有对下肩的沉就是对身韵中逢开必合的“反律”的具体表现。”古典舞身韵的“律”正是吸取借鉴了太极中的身律。中国古典舞的“律”既是动作本身的律动性同时也是它需要遵循的运动规律,所开发的意识。

二、古典舞身韵中的“正律”

中国古典舞中的“正律”,直译为:正式的规定。在舞蹈中一般要按照动作设计好的路线轨迹完成动作的圆线运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要求动作流畅,动作通顺则能连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动作之间的连接,动作接动作必需要“顺”, 这个“顺”劲在律中称为“正律”。

三、古典舞身韵中的“反律”及韵律特点

(一)古典舞身韵中的“反律”

在宋代,戏曲渐渐开始进入兴盛时期,相应的古代的宫廷舞蹈慢慢的淡出了君侯的帝王的视线,而各种丰富的舞蹈形式渐渐融入戏曲之中,逐渐的形成了戏曲舞蹈。因此,在五十年代重建时,艺术家前辈们果断的选择从戏曲动作中借鉴的原因,是戏曲舞蹈是历史传承下来,并且具有鲜明的古代舞蹈的形态特征的表演形式。在戏曲舞蹈中,有一项基本的运动规律——逆向起动。这一运动规律不仅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逆向起动,又展现出了“圆弧轨迹“的运动规律。

(二)“反律”性

1、整体动作(圆线运动)的“反律” 。这里我们所说的整体动作的“反律”,就是指人体的行为动作从反面做起。遵循整体动作的“反律”性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感觉。从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逢沉必提、逢冲必靠、逢前必后、逢左必右”都是古典舞特有的“反律”。

2、动作和体态之间(连接动作)的“反律”。动作与体态之间的连接动作,也要遵守“反律”的运动规律和法则。我们用基本功中是常见的手臂连接动作之一“双晃手”为例具体说明:在做“双晃手”的时候,当双臂向左晃动的时候,身体却有要右拉伸,手和身体的动势相反,如做翻身、射雁跳等。当手臂向右晃时,腰部和肋部向相反方向牵扯,身体要有反拉的动势,才能遵循中国古典舞“划圆”的规律,将“圆”划的饱满以及动作与体态之间的“反律”显出动作的圆润韵味。

(三)“反律”与“反胴”

古典舞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反胴”,“胴”在中国汉语中的解释为:体腔,整个身体除去头部四肢和内脏后余下的部分。“反胴”也就是躯干(胴体)在预动状态中向相反方向发力。“反律”特指古典舞的一种运动规律,指的是“要从反面做起”,正如舞蹈界前辈总结的欲左先右、欲开先合、逢冲必靠、逢沉必提、逢左必右等等。“反胴”是舞蹈理论界的一种说法或名词概念,实际教学应用中,“反律”较为常见。“反律”与“反胴”在性质上基本相同,只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表述方式和使用环境不同。

四、“反律”在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及训练方法

(一)“反律”在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

“反律”在古典舞中运用非常广泛,古典舞本身就是“圆”的艺术,在每个“划圆”的基础上都必须要遵守“反律”的原则,以达到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价值,从根本上掌握中国古典舞。

(二)“反律”的训练方法,以“燕子穿林”为例

燕子穿林是武术中常见的连接动作:这是一个融身韵各种动律与一身的,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表现性、实用性和训练性。虽说燕子穿林它在武术中是一个常见的连接动作,但它正好包括了古典舞中常说的“反律”:“逢冲必靠、欲左先右、欲高先低、逢开必合”等等运动规律。燕子穿林动作要点:1、前一动律是后一动律的铺垫和对比,如冲、靠、含均是穿—仰的铺垫,仰、旁提恰是后一动律蹲,横拧的准备。2、整个燕子穿林动作的完成要连绵不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3、大开大合,高低起落是它的特点,所以,就要求有一个良好的重心支撑,要求要掌握它的动势特点。 “燕子穿林”是一切“相反相成”规律集于一身的典型动作。它自身的训练价值是为古典舞动律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以身体形成的“穿梭动势”,也具有很大的特点,是流动性和灵活性非常鲜明的动作。

五、“反律”在古典舞身韵中的训练价值

舞蹈界的前辈把中国古典舞形象定位为“圆”的艺术。身韵中的动作轨迹多以“圆形”为主,“从道家的太极图,传统图式,古典建筑的圆曲结构等等,都能充分看出中华民族对圆形审美的追求。”中国古典舞的首先特征是在划圆中讲究流畅,连贯的“划圆”动作及路线,是“形”的圆,也是“线”的圆。在包含“反律”倾向的划圆运动中,以腰椎为中心,注重手与脚、肘与肩、肩与跨的总体配合。最后在胴体的运动过程中必须要配合默契,使动作看起来连贯,美观。典型动作“风火轮”,想要圆满的完成动作就要严格遵守古典舞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开先合“反律”倾向,同时风火轮又是典型走八字圆路线的动作,由此可见,古典舞中的“划圆”与“反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结语

“中国古典舞拧、倾、圆、曲的基本形态和势态;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路线;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基本元素;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式结构;三节六合、全身配合的运动方法;以身领形、以形传神的风格特色、快慢相间的节奏对比都离不开欲前先后、欲左先右、逢冲必靠等一切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规则。”俗话说“做人要能屈能伸,”我们总是习惯顺应事物的发展,古典舞的“律”,不仅要掌握“伸”,掌握一顺百顺的“正律”,还要能“屈”,掌握不顺则顺的“反律”,一件事物有了衬托之后会改变对它本身的看法,如同做人一样,能屈能伸,正反结合才能达到事物的更高水准。

参考文献:

[1]王群.《浅谈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江西:《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2期

[2]周彦池.《试论古典舞身韵的韵律特点》四川:《青春岁月》2011年4期

[3]武世冬.《太极拳—套路精华与实战技击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第29页,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