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松弛相关理论综述及启示

2017-10-20康素琴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14期
关键词:博弈论启示

康素琴

摘 要:本文从预算松弛的定义论述了预算松弛主要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由于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预算管理,所以这种研究具有系统性,并且能够站在较高层次,将预算管理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分析和考察,避免了就预算论预算的窘境。

关键词:预算松弛;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行为科学理论;启示

预算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和管理工具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预算通过计划、协调、控制及评价等流程在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实践中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另一方面,预算松弛影响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预算松弛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及重視,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

一、预算松弛相关理论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契约,指定另一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给予相应的报酬。而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所获得的信息量是不相等的,代理人对企业的情况更清楚,而且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这样会造成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预算管理中,企业上级管理者和下级预算执行部门之间即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下级预算执行部门作为代理人一方,知道委托人上级管理者对预算前信息了解不足,无法准确掌握关于市场需求、价格、成本费用等方面的有效信息,因而故意低估收入、高估成本费用,从而造成预算松弛。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建立代理理论模型证明,经理人所拥有的私有信息是影响预算松弛的重要因素(Young,1985;Merchant,1985;Dunk,1993等)。由此我們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信息不对称是预算松弛产生的客观条件;二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得上级管理者与预算制定执行人员作为委托人与代理人存在的目标不一致和利益冲突,是预算松弛产生的主观原因(国建英,2009)。

2.博弈论

博弈论认为决策主体(即局中人)的决策是相互影响、讨价还价的结果,并且在这个讨价还价过程中,可以预期每个局中人都是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讨价还价策略来行动的,以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准则。国内研究者以博弈论的角度做了一个推导(陈玉娟,2005;国建英,2009)。假定有两个有理性行为的个体:预算制定者上级单位和预算执行者下级单位。在下级单位充分参与预算的前提下,两者之间签订了代理契约,从战略上可以分别选择公平履行和非公平履行。对于下级单位而言,所谓的公平履行是非松弛预算,而非公平履行是松弛预算。如上级单位、下级单位均选择公平履行,则两方的收益均为b;如只一方选择了公平履行,则选择了非公平履行的另一方获得超额收益a,选择公平履行的一方会受到伤害获得极低的收益d;如两方都选择了非公平履行,则两方的收益均为c。由于两方的公平履行对两方都有好处,因此两方的公平履行收益b应大于非公平履行的收益c。不失一般性,可令a>b>c>d。这时两方战略式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上下级单位战略式博弈的支付矩阵

从表1可以看出,不论下级单位采用公平履行还是非公平履行,上级单位采用非公平履行的收益都是最大的。同理,不论上级单位采用公平履行还是非公平履行,下级单位采用非公平履行的收益都是最大的。由此认为,不论是上级单位还是下级单位都存在预算松弛的倾向。

3.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点在于人,它把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于个人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每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每一目标又是下一目标进一步的手段,由此构成了一种系列性、层级性的行为系统。

站在行为科学的角度,我们不难解释预算松弛的存在。首先,人有追求最大利益的需要。在实施全面预算的企业中,基本业绩考评都与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相联系,只是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而已,如果预算目标定得低易于完成,是有利于预算执行人员得到额外报酬的;其次,人除了经济上的需要以外,还希望被认可,得到别人的尊重。预算松弛的存在使预算执(转18页)(接16页)行人员完成预算任务游刃有余,更容易得到同级尊重和上级认可,而成为个人升迁的有效途径。因此,预算松弛问题要考虑人的各种需要及需要的层次性,采取的激励方式要因不同的人而有区别,从而降低预算松弛度。

二、启示与借鉴

从以上文献理论综述来看,自预算管理实践产生,国外的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就已经开始了,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研究规模、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数量具有较高层次。国外预算管理的研究从主题上来说,来源于实践,并且有深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预算功能、预算目标紧度、预算松弛、预算参与、预算强调、预算整合和资本预算等。从研究方法来说,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流方法,绝大部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采集数据。

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相比较,我国的预算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题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现状分析、预算起点、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集团预算管理等。从研究方法来看,规范研究是主流方法,有少数的案例介绍。国内预算管理的相关性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与国外的研究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过目前国内学者对预算管理的关注度在持续升温,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

三、小结

以上针对预算管理的研究大多数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基础,而不是就预算论预算。主要的理论基础包括: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理论等。正是由于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预算管理,所以,这种研究具有系统性,并且能够站在较高层次,将预算管理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分析和考察,避免了就预算论预算的窘境。

参考文献

1.张鸣,张美霞.预算管理的行为观及其模式.财经研究,1999(3).

2.国建英.预算松弛:原因、后果与案例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3.陈玉娟.预算松弛的博弈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1).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博弈论启示
PBL教学法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初探
博弈论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产量规划模型
博弈论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产量规划模型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山陕商人合作分析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山陕商人合作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博弈论追女生
博弈论与追女生
评博弈论在反垄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