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一题之我见

2017-10-21刘爽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作文题课本

刘爽

今年是我第二次参与初三语文教学的工作,并完成了中考阅卷工作。在本次阅卷中,我被安排批阅小作文这一题型。五天的中考阅卷和试题分析,不仅让我了解了整个阅卷工作流程,更从中得到了非常宝贵的启发,下面我将就近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小作文这一题型谈谈我的认识和思考。

我所批阅题型为小作文,是近些年中考改革后新增的作文类型,即情境写作,形式为二选一,增加了学生的选择范围。我认为,近些年的题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6年的两道题目。

题目一:有位外地朋友来北京,想通过品尝北京特色美食体验京味文化。请你写一段话,向他推荐一种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如北京烤鸭、涮羊肉、炒肝儿、豆汁儿、驴打滚儿、冰糖葫芦、艾窝窝……)。

题目二: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你的任务是阅读下面连环画,就印象和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点评(可以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也可以点评他的所作所为),准备发言。

虽说小作文字数很少,但评判方式却比较严格,这既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同时更是考查学生背后的教师,所秉承的教育理念,所给予的教学导向和所培养的思维习惯。强调的是实际运用能力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一、針对题目分析

与近年高考的“老腔”作文题目相比,北京中考作文更突出了对京味文化的了解与对名著的品读。小作文题目一考查了推荐说明类作文,学生若想得分,需要从一种吃食入手、介绍吃食的相关内容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象征内涵。小作文题目二也是推荐说明类,同时需要一定的个人评述,考查《中考说明》中对于名著《三国演义》的要求,考查诸葛亮这一人物、他的主要生平事迹和性格特征。与上一题有所不同的是,此题与一模大作文中的连环画形式巧妙结合在一起,既给了学生信息提示,又在考察其对诸葛亮事件和精神品质关系的把握与赏析,有一定的难度。

试卷落实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考查了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成果;同时,在命题上力求广泛、灵活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试题全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受到了优秀中华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二、针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一)注重与文体结合,注重审题训练

近年中考小作文,题目一、二都涉及了推荐说明,而题目二在此基础上还偏重评述与论述。结合中考前所见的各区县一、二模小作文题型以及各种参考书的指导,我将小作文分成了以下六种类型,即:应用类、描写类、推荐说明类、评述论述类、感悟类、改扩缩续类。

小作文类型繁多,若是再将其细化,甚至会达到几十种类型,在平日的教学与实践中,如何训练学生写好小作文呢?首先,先审题目,在读完题目要求后,定位是哪种文体类型。下一步,思考该题目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应文体的写作要求。最后,在心里有数的情况下进行创作,最终才能妙笔生花。

(二)注重与文本结合,注重长期训练

先说小作文的训练时间。应该从一上初中开始,就给学生灌输练笔的意识,反复练、持续练,将它作为一项再平常不过的语文习得的一部分。当然训练的同时,需要教师的指导,不能偏离主题。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适应了小作文的要求和规范,也知道了和大作文的区别,这样的训练到初三,就会很自然的接受小作文题目类型。这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的在一开始就做好准备,并坚持到底。

再说小作文的训练方法。一定不能只找中考题和模拟题,应该是随堂练、随课练、找到机会就练。我们的课本,其实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最优质的资源,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宝藏。就小作文来说,课本中的每节课,都可能会衍生出很多小作文题。

学生之所以对课本没兴趣,是因为我们老师把它讲“死”了,多年来的千篇一律让我们讲着没激情,自然学生听的没兴趣,于是精彩的课本就成了难看的课本,于是课本内容是课本内容,小作文题是小作文题。而在这次中考复习和判卷中,我找到了小作文的训练方法,希望从下一轮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实施,从战术上得以攻破。

(三)注重与生活结合,注重体验训练

纵观近年的中考和高考题,到处充满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考查题目,拿我所批阅的小作文题目一为例,此情境作文完全是一个结合北京风俗、民俗的文化体验题。这也预示着未来的师生,都要改变单一的教与学的方式,内容形式越丰富,教学效果越明显。该如何实现呢?我想应该是这六个字:走出去,走进来。

走出去,顾名思义,要求我们去社会大课堂中亲力亲为,充分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敏锐地感知着周遭的一切,让生活体验作为出发点,让兴趣作为学习的原动力,让生活与学习密不可分,在不知不觉中融会贯通。

走进来,就是走进书中,在书中体验。读一本好书,就是亲身体验一遍作者的生活,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而只读一本好书,是不够的,要更加多样化、丰富化,要兼容并包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未来的中考方向,是一定摒弃做题思维与机械记忆的,四选一等这样的题型早晚会被历史淘汰,而自主性、创新性强的主观题,才是真正对学生核心的能力素质的考查。或许这才是走进书本真正的检验。

以上,是近两年中考阅卷一题后给我的些许启发,我很珍惜这次宝贵的经验。在素质教育逐步成熟的今天,在北京教育改革轰轰烈烈的转型时期,我们的语文学科已经被推到风口浪尖,它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承载着民族精神的走向。作为一名当代语文教师,我们是中高考改革的弄潮儿,我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肩负着更多的使命与责任。埋头苦干早已无法适应趋势,盲目跟风也会造成偏差。从一道中考作文题,让我看到了试卷的稳重求变,题目是对考场内学生的考查,也是对考场外教师的引领的要求。作为一名当代语文教师,我们既要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规范,又要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逐步落实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更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添砖加瓦,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道中考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更要开启新一轮的行动。希望更多的语文老师,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创新,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作文题课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你眼中的我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