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2017-10-20李玮捷

音乐爱好者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陆小曼唱段

李玮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播媒介空前的多样化,电视、电影的出现使舞台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论是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还是欧洲的各个歌剧院都相比二十世纪初的演出减少了一半多。这些严峻的问题使我们当代的艺术家甚至是舞台美术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戏剧的意义:“什么是戏剧?戏剧的特点是什么?歌剧、音乐剧、话剧该怎样做?什么是舞台戏剧能做而电影與电视都不能做的?”

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 Theatre)这一术语来自美国戏剧理论家理查·谢克纳1968年春季的《戏剧评论》。它的重要特征在于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和互动,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无限变化,这是电影、电视做不到的。为了保证这种交流、互动和更多的变化,追求幻觉性和绘画性的镜框式舞台就失去了作用。

此次歌剧《再别康桥》尝试运用环境剧场的概念,进行了一种尝试与探索,让原本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进行一种跨界,让观众与演员无缝接触,给予观众与演员之间更多的“偶然”戏剧空间,并且让观众不仅是一个欣赏者,更是一部艺术作品的参与创作者,他们将与演员一同来完成一部艺术作品。

为什么要选用《再别康桥》?

近年来,我们国内原创歌剧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着飞跃的进步。《再别康桥》一剧由陈蔚编剧,周雪石作曲,在2001年创作完成,并于2002年第三届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中获得过“歌剧特别奖”。之所以选择《再别康桥》,其一,徐志摩、林徽因、金岳霖等的故事大家都已熟知;其二,作品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其三,作为一部小剧场歌剧,各个方面所要求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少。同时,我们又做了“跨界”的处理,融合了“环境戏剧”的概念,舞台360度无死角,演员不停穿插于观众中,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和剧中人物一起呼吸,共同接受命运的考验。此剧不仅对音乐爱好者有着深刻的文学魅力,同时也让很多文艺青年有了一个认识歌剧、了解歌剧的机会。

舞美结构解读

剧中出现的人物(徐志摩、陆小曼、梁思成、胡适、泰戈尔、金岳霖、林徽因)都在中国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后人,我们了解他们最好的方法即是阅读,去解读他们的语汇,通过他们的语言来学习他们的思想以及精神;所以在整个舞美的结构上,我们主要运用了书籍的形象和文字中的汉字比划这两个元素来进行构建。

因为《再别康桥》是环境戏剧,我们希望观众能有一个带入感,把原有的剧场模式彻底反过来运用,将观众席完全收起,让观众坐在原来剧场的演出区域,并且搭建起演出的平台与支点。演员的演出区域从原来的一面观众变成了三面观众(第四面实际上也是乐队成员组成的一个活动的环境),除原有的一面和观众交流的空间以外,又打破了其他三面舞台的“墙”。这样对于演员自身戏剧表演以及舞台表现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演员也可以与观众有全方位的互动。观众的座位坐落于“书”的造型,有平放在地面上的书本,有像书柜里那样立起的书本,中心主舞台也是一本打开的书。

在中心舞台打开的书本上,我们放了两个主要道具,其元素为中国汉字的比划偏旁部首,有“立刀旁”,有“单人旁”。因为整个舞台非常写意与抽象,我们就利用了这些偏旁部首结合灯光来表现剧中的书桌、康桥建筑、百乐门的夜总会、双清养病的躺椅等等。同时,在打开书本的右上方,还有浮体的字“再别康桥”点明全剧中心,也可以与灯光进行配合来诗意化地处理成剧中金岳霖去墓地探望林徽因所提到的墓碑……

人物音乐性格与舞台动作解读陆小曼

陆小曼

在人物的处理上,我们更多地想要表现陆小曼的“勇敢”,为了爱,能够承受住各种压力,可以抛弃一切,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先生”。但是婚后与徐志摩生活争执,是两个人生活中各个维度发生的偏差(家族对这桩婚姻的不承认,社会对这份爱情的唾弃,徐志摩相对软弱的个性等等),所以第四场《沉沦上海》中表现陆小曼在百乐门寻欢作乐的音乐语言,前奏中作曲家用了6/8拍的基本节奏,但不时会有7/8拍的一小节插入,这种节奏的不平均体现了内心节奏的不平稳,突出了想要冲破规则的紧张感。当陆小曼开始演唱后,第一句“旋转啊旋转”也是6/8拍的节奏,在第二句唱词“啊——啦——”中节奏变成了4/4拍,一方面表现了陆小曼醉酒时的样子,同时也是呼应了前奏的处理,让观众感受到了陆小曼心中的不安全感。这种略带神经质的节奏变化,说明陆小曼内心的纠结和犹豫,也表现出她内心的失意、不满足、不被认同,但又渴望被大家接受。

这个唱段安排了舞蹈,舞者从观众席里不同的位置出现,给了大家一种惊喜,体现了环境戏剧的特征之一——剧场活动的焦点多元且多变化,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氛围,让大家感受到百乐门舞厅里的灯红酒绿。此处通过舞者,我们更想表现出陆小曼内心的诉求。三个女舞者是陆小曼自己不同的性格——坚强、敏感、倔强;三个男舞者是陆小曼对于徐志摩的期望——勇敢、担当、爱自己。在表相看来,陆小曼是沉迷声色场,但我们更多的是想要表现她内心的不满足与诉求,所以在此唱段结束的时候,她唱道“爱情啊,消失在飘渺的云河”,她看到和她在一起舞蹈的人并不是自己所爱的人,便果断地将对方推开。这个戏剧动作表明她并不是纵情声色场的“交际花”,不是一个随便的女人。

陆小曼喝醉酒后,在睡梦中徐志摩唱起《我不知道风是向哪个方向吹》,这表达了他同样对两个人的生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而陆小曼虽然在前一段的戏中已经醉酒昏睡过去,但这里运用了布莱希特的戏剧手法,让她间离自我,与徐志摩一起唱起二重唱,同时让他们的戏剧调度在同一个位置,但是一个站立,一个坐地上,视线一高一低,看着不同方向的远方,两视线永远平行,并无交集,直到唱完唱段,以此表明两个人生活根本就不在一个平面,所以两者发生的生活争执也是必然。我们把此刻的灯光做成了一个破碎的心形,以此来比喻两个人之间支离破碎的爱情。endprint

在第六场《挣脱泥淖》,陆小曼唱道“这是个怯懦的世界,容不得爱情,容不得自由”。在这里,她将自己所有的愤怒和诉求都表达了出来,也让大家看到,她在百乐门的交际就是对徐志摩的“抗议”与“挑衅”,因为不被家里所承认,“我是你的妻子,却不能到婆婆灵前去尽孝,公公还让你的前妻主持丧事,你们徐家和这个世道可曾给我人的尊严”。徐志摩在争吵之后唱起《生活》:“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我们让陆小曼做了一个到乐队钢琴(指挥)演奏者旁边去抽烟的调度,一方面表现陆小曼因病所以有用鸦片来止痛的习惯,同时演员也与乐队发生了戏剧接触。演员不仅和观众,也和乐队以及空间里面的所有人有戏剧接触,这也是环境戏剧的一个表现特点。当陆小曼答应了徐志摩和他一起回北平的时候,两人又唱起了《我不知道风是向哪个方向吹》二重唱,虽然还是安排两者在一前一后的动作位置,但是此刻两个人是抱在一起的(徐志摩从身后怀抱陆小曼),同时两个人的视线在远处有一个交集,最终就问题达成一致。这个“一致”的态度来自陆小曼为了“你是我的先生”而“勇敢”的情感与生活状态。

梁思成

开场曲《天坛同台》是梁思成对林徽因表白的唱段。唱段一直是进行曲的2/4拍节奏,在配器上也用了小军鼓来带入了进行曲节奏,唱段铿锵有力,一往直前。梁思成唱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青色琉璃如丝绒在波动,金黄宝鼎闪烁灵性光辉。徽因,让我们一起在飞檐下测绘爱的结构。”观众从他的唱段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充满着阳光以及对于生活和对于未来的渴望。他的调度都会面向前方,不停给予能量。而林徽因在和他进行二重唱的时候,内心却无比纠结,觉得“志摩如雨露,思成如阳光”,但梁思成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的犹豫而有所停顿,音乐一直以进行曲的节奏不停往前,也体现了梁思成一往直前、想带着林徽因成为中国第一对建筑师夫妇的梦想而前进。

林徽因

在《天坛同台》重唱中,林徽因并不是一直和梁思成手牵手,而是会有短暂的分离,因为她在不停地思考、对比两个男人之间的区别。“志摩,如雨露;思成,如朝阳;啊,天坛,请指示爱的方向。”所以她会不由自主地挣脱梁思成的手,有所犹豫,有所退缩。然而,她最终被梁思成的阳光性格所吸引,坚定自己爱的方向。在《再别康桥》的唱段中,林徽因拒绝了徐志摩的追求,内心也有着不舍与纠结,毕竟她对徐志摩的浪漫和热情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是当徐志摩两次要去拉她手的时候,她却快步起身躲开,这表现了她拒绝徐志摩的决心。

最后,当徐志摩说出“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时,林徽因的心就像被刀插了一样痛苦,所以才会快速离去。从某种意义上讲,“聪明”是林徽因身上最重要的标签。“聪明”是她懂得什么是她所追求的,比如梁思成的积极向上、阳光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聪明”是她知道虽然她也被志摩的热情所感染,被诗人浪漫的气质所吸引,但最终不能成为将来生活的基础,所以会果断拒绝徐志摩的追求,不留半点余地。但是人,孰能无情,在这里可以看到她拒绝后的痛苦,她与徐志摩一起唱起二重唱《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整个二重唱缠绵悱恻,忧伤缠绕,因为两个人都是同一个旋律,同一个和声色彩,从音乐语言的角度也表明了两个人对令人忧伤的爱情是珍惜以及不舍的。

在第五场《双清重逢》中,病中的林徽因见到徐志摩来探望也是惊喜不已,并且一起聊起了互相的诗集。此刻两个人的感情已经不再有当年的纠葛,而是升华为高于友情的一种惺惺相惜,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一个称赞“意境变深厚,笔致变淡远,技术和风格都更进步了”,一个夸赞“你的诗写得越来越好,新近发表在《诗刊》上的《一首桃花》我就很喜欢”,从而引出了此剧最著名的咏叹调《一首桃花》。

徐志摩

拥有着诗人的浪漫、热情,他做到了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但在追求自我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幸的牺牲品。成為中国历史上登报离婚第一人,足以说明他的思想已经超越当时中国的封建思想。在追求林徽因未果后,他唱道:“你去,我也去,我们再次分手,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放轻些,别叫灰土扬起。”虽然分别,但是他对林徽因依然充满着爱,依然用最热情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后来,他与陆小曼相遇,被她的天真浪漫所吸引,热恋后,却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发现和陆小曼的生活失去了恋爱中的甜蜜,不被家族所接纳,被社会唾弃,被自己的老师在新婚致辞批评,并且为了生活而奔波赚钱。一切的热情在生活的琐碎中消磨,爱情随之也消耗殆尽。在看到陆小曼每天留恋于夜场生活,又与自己的生活完全不能兼容时,他深深感到陆小曼和他的追求完全不同,所以和陆小曼的二重唱《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正是基于此而感发。而对于林徽因,他慢慢开始释怀,对她有着“不一样的老朋友”的感情,对此他更加珍惜,用《偶然》来借歌抒情。他仍然会跑进雨中大念《雅典的少女》,说明他的内心纯真、热情、纯粹。

金岳霖

整部戏的贯穿人物,从一开场探望林徽因的墓,当中串联起剧情,到最后又是收尾,整部戏就是他在墓地告诉观众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四个人的爱情故事。这样整部剧也构成了一个环形的戏剧结构。

“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我们用一次新颖的尝试,让大家发现歌剧与戏剧的跨界融合,期待大家可以更加热爱并走近歌剧!

endprint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陆小曼唱段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绵绵古道连天上
一弯新月挂半天
陆小曼两段婚姻的启示
火呀火呀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传递正能量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
胡适与陆小曼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