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僜人生计方式的变迁

2017-10-21武保林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变迁

武保林

【摘要】: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下察隅乡是我国僜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历史上,僜人的传统生计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采集及狩猎。20世纪80年代后,受国家政策、市场经济、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僜人自身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生计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关键词】:僜人;生计方式;变迁

僜人俗称“僜巴”,分布于中印交界地区,即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西藏察隅等地。中印交界地区与藏南印控区的僜人,总计有5万多人。其中,居住在察隅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达让话和格曼话),但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历史上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靠采集野菜、野果和生肉为生。僜人实行一夫多妻制。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杜来河流域和察隅河流域。由于解放前,绝大多数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世人对这一族群几乎一无所知,1962年中印反击战在僜人居住的察隅打响之后,僜人逐渐为外界所熟知,僜人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的主要方面有:宗教、婚俗文化,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尚未出现系统的针对僜人生计方式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鉴于此,笔者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撰成此文,希望能对僜人的研究有所贡献。

一、农业生计方式的变迁

农业是僜人的主要生产部门,农产品是他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农业在僜人地区萌芽较早,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并未得到充分发展。直到我国解放前夕,还处于较为原始落后的水平。

耕地绝大部分为刀耕火种地,只有少量的常耕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旱稻、小麦、青稞、鸡爪谷、高粱;种植的蔬菜主要有南瓜、辣椒、芋头、大蒜、萝卜等。在农业生产中,僜人已形成传统分工。男子主要负责开垦土地和守护庄稼(经常有狗熊、野猪、山鼠、猴子闯入田地,糟蹋庄稼),女子主要承担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货等劳动,有时妇女也参加开垦树木稀疏、离家近的地块。农作物产量较低,每年收获的粮食根本不够食用,绝大多数家庭每年都会有3-4个月缺粮。如今,下察隅乡的农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当地老百姓不仅能吃饱,许多富裕的家庭还销售自己的粮食作物,农作物生产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现在很多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机械播种、施肥与收割。

步入21世纪,在下察隅乡政府的帮助下,村民开始种植经济作物——猕猴桃。下察隅乡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为发展猕猴桃提供了基础,乡政府聘请一些高校专家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采集与狩猎生计方式的变迁

僜人生产虽然以农业为主,但采集与狩猎仍然在经济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采集品和猎获物是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某些产品还是用于交换的重要物资。

下察隅地区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繁多,一年四季均可进行采集活动。经常采食的野菜有20多種,例如;野山芋和野芭蕉根。春夏之时,是僜人上山挖野草与草根的旺季,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参与到这种活动中,人手多的家庭甚至派出1—2人专门从事采集。采集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的事,成年男性很少参加。采集的野菜,大部分都可以随采随吃。采集的野蜂蜜,用以交换和使用。此外野生药材黄连、天麻和野生染科植物,这些也是用以交换的重要物资。

下察隅地区动物资源丰富,山林中栖息着熊、野猪、猴子、虎、豹、山鸡、野牛等,这些都是僜人猎取的对象。弓箭和火药枪是僜人用于狩猎的最先进的工具。男子主要猎取大走兽,妇女主要负责压捕山鼠、麻雀等小动物。以单独行猎为主。猎取大野兽时,采取合猎的形式,一般三到五人,行动时,听从有经验的猎手指挥。猎的野兽,兽肉均分。毛皮被制作成铺垫或挎包。皮张、熊胆、麝香同外界交换。极受欢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珍贵动物的保护,狩猎活动逐步减少,狩猎业在当地僜人民众生活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

三、禽兽饲养业的变迁

僜人主要饲养鸡、猪、牛。鸡种原始,形体小,善飞跃,平常由鸡自己觅食、偶尔也喂些粮食。母鸡产蛋量较低,每只鸡年产蛋量仅30-40个,因此养殖规模较小。

僜人养猪历史悠久,但始于何时,无一人能讲清,猪槽是竹制或木制。喂猪的主要饲料为玉米。没有专门的猪舍,夜晚把猪圈在干栏式住房的底层。猪普遍长得较小,一般为60-70斤,外出交换时用竹篓装着就能背走。

僜人养两种牛;黄牛和“巴麦牛”。黄牛与内地的牛相差无几,巴麦牛比黄牛高大健壮,产肉也较多。僜人经常给牛喂掺入盐巴的面团,因为这样可以增加牛的食欲。

禽兽饲养耗时,且收益较少,禽兽饲养业依旧是小规模养殖,从事禽兽饲养的以中老年人为主。

四、纺织与编制业的变迁

成年女性基本都会织布,使用的原料最早是野生火麻和家庭种的大麻,后来是通过交换得到的棉线和毛线。织布机较为简陋,仅用几根木棍和几条窄木板制作而成。织布工序较为简单,织布者将经线一段系于腰间,另一端在木棍上固定,把经线绕一短木棒上,复以木棒为梭引经线穿纬线反复交织,最后再用拍板拍平排实织出的布。这即织布的所有工序。一个妇女织长一米、宽半米的一块布,耗时1天左右。个别手巧的女工用染色的线,还能织出条格布或带简单图案的花布。解放前,僜人从上到下的衣着基本是用自家织布缝制的。现在个别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办了服装厂,机械生产代替了以前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衣服的款式也适应市场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革。

下察隅地区生长毛竹,僜人以此天然资源制做许多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器具。竹编器主要有:各种式样的筐、篓、筛子、背包、簸箕、席子、漏斗及炊事用具碗、瓢、勺。其中某些竹编品(细竹篾编制的碗、背包)做工相当精细。竹编生产男女都能参加,但编制背包一类的精致品仅少数人才能做到。

竹编工序较为繁琐复杂,不仅耗时,而且竹编产品售价较为低廉,从事这一行业多为老人,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学习竹编,主编技艺传承面临着挑战。

五、商业的变迁

僜人内部以及和相邻地区外族的交换活动十分频繁,但尚未形成市场和职业化商人,也没有统一的货币,交换还处在以物易物的阶段。

僜人内部经常用于交换的物资有粮食、家织布、竹编器和猪、牛、羊等家畜。由于娶妻和宗教活动方面的需要,用其他物品交换禽兽十分普遍。交换时,由一方首先讲明交换条件,对方认可即成交。倘若一方不同意,双方就不再讨价还价,而是各自另找交换对象或是停留一段时间后再商谈。人们认为讨价还价是不光彩的,会被人看不起。

僜人同印度进行交换的物资主要是家乡的土特产品,换取的物资有:铁刀、铁斧、铁锅、铜锅、铝锅、盐巴、金银首饰及少量的布匹和棉线。僜人也经常用粮食来换取藏族的黄牛、铁砍刀、藏服、盐等生活日用品。

在1950年以前,下察隅僜人中已出现少数从事交换活动而兼营农业的商人。他们类似行商,往返于当地与藏区及印区之间,从僜人区收购土特产品转销外地,然后再带回印度或藏区的物资向僜人转售。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交通的改善,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下察隅乡商铺林立,以前的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逐渐被货币结算替代。

六、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兴起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闲暇化越来越高,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希望到不受污染的大自然和传统文化保留较完整的地区旅游度假,这给西藏林芝生态旅游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下察隅地区位于西藏的东南部、雅鲁藏布江 中下游,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暖湿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是进藏旅游的适应性平台。近年来,下察隅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导游、出租车等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当地民众的工艺品销量得到显著提高。旅游業增加了僜人民众的收入,极大的改变了生活质量。

七、生计方式多元化的分析

(一)国家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兴边富民的作用在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针对下察隅僜人的房屋建设、教育、农业种植等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政策的支持不仅减轻了了当地僜人民众的经济负担,也为他们从事其他行业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便利的交通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察隅公路连接县城,通往上察隅镇,全镇19个村委会通公路,公路的建设促进了商业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翻山越岭才能到达下察隅,不仅耗时,而且也不安全;如今从察隅县到下察隅乘坐班车或开着私家车1个小时即可到达。便利的交通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当地人思想观念的改变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来的思想观念也传播到了下察隅,并影响着僜人民众的生计方式。电视、网络等媒介、旅游者、当地务工者及学生发挥了媒介的作用。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一些富裕家庭有电脑,各种讯息通过电视快速传播到这里;当地务工者及学生的传播则可以让亲人切身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变化,促进其思想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大量游客的涌入,不仅让僜人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负载的现代化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行为举止,更让一些人捕捉到了商机,直接参与到旅游业中,最终改变了他们的生计方式。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陈立明、曹晓燕.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3]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

[4]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僜人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5]格勒. 藏北牧民[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6]郎维伟等人.藏北牧业社会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7](美)克莱德.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8]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知识[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6.

[9]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0]瞿明安.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1]王健.察隅僜人生存状态考察报告[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

报,2002(04).

[12]白玛央吉.论僜人歌舞艺术,西藏艺术研究, 2012(3).

[13]张江华.僜人的原始宗教及其社会影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9(02).

[14]郑连斌中国僜人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 2009(02)

[15]吴从众.僜人父权制下的家庭和婚姻[J],民族研究,1980(01).

[16] 陈景源.僜人的原始宗教[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04).

[17]陈立明.兴边富民行动与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J].西藏大学学报,2011(4).

[18]郑宇.中国少数民族生计方式转型与资源配置变迁[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1).

[19]周杨.察隅县本堆村藏民生计方式变迁调查[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1).

[20]罗康隆.论民族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05).

猜你喜欢

变迁
从俄语呼语看女性称呼的演变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社会学视阈下古琴艺术的变迁研究
鲁中南地区“温锅”习俗研究
Destination Chinatown
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