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高职院校非声乐专业通俗唱法教学的思考

2017-10-19秘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通俗唱法声乐

秘君

[摘 要] 通俗音乐简单易学,而且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形式,即使不是专门学习,学生也喜欢在日常“哼”两首。因此非声乐专业通俗唱法的教学需要紧扣时代的步伐,教给学生喜欢、有兴趣的音乐。既然是教学,即便是非音乐专业,也不能进行非专业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对通俗唱法的基本理解以及能力等实施“因材施教”。在提高学生音乐兴趣的基础上发展音乐能力。以高职院校非声乐专业通俗唱法教学为主要讨论方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一些思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非声乐专业;通俗唱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40-01

非声乐专业的学生学习通俗唱法,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二是将其作为一种能力和知识来发展,成为自身优势。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通俗唱法能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带来积极健康的娱乐项目,同时可以作为一种特长和竞争力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通俗音乐没有那么难,是一种生活类的音乐形式,贴近生活,符合时代潮流,传唱度很高。

一、高职院校非声乐专业学习通俗唱法的可行性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又不是音乐专业的,学习唱法有何意义,只要自己在生活中会唱歌就行了,只是作为娱乐而已,何必认真。其实不然,学习专业唱法能指导唱歌,不是一种高要求,而是一种练习途径,让自己在歌唱方面表现得更好。具体的可行性如下:

(一)内容简单,易记

通俗唱法比较简单容易唱、容易学,更容易理解。一些技巧只要在实践中稍微应用過,并且能够了解其奥妙,形成经验,就很容易掌握。再者对学生水平要求比较低,不需要有多深厚的音乐基础,甚至零基础都可以学习。

(二)旋律音域狭窄,易学

旋律是音乐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音乐的关键。一首歌的难易,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音域的宽窄。而通俗唱法音域相對美声、民族两种专业唱法来说比较窄,非常适合没有音乐基础的非专业人士学习。再加上通俗音乐的句子比较短小,唱法简单,从旋律上又有各种歌曲的特点,简单易学,包容性较强,所以学习意义很大。

(三)情感丰富,简单直接

音乐需要情感的铺垫,否则会失去韵味。通俗唱法的音乐表达比较简单,情感较为直白,而且具有容易共鸣的特点,更加容易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加强情感与音乐的联系。

(四)具有时代性,更有兴趣

通俗唱法的时代性很强,而且歌曲众多,总会有能吸引学生的音乐形式,这样在教学中选择面比较大,更容易实现科学有效的指导,获得学生情感上的认同。

二、通俗唱法在非声乐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纠正学生心理,号召专业学习

学生多数会认为自己不是声乐专业,对音乐只是爱好,不需要专业知识照样可以“有模有样”。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这一心态,可以在班内做一个小实验,让两个唱歌水平差不多的学生选择一首歌曲,一个学生自己练习,一个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培训,两天之后进行比赛。学生在不知道谁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情况下,会选择后者。教师再公布结果,并且循序善诱,告诉学生学习通俗唱法的益处。因为有实验结果证明,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理念。逐渐培养非专业学生在通俗唱法学习中的专业态度,让其以更高的要求来对待音乐,体会到专业学习音乐和表演音乐的乐趣。

(二)更新教学形式,由学生选择

对非声乐专业的学生的教学绝不可像专业教学那样系统枯燥,否则会导致他们失去兴趣。好在通俗音乐是被大家所广为接受的音乐,在教学唱法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演唱曲目,然后教师将曲目中体现的唱法知识点先教给大家,并以音乐视频作为范例,展开分析与练习。因为学生本身有学习的意愿,所以积极性非常高,愿意更好地去掌握技巧。教师要不断地紧跟流行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参考范例,丰富他们的音乐见识,提高欣赏音乐、分析歌曲的能力,使学生在音乐课上能够自由地徜徉在音乐海洋。

(三)适当比赛,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比赛能够引起竞争,往往能得到学生更大的激情。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通俗唱法的声乐练习,然后组织比赛。要求每个成员都能唱一两句,最后推选本组最优秀的学生来演唱。其他学生作为评委,给出公平的分数。有竞争的刺激,能够促使学生更努力地学习通俗唱法的技巧,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热情。教师作为教学参与者,要与学生一起高歌,共同学习和进步。高职院校可依托技能大赛的平台,在学校内部多多举办非专业的歌唱比赛,发现更多音乐爱好者和有天分的学生,令高职院校内充满音乐声和欢快声。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鼓励优秀学生参加校外比赛,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对于高职院校非声乐专业学生在通俗唱法的教学上一定要注意兴趣的维持,以音乐课堂为主要阵地,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演唱歌曲,并且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凸显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技能比赛为抓手,适当举办各类歌唱比赛或娱乐活动,既增加学校的文艺情调,更激发学生学习通俗音乐的热情,从而打造和谐校园,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够有较高的情商能力去发现美、欣赏美和享受美。

参考文献:

[1]陈建彬.“三种唱法”非唱法:高校声乐教学相关现象引起的思考[J].艺术探索,2011,25(2).

[2]唐宁艳.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背景下关于通俗唱法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8).

猜你喜欢

通俗唱法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小说的通俗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
浅谈民族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