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金医院百十年有一种海派,叫永远创新

2017-10-20黄祺朱凡

新民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瑞金医院医疗医院

黄祺++朱凡

瑞金医院,以一种优雅海派的姿态,在这里伫立了110年。只是,“优雅”仅仅是瑞金医院内涵的一面,“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愿为人先、快人一步”,才是瑞金医院最突出的“性格”。一百多年来,“创新和引领”始终是瑞金医院的关键词。

瑞金医院内科奠基人邝安堃教授曾说:“做学术,不要只做人家做过的事情。”这句话,成为所有瑞金人的精神内核——瑞金医院,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十月,暑气消退,蝉声落下,上海最美的季节。如果此时有一双眼,从上海市中心的高空俯瞰,一定会牢牢定睛在瑞金二路一带别致的风景上,这里似乎有着与上海秋天最契合的景致:褐色屋顶的老洋房、绿色的草坪、撑着巨大树冠的香樟、梧桐掩映下的街道车水马龙……

在这一片浓郁上海风情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瑞金医院,以一种优雅海派的姿态,在这里伫立了110年。只是,“优雅”仅仅是瑞金医院内涵的一面,“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愿为人先、快人一步”,才是瑞金医院最突出的“性格”。一百多年来,“创新和引领”始终是瑞金医院的关键词。

海派文化,像水一样兼容并蓄;没有海派文化,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而瑞金医院“永远创新”的精神就是对海派文化的一种最好的诠释。

三个“牢牢把握”,推动中国医学更高更强

瑞金医院内科奠基人邝安堃教授曾说:“做学术,不要只做人家做过的事情。”这句话,成为所有瑞金人的精神内核——瑞金医院,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对创新与引领的执着追求,让瑞金医院创造了中国医学史上的众多“第一次”:突破医学极限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确诊国内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奠定中国内分泌代谢病学基础;实现中国第一例肝脏移植和第一例心脏移植;创立“上海方案”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白血病;在中国最早开展和推广微创手术、最早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每一次瑞金人的探索和开拓,都带动了一个学科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最终让中国患者获得了更好的医疗服务,让中国的医疗技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上世纪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中,有两项来自瑞金医院——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获得成功,使我国治疗大面积烧伤居世界领先水平;王振义院士用誘导分化的方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获得成功。这些骄人的成绩,无不是瑞金医院勇于创新,引领中国医学发展的最好证明。

多年来,瑞金医院在各种权威的排名中,都位列全国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第一阵营;在上海医疗界,瑞金医院被视为标杆和榜样;在世界各种医学专业学术会议上,来自瑞金医院的专家是重量级的演讲嘉宾。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从2009年诞生至今的7张榜单上,瑞金医院稳居第四位,是上海医院中排名最高的。

近日,上海发布《“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在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要把三级甲等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危重疑难病症诊疗中心和本市医疗技术创新、临床医学人才规范化培养的主要基地,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医疗中心。“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目标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的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群,争创2家以上国家医学中心、10家以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5个以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不断巩固上海临床专科能力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作为汇聚中国最顶级医生、最顶级医疗资源的公立三甲医院,跨入一百一十年的瑞金医院,对接国家和上海市在建立医学高地上的重要规划,为中国医学事业再攀高峰,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

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教授向记者介绍说,由三项重大工程组成的壮美图景,正徐徐展开。

我国首个转化医学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 在瑞金医院正式开建。这个国家级转化医学平台、我国首个综合性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将加速中国转化医学的发展,让更多的有效治疗方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此外,瑞金医院正在配合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进行首台国产自主的质子装置的研发工作,建设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这将大大提升中国肿瘤治疗技术和尖端医疗服务的竞争力。

今年,以瑞金医院为主体的航空医疗基地医院标准化建设已经初具雏形。不久后,瑞金医院作为航空医疗急救标准化基地医院,将成为长三角航空医疗急救的核心单位。上海正在打造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瑞金医院主导的航空急救系统,将为上海医疗服务插上翅膀,让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更加广阔的地区。

这三个具有前瞻性的项目,让瑞金医院再次引领中国医疗事业走向更高平台。

瑞金医院正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未来,瑞金医院的医疗服务将成为范本,影响更多的医疗机构,提高中国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上海,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医学的创新,是科创中心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到2020年,上海要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203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科创工作提出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endprint

这三个“牢牢把握”,也是瑞金医院在医疗创新上所尊崇的原则。瑞金医院瞄准了世界最前沿的医疗领域和水平,把握中国医改大趋势,发挥医院在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鼓励医疗创新的不断涌现。

广博慈爱,精英办院,将现代医学体系带进中国

老上海人都知道,瑞金医院有着“法国血统”,至今,还有一些人习惯于将瑞金医院称为广慈医院。

提起瑞金医院的医生,上海人心目中,他们是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是志趣高雅的老克勒,是彬彬有礼的现代绅士。瑞金医院的医生,本身就是“海派”文化中的一个符号。

今年93岁的王振义院士,就是老广慈人的代表。王振义毕业于震旦大学,受法语教育,英语也非常流利,在接待法国同行时,他总是全程法文演讲,收放自如。

王振义院士始终坚持每周四教学查房,带着年轻的医生和医学生讨论疑难病例。他老人家的教学查房可不是走过场,至今仍保持着每天阅读学术期刊的习惯,了解世界上最新的学术动态。他要求学生向他提问,他去翻阅资料后再与学生讨论和回答。王振义院士的治学风格,以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形式,影响了很多后辈医生和科学家。

王振义院士又是风雅浪漫的。一次记者采访结束后,王振义院士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他喜爱的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他回忆起自己中学时爱好不少。“古典音乐、乒乓球、桥牌都很喜歡。”他与另外6名男同学,因为常常在一起交流古典音乐话题,自称“七个约翰”,他们还一起练习外语,学说普通话,练习演讲。如今我们想象,这是怎样一幅“恰同学少年”的美好画面。

瑞金医院多年来延续的法文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生和科学家,他们与保存至今的法式洋楼、开阔草坪一起,延续着瑞金医院独特的“海派”文化。

广慈医院的建立,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1907年,天主教江南代牧区主教姚宗李与法租界公董局合作,在金神父路上用地160亩建立圣玛利亚医院,医院中文名根据“广为慈善”之意,取名“广慈医院”。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上世纪60年代,1966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改名为“东方红医院”,1972年,为了迎接尼克松总统夫人的参观,根据门口的瑞金二路改名为现在的名字——瑞金医院。

1907年10月13日,广慈医院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资料记载,1910年至1911年,医院住院病人数2798人,门诊达13833人。

开业几年后,法籍医生李固(Ricou)加入广慈医院,这个时候,李固、佛来松在震旦学院正式开设医科授课,广慈医院遂成为震旦学院的教学医院。由此,以法国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生在上海拉开序幕,也使得广慈医院逐渐具有当时世界较为先进的医疗和教学力量。震旦医科的创立与发展,与广慈医院的发展相辅相成。

广慈医院建院十年后,迎来震旦医科第一届中国毕业生,自那时开始,只有最优秀的医学毕业生,才能进入广慈医院,至今仍是如此。吸纳精英的人才策略,为后来瑞金医院在临床和科研上的开拓和创新,打下了无人能及的坚实基础。

上海最早的医学人才培养,与广慈医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广慈医院就是早期上海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1912年,法籍传教士孔明道(Joseph de Lapparent)任震旦学院院长后即着手建立医科,先设医学先修科,震旦学院与广慈医院仅一墙之隔,他们延请广慈医院法籍医师佛来松担任临床指导教师,每周一、二、六,大学生们会到广慈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学生毕业后,广慈医院经过严格的筛选,留下极少数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对于这样的优秀医学生,医院非常重视他们,推荐去国外深造。

1948年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的王振义院士回忆说,为了培养医学生的博爱慈善之心,学校要求学生不定期到医院的传染病房为患者服务。在他大学五年级时,就跟着老师参加敬老院的慈善工作。每次参与慈善活动,医学生们会得到一点饼干作为报酬,年轻的医学生们在参与慈善的过程中,收获的是作为医生的荣誉感。

按照今天流行的词汇,当时震旦医科的培养模式,是真正的精英教育。医科每一届学生人数很少,到1930年代才超过30名,由于淘汰率高,每一届毕业生人数几乎都没有超过10名。6年的学习中,前两年为医学预科,学生要拿到理化自然学位后才能继续读医科。医科的学习要求也很严苛,每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解剖尸体两具,参加手术100余台,接生婴儿30个等等。

高标准的培养机制和严格的淘汰制度,让震旦医科毕业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930年,法国总领事署公布的界内行医章程中就有专门规定:“凡持有震旦大学所给之医学博士文凭者,得有在法租界内行医之权。”

在震旦医科培养出的医学精英中,往往只有前三名毕业生才能进入广慈医院,成为广慈医院的医生。这一批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医学人才,后来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开拓者和权威,搭建起瑞金医院的学科框架和科学研究的早期基础。

直到今天,精英办院的传统还在延续,只有最优秀的医科人才,才能成为瑞金医院的一员。瑞金医院不是中国员工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医院,但一定是人才层次最高、医疗服务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医院之一。

事实上,广慈医院对上海、乃至对整个中国的医疗都有影响。现代医学起源于西方,20世纪初期,法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医疗技术亦是如此。法国医生通过广慈医院,将西方最先进和前沿的医疗观念、医疗技术以及仪器设备,带到了上海。

到建院25周年时,广慈医院有法国医生8名,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医生3名,持护士执照看护20名,助产士1名,剩下多为工人有150余人。此时医院病床数已增至500张,其中300张为普通病房床位,分设内科、外科、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和电疗科等7个科室。endprint

发展至1951年,广慈医院病床数已达到810张,临床科室12个,另设化验部、药剂部、放射科、电疗科、病理测验科等医技科室5个,以及董事会下属的秘书室、人事组、总务组、会计组、社會服务组、医务处、护理部7个管理科室。此外,还有1所护士学校。

至此,广慈医院迈入国内一流医院行列之中,成为了当时远东地区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医院之一。

广慈医院早期收治了大量外国侨民,病患来源涉及24个国家,以法国人为主,其次是住在法租界的俄国人。但是,这并不是说广慈医院只服务外国人。

广慈医院提出“贫富俱收、更求完善”的办院理念。从1936年的医院业务情况看,广慈医院服务的患者中,一半以上为平民,他们享受着免费或半费的服务,留下了“故贫者极乐进广慈医院,药费优廉看护周到,身心具泰”的记载。

1937年,日寇侵略中国,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危难之时,广慈医院也参与到了救治中,医院添设了50张床位收容受伤的官兵。战争带来了霍乱等传染病,广慈医院除了原有的隔离病房外,又另辟隔离医院专门收治霍乱病人,医院还备40张床位收治天花病人。

1950年2月6日,国民党军队空袭上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广慈医院全力参加抢救。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几十年中,瑞金医院延续了“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瑞金精神,在抗美援朝、安徽小三线建设、唐山大地震、医疗援摩、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南北极科考等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瑞金医院的医务人员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不畏危险和艰苦,将最好的医疗服务送到最急需的地方。

创新为魂,开明睿智,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很多中国医学的“第一次”是在瑞金医院实现的。瑞金医院党委书记杨伟国说:“瑞金人以创新为魂。”确实,瑞金医院血脉中的创新基因,要追溯到上世纪加入瑞金医院、成为瑞金医院大内科奠基人的邝安堃,他的大家风范和开拓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瑞金人。

邝安堃教授用一生来践行“做学术,不要只做人家做过的事情”这句话。他不仅自己勇于创新,还给年轻医生规划职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在瑞金医院营造了乐于创新的氛围,影响了后来几代瑞金人的事业观。

1933年法国巴黎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邝安堃回国,被聘任为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小儿科教授,以及广慈医院这两个科的主任。次年,邝安堃任震旦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和广慈医院内科主任,并在此岗位上工作了半个世纪。

作为当时国内少有的、有着扎实医学功底的医学专家,邝安堃有着开阔的视野,善于融会贯通,对临床上发现的问题特别敏感。这些优势,让他在几十年从医生涯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1936年,邝安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回归热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氮质血症型,这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新发现。到了上世纪40年代,邝安堃又在国内较早地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和结节性动脉炎。解放初期,邝安堃利用最简单的显微镜研究嗜酸细胞直接计数,用这个方法来判断伤寒病的预后以及诊断有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1951年初,邝安堃发表了《血嗜酸细胞水平作为外科休克预后指标的价值》一文,奠定了他内科研究的基础。

1953年,邝安堃意外地发现服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的男性出现乳房发育,这是很早的一项药物不良事件的研究,发表于1955年的《中华结核病杂志》,1957年译成英文稿发表于同年的《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这与法国里昂大学内分泌学教授1953年报告的病例属于同一时期,是国际上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报道之一。

1955年,邝安堃在国内发表了第一篇血紫质病的报道,血紫质病是一种临床症状多样、极易被误诊的代谢性疾病,在当时的条件下,能鉴别这种疾病,完全依靠邝安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

1956年邝安堃带领同事们对13例急性血吸虫病伴严重弛张热的年轻男性患者采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静脉滴注治疗,患者高热减退,全身状况好转后再采用静注锑剂治疗,使血吸虫病得到控制,这样的治疗效果当时还没有其他的文献报道。

邝安堃的创新魄力,被今天很多医学专家视为典范。邝安堃还在瑞金医院开创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年轻时起,邝安堃就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留法归国后,就专门聘请老师指导他学习古文,为后来攻读中医古书做准备。进入广慈医院,邝安堃一边以自己在法国打下的西医基础发展内科,一边从临床和实验动物(大鼠)模型两方面寻找中西医结合的实现路径。上世纪50年代,邝安堃每周都会花一两个晚上去著名中医陈道隆府上,学习中医中药理论。他还邀请陈道隆一同开设中西医联合门诊,一方面继续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一方面互相协助解决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这样坚持了八年之久。

多年的积累终于结出硕果。上世纪60年代初,邝安堃借鉴中医药辨证施治的思路和“轻可去实”的论点,提出了小剂量、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的“小复方”构想,于1964年研制成功“复方降压片”,这是我国特有的治疗高血压的制剂,开创了降压药物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的先河。

邝安堃在自述中写道:“不管条件优劣,遇到一个灵感或机遇,我都努力捕捉。在选择研究课题上,我总是强调一个‘新字。”后来陈家伦教授用“时尚”一词来形容邝安堃在学术上的风格:“他追求‘新,对国际上新文献的反应相当快,强调科学研究的‘第一次。他曾在60多年前就告诉学生‘做学术不能只做别人做过的事情。”

邝安堃不仅自己践行创新,还为广慈医院营造了各细分专业开拓进取的空间和氛围。

1952年,广慈医院改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在当年高教院系调整和随后的校内专业设置调整过程中,广慈医院汇聚了沪上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儿科界一代宗师高镜朗、骨科学专家叶衍庆、外科学专家傅培彬和董方中、中医伤科专家魏指薪、肺科专家孙桐年、心脏病学专家陶清、传染病学专家杨宜、口腔内科学专家席应忠、口腔外科学专家张锡泽、麻醉学专家李杏芳、整形外科学专家张涤生等名家云集广慈医院。endprint

有了人才,也有了病房场地,邝安堃开始实施他对广慈医院最重要的革新——将大内科细分为五个专业,让学生各自负责。在邝安堃的统筹布局下,大内科开始划分专业组和病区,瑞金医院有了消化、心脏、内分泌、血液和肾脏五个专业,各个专业都有了自己发展的空间。

邝安堃又对各个专业的负责人作了安排:唐振铎主攻消化、龚兰生主攻心脏、王振义主攻血液、邝安堃亲自带领较年轻的陈家伦和许曼音主攻内分泌。1952年调入广慈医院的董德长,亦师从邝教授,后负责肾脏专业组工作。

后来,医院引进了邝翠娥出任大内科副主任。几年后,陶清从仁济医院调入广慈医院,肺科引进了孙桐年。这样一来,广慈医院内科各专业都有了相当充实的专家人才,邝安堃、邝翠娥、陶清、孙桐年、王耆龄五人组成了第一代大内科核心领导小组。

大内科分出五个专业,是广慈医院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后来的几十年,各个专业中均出现了自己的领军人物和开创性的成果。

1957年9月,广慈医院内分泌病区收治了一位54岁的女性患者,高血压、低血钾、手足无力抽搐等症状困扰了她八年之久,她就是邝安堃、许曼音、程一雄、陈家伦、丁霆等人发现并证实的国内第一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这个发现,距离195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Jerome W. Conn发布的国际上第一例原醛症仅3年之隔。

这是一项不同一般的临床发现,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上世纪50年代,能取得这一突破性进展非常不易。早在1956年,广慈医院就成立了由陈家伦主要负责的内科实验室。由于需要建立一些与内分泌有关的测量方法,邝安堃常去上海第二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主任丁霆处请教。当时生化检查技术还很“原始”,但就是依靠极其简陋的设备,内分泌团队还是诊断出了中国第一例原醛症。

从1957年到1986年,内分泌科共诊断了原醛症达200例,为当时国内最大系列,国外学者对此也颇为惊叹。

同年,邝安堃带领团队又较早发现了女性因产后大出血而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西蒙-席汉氏综合征。1964年,邝安堃报道了自身免疫性阿狄森氏病。

这一系列发现,奠定了邝安堃在代谢性疾病方面的权威地位,也让广慈医院内分泌专业一跃成为中国内分泌学科的高地。

如今,宁光院士带领的瑞金医院内分泌团队,延续着老一代医学大家的创新精神。2000年,宁光教授通过基因诊断了国内第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至今,宁光团队已诊断出30种单基因遗传性内分泌疾病,发现66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26种在世界上均属首次报道。通过多年的努力,瑞金医院内分泌学科在分子生物研究和基因诊断领域,已经实现了世界领先。

除了内分泌专业的多项突破,瑞金医院还是国内最早开展胃镜操作技术的地方。董德长带领的肾内科团队,成功治疗国内第一例肾小管性酸中毒病例及其所引起的软骨病,他自主研制的枸橼酸合剂,至今仍为国内肾小管酸中毒的主要治疗药物。20世纪90年代初期,龚兰生带领的心血管专业团队,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大规模的临床对照试验,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降压临床研究的开展,在国际高血压专业领域中如一场飓风,引起了各国专家们广泛的思考和探索,也为我国高血压学界赢得了国际声誉。

当然,瑞金医院还有血液病专业一门四院士,携手创造“上海方案” 攻克白血病的学界佳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血液病科还以止凝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要方向,首创了不少止凝血疾病的完整诊断体系。2000年,血液病王鸿利团队多次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和报道了遗传性出血病和血栓病的新的突变基因。

邝安堃教授“勇于创新和严谨务实”的学术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瑞金医院的学术氛围,瑞金人在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治学基础上,不断通过敏锐的发现和大胆的尝试,创造了诸多医学奇迹。

海纳百川,包容大气,才是最有“腔调”的事

创新和引领,需要扎实的学术基础、需要敏锐的前瞻能力,也需要团队协作和包容大气的学术氛围。特别是医学上的创新,总是与风险相伴,与压力为伍,特别需要包容与坚韧。而瑞金医院里,包容大气的學术氛围,已经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提起瑞金医院的外科医生,同行们会自行“脑补”出这样的形象——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自信满满,总之是特别的“有腔调”。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群体中,大家互相欣赏和支持,用实力和创新来赢得尊重,“一山容几虎”的学科比比皆是。

瑞金医院外科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断,得益于瑞金医院外科前辈留下的学术风气。上世纪50年代,瑞金医院大师云集,“法比派”和“英美派”在这里乐享共事。

所谓“法比派”,以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和一批留学法国、比利时归国的外科医生为代表,他们严谨认真,注重规范,强调基本功培养一丝不苟。法国里昂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徐宝彝回国后,开创了中国人担任广慈医院外科主任的先河。至20世纪40年代末,广慈医院已成为远东最大医院,外科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留学比利时归国的傅培彬、程一雄、佘亚雄和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沈永康、史济湘、林言箴等承担了外科的主要医疗工作。

而“英美派”,指的是从被誉为“东方哈佛”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和留学英美归国的外科医生为代表,他们思维活跃,推崇创新,善于打破传统另辟蹊径。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留学美国的董方中、李杏芳,留学英国的周锡庚,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的周光裕、柴本甫、汪道新等。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后,广慈外科形成了在全国医院都非常罕见的学科双主任设置,科主任“两正两副”格局,傅培彬和董方中分别为外科第一、第二主任,沈永康和周锡庚任科副主任。

两种学术流派看起来截然不同,放在一起会不会发生冲突?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会不会拉帮结派,相互倾轧?这样的担心很快就被证明是多余的。

“法比派”代表人物傅培彬,在大动脉瘤切除、血管移植、胆石分类、胰腺炎治疗、胃癌术式方面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佘亚雄、宋祥明、史济湘、林言箴、张天锡等后来的外科各领域的学术权威,都是傅培彬的学生。endprint

“英美派”代表人物董方中,曾是美国教学医院外科中第一位中国人住院总医师,他开创的心脏直视手术、门脉高压分流术,及在血吸虫防治和大面积烧伤治疗方面的领先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荣誉,是中央血防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因率团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获得卫生部立大功表彰,曾作为优秀行业代表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外科主任们相互尊重,会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日常工作中或遇到疑难病例讨论,一切以治疗好病人为出发点,群策群力,既认真考虑其他人的建议,又提出各自鲜明观点,真所谓君子相处“和而不同”。

特别是傅培彬、董方中两位大师,医术精湛、人格高尚,两人截然不同的个性和手术风格,不仅没有影响科室发展, 还相得益彰,共同开创了瑞金外科发展的许多新纪元。

改革开放之后,医院以出色的品牌和平台,吸收了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外科英才,与医院自己培养的青年人才一起为中国的外科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包容大气的学术氛围,如沃土一般,培育着新的技术、新的观念,一项又一项开创性的探索得以在瑞金医院萌芽、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新世纪,瑞金医院外科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在李宏为的带领下,瑞金医院移植团队继1970年代完成中国第一例肝移植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后,再次实现突破,完成国内首例劈离式肝移植和亚洲首例全腹腔器官移植。

微创手术如今已经在中国得到普及,但20多年前,当郑民华将微创手术技术从法国带回瑞金医院时,国内很多外科医生,对这种新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瑞金医院领导却大力地支持微创技术的开展。

在汉语里,“手术”和“开刀”几乎是同义词。发源于西方的外科手术技术,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里,都必须要用手术刀打开腹腔、胸腔或者其他部位,才能为人体的内脏器官实施手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概念出现,“手术”和“开刀”之间终于不用画上等号。

麻醉、无菌术和输血曾被誉为现代外科手术的三大里程碑,这三个决定手术生存率的外科革新性技术,都出现在19世纪。20世纪,微创腹腔镜手术,也许可以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第四个里程碑。1991年,时任瑞金医院院长的李宏为,从法国召回首届法文班毕业生郑民华,开创我国微创外科新篇章。尽管当时有人难以理解,尽管面临资金困难,瑞金医院还是鼓励这一支中国最早的微创外科“宣传队”,到各地推广微创理念,让这种新技术迅速普及到瑞金医院各科室以及全国各地的医院。

如今,中国的微创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胃癌、肠癌和胰腺疾病手术等方面甚至超过欧美国家水平。2016 年11 月9 日,第十五届世界内镜外科大会(WCES2016)暨2016 年亚洲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医师会议(ELSA 2016)在中国举办,这是世界内镜外科大会28年来首次在中国举行。亚洲微创界的领军人、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微创技术之后,机器人手术是目前世界外科领域最新的技术进步,瑞金医院是中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手术的医院。2010年,彭承宏、沈柏用领衔开展机器人手术,并开创性地实施了众多世界首例的机器人术式,目前瑞金医院机器人胰腺手术量已超过1000例,居世界第二。

在瑞金医院里,这些穿着西服、能说流利法语、英语,有着国际视野的外科医生们,从来不会满足已有的成绩,在这里,创新和突破,才是最有“腔调”的事。

追求卓越,勇攀高峰,驱动中国医学创新

去年,新闻纪录片《人间世》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人间世》第一集,就把镜头对准了瑞金医院的急诊抢救室、ICU,在这些最能体现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地方,镜头记录下了医生的努力、生命的无常、医学的局限、人性的闪光。纪录片播出后,很多同行评论:瑞金医院有魄力、有胆量。从另一个角度讲,瑞金医院敢于将医院日常的服務,甚至失败的案例和盘展现,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对患者、对医学的尊重。

作为一家公立三甲医院,作为汇聚了顶尖人才和优质医疗资源的大型医院,瑞金医院深知,建设好学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一家医院的立院之本。医疗服务,事关国民的幸福感,事关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临床服务上,瑞金医院始终要走在前面,引领中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站在百十年新的阶梯上,瑞金医院对学科建设,有了新的规划。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介绍,瑞金医院已经做好学科建设“3+3+X”的规划,让优势学科更强,让其他学科不断进取,在高原之上勇攀学科高峰。

“3+3+X”中的第一个“3”是指瑞金医院三个高峰学科——血液疾病相关学科群、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学科群和消化道肿瘤学科群。瑞金医院在血液疾病和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诊疗上的优势可谓家喻户晓,不仅是中国医疗界的领头羊,也为世界医疗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消化道肿瘤学科群,包含胰腺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亚学科,也是瑞金医院传统的优势学科。十三五期间,瑞金医院将建立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心,实现全面的多学科整合诊疗模式。也就是说,患者只要走进这个中心,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 团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完善的检查、治疗计划,患者在中心内可以完成所有的检查、治疗、康复、随访。这种诊疗模式,将大大提高诊疗质量和患者的就医体验,真正将“看病”变成了“看人”。

规划中的第二个“3”是指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学科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创伤应急救治和乳腺疾病学科群。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上海更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市。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AD)等,将会给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瑞金医院将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学科群作为重点建设的学科,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做前瞻性的研究,这些研究还会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科技项目“中国脑计划”,为未来神经系统疾病的深入探索打下基础。

瑞金医院还将继续发挥在灼伤和创伤救治上的传统优势,积极建设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创伤应急救治能力。endprint

乳腺疾病学科群,在瑞金医院也有着深厚的根基,除了创新治疗技术外,乳腺疾病学科特别注意从医学人文关怀的角度,给予患者更多心理上的疏导,完成“治人”到“治心”的过程。

瞿介明院长介绍说,以上这些学科群,是瑞金医院在全国排名前列的优势学科,未来瑞金医院将继续大力支持这些学科的发展,期待更多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成果从这些学科当中涌现。同时,瑞金医院还有多个排名靠前,有着巨大潜力的学科,希望这些学科勇于开拓,攀登更高峰。

当然,作为大型三甲医院,瑞金医院还积极地参与到国家医改的大版图中,为促进分级诊疗的实现和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带动作用,瑞金医院从自身特色出发,建立了多个医联体。

早在1999年,瑞金医院就开始自发探索医院集团化改革,与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跨地区、跨级别的医院重组,首开国内医院集团化先河。2011年1月,瑞金医院又在国内率先成立瑞金-卢湾区域医疗联合体,瑞金医院的大胆尝试,后来受到卫生行政部门高度认可并推广至全国。

現在,瑞金医院在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的基础上,再向前迈进了一步。联合体中的东南医院,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新的康复医院将依托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打造一所承接瑞金医院骨科、神经内科和外科术后康复等职能的专业康复医院。为了实现这一转型,瑞金医院邀请美国得州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助阵,这个中心是全美第二大医学康复中心,将为筹建中的瑞金康复医院提供康复团队培养和康复医学医教研能力培训工作。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的建成,让瑞金医院在参与医改的过程中,再次快人一步,为应对上海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压力,提前布局。

为了让瑞金医院血液科优势资源惠及更多的患者,去年,瑞金医院联合8家医院组成上海瑞金血液病医联体,这也是上海首个学科医疗联合体。今年,血液病医疗联合体将与全国21家医院签约,将血液病的治疗规范和标准向全国推广。

实体的医联体形式,存在着人员奔波、协调困难等缺陷,为此,瑞金医院正在大力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上医联体。

今年9月8日上午,王振义院士坐在瑞金医院的会议室里,与远在日喀则的对口支援单位的医生们,进行了一次相隔4000公里的网上病例讨论。日喀则人民医院在瑞金医院的帮助下成立了“血液疾病临床与科研中心”。一次病例讨论,其实就是一次专题学习,日喀则的医生们,对这次时间长达3小时、由院士亲自主持的病例讨论非常珍视,受益匪浅。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表示,远程医疗将是瑞金医院未来各种医联体形式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不久后,瑞金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将连接起更多的医疗机构,对基层医院、偏远地区医院提供远程教育、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等,通过将瑞金医院医疗能力向全国辐射,真正带动兄弟医院共同进步和发展 。

站在2017年的上海回首望,瑞金医院的每一次创新和引领,无不是建立在长期的积累之上,无不是设立了前瞻性的目标,最终通过不懈的追求而达成。如引弓射箭,弓拉得满、人站得稳、目标清晰,才能收获圆满。瑞金医院创新与引领的秘诀,在于扎实的学术风气与开阔的学术视野相得益彰,包容开放的学术风气与孜孜以求的坚韧精神相辅相成。

现在,正在创建国家级医学中心的瑞金医院,以先进的诊疗模式、领先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诊疗经验,将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促进国家整体医疗水平提升的重任。

瞿介明院长曾在去年的欢迎新员工讲话中说:身处这样一个“医学奇迹的制造地”,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成为一名“追梦人”?

110岁的瑞金医院,见证和参与了时代的变迁、国家的进步!如今,在大国崛起之时,更需要追梦之人的不懈努力,让瑞金医院的光荣与梦想永续。

蝉鸣落下之秋,瑞金医院大花园里,香樟依旧郁郁葱葱,这里是瑞金人和瑞金医院的患者们,最喜欢驻足休憩的地方。

香樟树,树龄可达数百上千年,冠大荫浓,热爱阳光、四季常青,树根系发达。因为深深扎根泥土,香樟树才有挺拔的身姿;因为心胸开阔,香樟树才能泽被大众;因为昂首向上,香樟树才能看得更远。

百十年历史的瑞金医院,也如这香樟树一般,枝繁叶茂。endprint

猜你喜欢

瑞金医院医疗医院
瑞金医院多学科合作救助跌倒老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蕾教授简介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什么是医疗告知
上海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