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州市麦苗发黄的原因及对策

2017-10-21孙博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9期
关键词:邓州市死苗土壤湿度

孙博

邓州市小麦播种出苗后,部分麦田陆续出现黄苗、死苗现象。对此,邓州市农业局农技人员分别到发病麦田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邓州市2016年小麦黄苗、死苗原因及应变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一、 原因分析

(一)气侯因素不适宜

邓州市2016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83万hm2。9月30日开始播种,10月6日至10月20日为播种高峰期,10月22日基本结束播种。

据邓州市气象局报道,邓州市10月份平均气温15.1℃,与气侯标准值相比正常,但10月下旬气温严重偏低,极端最低气温5.8℃。10月份平均降水量112.0mm,与气候标准值相比严重偏多,其中十月上中旬偏少,下旬偏多。一日最大降水量23.8mm,最长连续降水日数9d,降水量100.8mm。10月份日照时数94.5h,与气侯标准值相比严重偏少,其中10月上旬正常,中下旬严重偏少。11月份平均气温15.1℃,与气候标准值相比正常,平均降水量43.3mm,与气候标准值相比严重偏多。日照时数139.2h,与气候标准值相比严重偏少。

由以上气象数据可知,小麦播种以后田间土壤湿度较大,持续时间过长,气温偏低,光照偏少,致使小麦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表现为黄苗、死苗。

(二) 播种过深

从调查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黄苗、死苗小麦的播种深度较大,都在5cm以上。小麦正常播种深度为3-5cm,在墒情充足时适当浅播确保壮苗早发,早分蘖。如果墒情较差,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以保全苗。不论哪种情况,播种深度不能超过4.5cm。小麦播种过深,出苗时间过长,消耗种子中的营养越多,会造成苗小、苗弱、抗性差。2016年孟津县特殊的气候条件,加剧了深播小麦黄苗、死苗现象。

(三) 播种量过大

有一部分农民还存在着有钱买籽、无钱买苗的思想,加上2016年寒冬的传言,致使个别麦田播种量变大,苗情较弱。

(四) 地下害虫危害

随着秸杆还田面积的增加,土壤中地下害虫数量也随之增加。加上部分农民播种前土壤处理意识淡薄,地下害虫危害程度也在增加。从调查情况看,地下害虫危害造成小麦黄苗、死苗现象约占1/3。

(五) 病菌危害

由于部分农民没有在小麦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的习惯,田间管理也跟不上,致使田间病源较多。在2016年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病害发生较早。冬前个别麦田出现了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病害发生使小麦黄苗、死苗现象更加严重。

二、 应变管理措拖

(一)冬前中群,散墒增温

土壤湿度较大的麦田,要抓紧中耕划锄,中耕深度宜浅不宜深,以免伤到根系。冬前中耕划锄,一方面,可以使土壤湿度偏大的地块,达到散墒降湿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具有防除杂草和提高地温的作用。

(二) 补施追肥,促弱转壮

对于苗弱发黄、死苗的麦田,要趁墒补施追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5~7.5kg,以促苗情由弱转壮,增强抵抗力。追肥时要穴施或条施,严禁撒施。

(三)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液肥

由于土壤湿度大造成的黄苗,等天睛后,土壤温度小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1%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促进苗情转化。

(四) 冬前防治小麦纹枯病

纹枯病发病校重的地块,冬前要进行防治。每667m2用12.5%禾果利20~30g,或15%粉锈宁100g加20%井岗霉素25~50g,对水45-75kg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d再喷1次,连喷2-3次。

(五) 防治地下害虫

小麦播种期间,随着整地对土壤进行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从根源上切断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途径。

1. 对地下害虫金针虫、蟋蟀、蝼蛄、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块,每667m2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kg,或40%辛硫磷乳油2kg,与15~20kg细土混匀,撒于地表,与肥料一起耕地时翻入土中。

2. 对于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土传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每667m2可用50%多菌灵1kg加15%粉锈宁1kg对水100kg,灌入土中或喷于地表,然后翻耕整地。或每667m2用50%多菌靈2kg,或70%甲基托布津2kg,对水100kg喷于地表或对细土50kg撒于地表,翻耕整地。也可将以上两种同时使用,达到虫害与病害同时防治的目的。

(作者单位:474150河南省邓州市种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邓州市死苗土壤湿度
小狗的自述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土壤湿度传感器在园林绿化灌溉上的应用初探
邓州市
基于51单片机控制花盆土壤湿度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邓州市
四川盆地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中国不同气候区土壤湿度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邓州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