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尊重开始,向着科学素养出发

2017-10-21章丽红

文存阅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课标尊重科学素养

摘要: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9月开始在一年级开设了《科学》课程,面对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学情,老师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以《做个小侦探》这一课为例,可以从尊重课标、尊重教材、尊重儿童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尊重;科学素养;课标;教材;儿童

《做个小侦探》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单元的第一课,本课通过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情形的猜想活动,让学生知道要根据看到的事实,像侦探一样进行猜想,并且学会猜想。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2、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3、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本课的重点是依据观察到事实、做出猜想。难点是能够针对一些简单问题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

一、尊重课标

2017年2月,教育部通过官网正式发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课标强调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利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去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日后的科学知识学习、日常生活乃至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二、尊重教材

苏教版《科学》教材体现的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教材观:科学教材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更不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全部内容。学生手中的课本只是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网”中一个有着特定意义的“结”,利用这个“结”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郝京华教授这样论述苏教版教材:“我们的《科学》教材是一种大教材,不仅仅是一本学生用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工具包,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学生的科学活动记录手册、配套的工具箱和相关的光盘录像等一系列供学生和老师使用学习资料。”

一年级的教材是新教材,所以,研读教材就成了首要任务。本课教材围绕“猜测要有依据,猜测不一定正确”这根主线展开,以时间维度为划分标准,分别引导学生猜想正在发生、过去存在、未来出现的情况;看蒲公英飞、菜叶洞、狗伸舌的图片,猜想原因;看破蜘蛛网、雪地脚印的图片,猜想发生的事;“碰碰球”,猜想结果,知道猜想不一定正确,阅读科学家也进行猜想的资料,了解在一些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猜想。这其中是有梯度的,是螺旋上升的培养策略的。

三、尊重儿童

一年级的儿童经过学前教育的科学学习,基本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但是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对科学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虽接触过很多科学知识,但仅从书本上获得,而不是来自于实验或生活经验,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得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注意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等探究技能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有趣味的学习情景

北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刘颖认为探索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真正产生兴趣,遇到问题才会主动去探索和思考。有趣的情景就能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加以合理的引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做个小侦探》这一课中,我请来“黑猫警长”,营造了“黑猫警长选侦探破案”的学习情景,并贯穿始终,把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起来。

(二)有层次的学习材料

探究材料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载体。基于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低,识记宽度有限,所以学习材料的结构、呈现方式就大有讲究了。

比如,第一个学习活动中教材上三幅图是一起出示的,而且提出的问题是“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经过课堂实践,我们发现,三幅图一下子出示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聚焦观察,交流的时候信息比较散,另外,“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会这样?”这句话出示时,学生优先关注的是“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看到了什么,但是这一板块的教学,我们的重点是需要学生先进行观察,让学生区分观察与猜想。

(三)形象的记录方式

实验记录是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技能,我们得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这种技能,但是,小朋友不会写字,认字更别说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连线画图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的猜想过程以及实验过程。

科学课是专门的、集中的、定位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年龄越小,对事物的好奇心越浓烈,兴趣越易培养。在孩子已具备一定知识和理解能力基础上,越早介入,越容易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培养起对科学的兴趣与科学素质,将会为学生以后的自主教育打下基础,并有助于对初高中科学课程的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1):24.

作者简介:

章丽红(1977.10-),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课标尊重科学素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