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综述

2017-10-20苏童聂家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

苏童 聂家华

〔摘要〕 在传播学视角下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理论素质,发挥意见领袖和把关人的作用,从而提高传播主体的传播力;二要选择贴近群众的内容,注重创新性,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俱进,从而提高传播内容的吸引力;三要增加传播客体的理论知识储备,提高受众参与度,变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从而提高传播客体的接受力;四要利用网络技术促进传播媒体现代化,整合优势传播资源,打造全新传播格局,从而提高传播媒体的承载力。

〔关键词〕 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客体;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9-1203(2017)02-0008-06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不乏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拟从传播学视角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以期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提高传播主体的传播力

学者们认为,当前传播主体存在着传播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部分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传播主体在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员干部本应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增强人民的信任感,但随着执政环境的变化,部分黨员干部忘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坚守的底线。他们一经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就故步自封,忽视了人民大众对相关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尤其是党内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更是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可信性 〔1 〕。另一方面,政党组织的不稳定,例如苏东剧变对马克思主义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疑问。还有就是在长达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出现了一些社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人民利益,也就影响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 〔2 〕。

一些传播者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偏低。要想清楚明白地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仅要潜下心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更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然而现在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力不够、火候不到、能力不济的问题,谢京辉指出,这都是源于传播者没有能够架构起理论与大众沟通的桥梁。此外,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推进工作的底气不足、自信心不强等问题 〔3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互联网领域的推进不容小觑。但是,目前网络传播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利用网络进行高效传播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4 〕。

管理规程不完善,组织领导能力不足。当前,我国就业方式多样化、人口流动性巨大,面对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如新出现的经济组织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明显不足,也未能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或探索出一套科学的管理规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部分传播者依然使用旧的方式方法,存在着将灌输理论教条化、神圣化、极端化的倾向 〔5 〕。吴玉敏对此也持有相似观点,认为有些人过于迷信灌输理论的旧有模式,未能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更在很大程度上对传播对象所具有的能动性有所忽视 〔6 〕。

因此,应提高传播者的传播力,学者们提出的对策主要有: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传播者,也是当前最主要的传播者,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力提升的保证 〔7 〕。崔庆五提出大力加強党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1 〕。一个政党只有清廉才能取信于民、施政于民、造福于民。打造阳光政府,信息透明公开,增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约束,能够有效地促进党建工作。面对新媒体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高乃云强调要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整合力 〔4 〕。这就不仅要继续坚持对传统媒体的把控,更要注重新形势下网络带来的诸多挑战,在实践中形成管理合力,高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提高理论素养,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传播中的作用。要想真正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素养,这就要求培育理论传播方面的专门人才,奠定大众化的理论和人才基础。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才能深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和研究,因此要超越学者式的阅读,主动做理论联系实际的传播者 〔8 〕。提高理论素养不仅要求传播者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要注重创造力的表现,将深奥晦涩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其拥有广泛的日常性意义 〔9 〕。“意见领袖”是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权的主导力量,他们敢于发声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看来,巩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离不开他们对社会舆论的科学引导 〔10 〕。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大学生村官作为拥有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应尽快确立其在农村的“意见领袖”地位,使广大村民不仅从思想上更从行动上赞同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11 〕。余钰琪强调,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理论工作的主力军,加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力度 〔12 〕。

改变传播策略,克服传播主体中心论。以靶向传播为主导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可谓功勋卓著,但历史的脚步不会做稍微的停歇,作为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力量,不能无视发展现状。要继续保持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前沿阵地的地位,必须改变已有的传播策略,只有变革才能自我完善、重新崛起。虽然主流媒体往往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简单的传播主体中心论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一个有效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亟待建立。既不能持有传播主体中心论,也不能持有传播客体中心论,只有注重传受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才能满足大众需求,才能实现有效传播。这就要求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使用不同的传播策略,强化传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把关人”在传播学中指的是对新闻讯息进行有条件筛选后再报道,利用这种主导关系可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丰富性和导向性 〔13 〕。因此要增强传播主体的“把关人”意识,巩固其“把关人”作用,营造出一个传受双方良性互动的友好的传播环境。良好传播环境的实现需要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这要求传播者要依据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心理及其现有的认知水平来进行大众化活动。针对互联网的网络传播,传播者应该主动运用最新的网络传播技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规范化引导中进行有效传播 〔14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管理规程,进一步发展完善网络传播技术,实现传播管理规程的转型,以新媒体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 〔15 〕。

二、提高传播内容的吸引力

学者们认为,当前传播内容存在着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部分传播内容不能充分贴近生活。余钰琪指出,不能跟普通大众的实际生活和他们密切关心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能提炼出轻官气、接地气的传播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只能激发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大众化的推进 〔2 〕。在有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感,不能为普通大众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难以深入人心 〔16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媒体时代还面临着微文本的传真率问题,靠标题党来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显然是不可行的。

部分传播内容的选取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代中国,社会上各种思想迸发,逐渐呈現出多样化趋势,这无疑大大拓展了人民群众的可选择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传播内容不能及时回应大众,受众关心的问题得不到有说服力的解答,出现传播内容与现实脱节的现象,部分受众往往就会背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向,甚至最终走向与之相反的方向。李春会也认为,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依靠信息所能获得的利益与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满足之间存在矛盾,传播的信息内容与受众对信息的认知、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存在矛盾 〔16 〕。

部分传播内容在表达上缺乏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社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想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有创新精神。但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部分传播者照本宣科,不能把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受众所接受到的理论要么晦涩难懂,要么高高在上,缺乏亲民性,不接地气。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性,不能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与此同时,网络传播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在理论宣传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创新性明显不足 〔4 〕。以上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部分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深的哲学渊源,而传播者在表达方式上缺乏创新,难以被受众吸收。

因此,应提高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学者们提出的对策主要有:

内容选择要贴近受众,恰当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选择,要从划分受众群体开始,着眼于不同群体由于差异化文化习俗所造就的不同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根据各自的特点提供丰富、有用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苏星鸿提出,在传播过程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17 〕,提供的信息要适量,要适应受众的接受能力,同时要在保持理性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感性以改善传播效果。在内容安排方面,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有机理论体系,因此要注意内容传递时的先后顺序。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基和源泉,首先需要让这些基本理论深入人心,其次才是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理论的传播。吴玉敏强调,要不断改进传播内容,就要抓住重点,弄明白搞清楚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分众的基础上再一次将他们聚拢起来,不断提高传播魅力,提升传播效果 〔6 〕。

注重加强传播内容的创新性,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创新是事物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完善大众化传播内容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积极培养和保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在当下这个变化异常迅速的时代,传播内容要想吸引受众,必须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与创新,也就是说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实效性 〔6 〕。改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在二者的统一中增强理论大众化的吸引力,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播内容的亲民性从而使受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而且能让更多的人越来越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受众生活在热辣鲜活的现实生活中,表达方式要接地气,因此传播内容的表达需要适合其日常生活习惯,而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形式正好能满足受众需要 〔16 〕。形式创新也就是传播文本的变革,便于在保持理论深度的同时增加亲民性,拉近受众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距离。

传播内容要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赋予时代特征,彰显科学本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要实现大众化就要注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结合,实现表达方式的平民化和日常化 〔10 〕。苗伟强调,充分利用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立足点,借助多元化表现形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的“精细化、具体化、分众化” 〔15 〕。在继承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问题,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特征 〔18 〕。

除此之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甄别内容表述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读和曲解,因此传播内容在与社会焦点问题结合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表述的科学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本质。要想方設法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关照性和解惑效用性,让受众在富有时代特征的理论中感受到其历史必然性以及对现实深刻的指导意义 〔16 〕。

三、提高传播客体的接受力

学者们认为,当前传播客体存在着接受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在价值多元化趋势下,部分传播客体即受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不浓。对此余钰琪指出,在大众价值观变得多元的前提下,由于其心理需求难以被准确把握,导致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果的逐渐弱化 〔2 〕。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受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越来越多样化,需求增多,更多的受众开始越来越注重实际利益,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多种原因,理论有时不能很好地解决受众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另一种情况,一些受众只想张扬个性、凸显自己的不同,再加上社会政治行为的疏离,最终的结果就是传播客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

传播客体的分层化趋向增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存在巨大差异。一方面,由于受教育程度、个人素质等方面的不同,接受主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能力也千差万别。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进步学生等群体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而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悟能力就要差一些。另一方面,一些受众开始对以国家宣传部门为代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甚至表现出一种反主导趋势 〔16 〕。而部分主流媒体对弱势群体的疏远和排斥造成了他们信息资源的贫瘠,大部分传播载体被掌握话语权的少数人占有,一般受众能占有的种类和数量十分有限,他们想要接受专业化的理论指导困难很大。整个社会的受众出现了碎片化趋向,分众成为常态。

部分传播客体的理论水平不高,甚至对抗性解读文本。尽管从整个社会来看,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已经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但是从微观层面来看,仍然有一部分受众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无法接受教育,更无法接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最新成果。部分民众不能及时、有效地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严重制约了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一些人别有用心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对抗性解读”,严重削弱了传播效果 〔19 〕。出于对政治化传播主体的逆反心理,有些人故意歪曲当代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妄图混淆视听,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并严加防范。

因此,应提高传播客体的接受力,学者们提出的对策主要有:

增加传播客体的理论知识储备,提高基层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水平 〔17 〕。对一种理论产生认同并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建立在对这种理论有深刻认知的前提下。九年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提升国民素质的政策对人民群眾的思想所起到的启迪作用是普遍性的,人民群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力逐年提高。在对理论具有一般理解的基础上,个体之间的理解力停留在不同的水平上,因此分众的重要性再一次得到凸显。针对学生、工人、农民等不同群体,要有不同的提高接受力的方法。青年学生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创新传播形式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浓厚兴趣;工人整天在生产一线劳作,要适当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只有以这样直观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真的为民办事,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一直以来,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的比重都是最大的,要继续保障他们的利益,通过丰富多彩的大众化活动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基本认知的前提下,提高传播客体的参与度。俞小和指出,要提高普通群众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参与度 〔10 〕。一般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主要有政府宣传部门及专家教授学者等群体,但普通大众实际上占有人口的大多数,如果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从思想上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会大大提升传播效果。从以往经验来看,普通大众基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往往不愿意主动发声,导致“沉默的螺旋”——沉默者更加沉默,传播也就难以推进。因此必须激发传播客体的主动学习能力,将硬性的灌输转换为自觉的素养 〔16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受众主动想要了解一种理论时,这种理论才具备了普及的可能性。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其学习热情,努力提高其参与度。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传播,实现受众到传播者的身份转变。应充分发挥普通群众在传播中的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的受众,同样也可以成为传播主体 〔1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媒体技术的平民化发展,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二者往往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要促成受众主动传播,在与他人共享中形成多向交互传播,在多种传播模式的带动下实现共生共荣 〔20 〕。一个普通的受众可以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其同样可以变身为一个传播者,进行反向传播。陆彦明要求变对抗性解读为协商式解读甚至优势解读,要想实现这种传播效果,关键是要打通两个舆论场,一个是普通群众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宣传部门设置的媒体舆论场 〔19 〕。受众“不买账”现象就是这两个舆论场发生碰撞的结果。只有让受众之所想成为传播者之所谋,消除社会矛盾,才能让受众主动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

四、提高传播媒体的承载力

学者们认为,当前传播媒体存在着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令人瞩目,传统媒体式微。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新媒体强大的生命力,更是由于传统媒介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例如,自上而下的说教形式 〔21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基本上都是官方主导,但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弊端也愈加明显。谢京辉认为,在新兴媒体冲击下,传统的传播渠道功能逐渐弱化 〔3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现实摆在面前,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告知,而是要借助新媒体的快捷方便特性主动发声。两相对比,传统媒体所承担的传播功效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以宣传片为例,傳统的宣传片画面呆板生硬,对多媒体的运用只追求四平八稳,只求稳不求新,侧重于宣讲学术而缺乏激情和感召力,难以吸引受众 〔20 〕。

新媒体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传播经验不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同样需要时间上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变。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的针对性,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公信力,信息的无归责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导性 〔22 〕。对此高乃云指出,社會思想的多元导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受到冲击,而网络化更加剧了其面临环境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恰恰对传播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网络资源的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4 〕。

但在余钰琪看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 〕。传统媒体运行多年,难以打破固有格局、实现自我突破。而新媒体也是近几年才刚刚兴起,传播经验尚待积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选择的媒体受多种因素制约,技术条件以及传播的时空局限性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限制因素。王宏涛、王宏武强调,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信息手段具有不可控性,同时管理手段也存在缺陷 〔23 〕。信息手段的不可控增加了使用及监管的难度,管理手段滞后于社交媒体自身的发展,网络环境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因此,应提高传播媒体的承载力,学者们提出的对策主要有:

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及时更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体,促进传播媒体现代化 〔10 〕。网络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传媒应在新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与社会性媒体相互渗透,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符合自己需要的社会性媒体节点或空间,让大众参与其间,实现信息共享 〔20 〕。这种共享出来的信息不是冰冷的说教,反而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因为人民群众自己参与信息的披露和传播符合受众需求。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如果搭乘这个顺风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工作必将顺风顺水,扶摇直上。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主题网站的建设来掌握话语权,占领传播主阵地;加强对主流微博的管理来拓宽传播的覆盖面,增强传播的影响力;或者是通过邀请相关理论专家开通博客,拓展传播渠道的内涵和外延;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功能,辅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元素,实现形象化、多元化传播 〔24 〕。网络为现代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提升了传播媒体的信息承载力,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交媒体的运作规律。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多种传播方式并举。传统媒体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其有优越性,因此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同时大力加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一代传播媒介的使用力度,增强时效性,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合力传播。在此基础上,应该打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两种渠道间的壁垒。显性传播渠道就是传播者通过正统、直接的手段进行理论宣讲,隐性传播渠道就是以非主流、间接手段进行理论宣传。隐性传播渠道是对大众化过程中传统单向灌输渠道的扬弃,使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主动发生了转变 〔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并不是只有大众传播,还包括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以及组织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自2010年微博元年开始,微博在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方面显示出了显著的优越性。当前,可以 “政治营销、话语营销、事件营销活动”等多种形式 〔25 〕为突破口,坚持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并举的传播模式,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产生的巨大张力,实现从单一灌输到多元渗透的传播新形态 〔26 〕。

整合媒体优势资源,打造全新传播格局。要更新传播理念,各种传播载体只要有效就加以利用,这样才能打造出多种载体合力传播的新局面。隋秀英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力提升的基础是整合媒介资源优势。理论内容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是第一要务,还要针对不同群体选取差异化媒体和传播形式,同时要注意文化消费品的生产和开发 〔7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除了可以借鉴文学、影视等文艺传播的有益经验,还要对多种传播方式加以创新利用,形成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格局 〔8 〕。高乃云强调,要对传播媒体资源进行大刀阔斧的整合优化,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建立全覆盖、立体式的传播体系,强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辐射力 〔4 〕。关于提升媒体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关键还是要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

〔参 考 文 献〕

〔1〕崔庆五.传播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六原则〔J〕.中国出版,2012(1):14-17.

〔2〕余钰琪.传播学视角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4):32-34.

〔3〕谢京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分析与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10-14.

〔4〕高乃云.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境遇及路径构建〔J〕.理论月刊,2012(8):25-28.

〔5〕郑兴刚,徐 锋.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J〕.理论月刊,2011(10):16-18.

〔6〕吴玉敏.以全新的传播思维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2-37.

〔7〕隋秀英,张景玲.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力提升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5.

〔8〕孙建昌,徐艳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和“怎样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138-143.

〔9〕谢春红,曾令辉.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78-80.

〔10〕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5):45-48.

〔11〕李宏勇,任玺言.大学生村官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思考——以传播学为分析视角〔J〕.运城学院学报,2013(4):91-94.

〔12〕余钰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对策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4):34-37.

〔13〕邓文钱.从传播学视角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J〕.党史文苑,2012(1):58-59.

〔14〕段海超,元 林.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J〕.高校理论战线,2011(6):49-52.

〔15〕苗 偉.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J〕.理论与现代化,2016(5):114-118.

〔16〕李春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素运行的矛盾〔J〕.广西社会科学,2016(8):7-11.

〔17〕苏星鸿.传播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6):35-38.

〔18〕郑 洁,朱方朔.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原则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6):29-33.

〔19〕陆彦明.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对抗性”解读〔J〕.新闻界,2014(5):17-20.

〔20〕张福平,张云平.共创共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模式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2-156.

〔21〕唐 剑,吴传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及其实效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207-212.

〔22〕吕治国.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40-43.

〔23〕王宏涛,王宏武.社交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新途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3(2):12-16.

〔24〕鄭 洁.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路径探析〔J〕.观察与思考,2016(3):38-44.

〔25〕苏星鸿,刘 基.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2(9):27-30.

〔26〕刘兴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本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10(4):15-18.

责任编辑 周 荣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
山歌的“再媒介化”:布依山歌传播的媒介形态嬗变研究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