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2017-10-19董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题重庆院校

董刚

[摘 要] 影响重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就业率、企业建议反馈、所培养技术的满意度。“需求导向型”是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的根本,要确立“服务需求、服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和调整,编制重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考核标准和专业设置指南。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52-02

一、研究缘起及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结构化人才缺失开始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出现的新情况,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地方性职业教育体系”目标,旨在更好地培养经济社会所需的职业人才。本课题小组响应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地方性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符合社会发展、企业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本课题深入企业和学校,运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了课题研究,为今后重庆市职业教育体系的更好完善提出了有益意见,对学生的培养给出了符合当今企业、社会要求的建议。课题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双重意义:从理论价值方面看,本次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对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的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了解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所培养出的学生在技能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技术要求较高的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程度。这些在课题研究中都有所体现,课题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实证性的地方个案支撑,拓展学科视野,产生了新的理论认知。从实践方面看,课题以服务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服务重庆经济社会为目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尤其是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获取了有效的数据,为最终结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以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突破点,找到学校在培养职业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培养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课题小组以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各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深入调查,运用管理学、社会学、职业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支撑,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从空间布局、专业结构、院校功能等多方面、多维度出发展开分析研究,找到当前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与企業要求之间的差距、学生职业素质有待提高的方面,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当下的研究氛围,在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对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量、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就业去向等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数据;同时,全面梳理重庆“十二五”乃至未来较长时期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运用数据对比方式,直接呈现当前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同时对专业结构进行分析,也对院校功能进行分析。详细来说,在空间布局分析方面,主要是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绘制重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分布地图,同时绘制重点产业分布地图,从二者的重叠程度分析院校分布的合理性和不足。从专业结构分析方面来看,通过走访市教委、市招办等部门,全面掌握重庆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数据,制作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统计表,将此表与重庆市重点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对于建设规划相比照,分析当前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结构上的不足。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高职院校。在院校功能分析方面,根据调查资料,梳理重庆高等职业院校的行业背景和服务面向对象,再结合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行业,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项目“需求导向型”的体系建立

课题小组在对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 “需求导向型”是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的根本。顾名思义,“需求导向型”的教育体系指的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培养方向、学生素质的培养都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服务方向,以职业要求为教育内容,尤其在当今的发展状况下,必须注意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现在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大批高等职业学院学生毕业面临无法就业的困境,而企业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无法招聘到合适的技术性人才的问题,因此,本课题小组认为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建立“需求导向型”的职业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发展:第一是在空间布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未来规划,面向重点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推进就近就业,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校企空间融合。在空间布局方面还要注意国家经济政策导向。第二是在专业结构方面,地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该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推动专业结构调整,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协同发展,专业考核标准由企业提出,企业可以作为培养的监督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进行持续的监督。第三是在院校职能方面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情况,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及时调整发展纲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切实发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標。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青年人就业成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直接向企业输送人才的前沿教育机构,应该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更好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同时可以更好地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研究概况

实地调查是本次课题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在理论综述、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对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量、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就业去向等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数据;课题小组主要选择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院校进行研究。通过社会科学统计程序SPSS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94份,有效问卷比率达到分析标准。调查中共有男性411人,女性583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占总调查人数的32%,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占总人数的29%,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占总人数的39%。选取的调查对象基本能够覆盖所调查学校的重点专业,能够反映现在高等院校的教学情况,男女接受调查的比例平衡,调查数据翔实,可以作为调查结论佐证。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参考的因素很多,本课题小组主要选择了几项标准进行量化,综合考虑各项要素后,本课题小组认为学生就业率、企业建议反馈、所培养技术满意度成为构建教育体系的重要影响指标。根据加权法给出这些影响因素对构建地方性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力:

AML=aCR4+bGn+cPME,其中,a=30%,b=40%,c=30%。

从测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就业率是构建地方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的评价标准,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以企业评价较好和技术符合社会需求为标准的。

我们在对学校进行详细调查后,也对企业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本课题小组在调查的过程中得到了各企业的大力支持。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就企业对前期输送学生的评价、企业考核标准、企业所需技术人才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选取了多个调查因子,由系数矩阵将公因子表示为16个指标的线性形式。因子得分的函数为:

F=0.122x1-0.127x2+0.080x3+0.188x4+0.189x5+0.007x6+0.034x7+0.119x8+0.173x9+0.043x10+0.124x11+0.186x12-0.070x13-0.288x14-0.058x15+0.023x16。

根据公因子得出的函数可以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以得出最终的贡献效率:

F=0.79734F1+0.07696F2+0.06773F3。

根據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企业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较为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也需要学生有较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压力,降低流失率,加快企业的成长速度。在技术要求方面,企业在学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不要求他们有过硬的技术,但是需要他们技术感较好,也就是说学习、上手比较快。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因为现代企业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如果自己的员工能够较快掌握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四、研究结论

针对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本课题小组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首先,应该确立“需求导向型”的发展路径,时刻以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学生实践方面紧跟需求发展,为企业更好的培养人才,也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2)全面梳理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确立“服务需求、服务发展”的指导思想;解决重庆高等职业院校现存的问题必须在思想层面进行改进,厘清发展思路,让各大职业院校明确“服务需求、服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各高职院校要清晰地认识到学生的培养是一种概念服务工作,是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人才的一种行为,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服务中求发展,在服务中更好地完善教学。(3)根据重庆“十三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完成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和调整。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要有针对性,根据“就近性”原则,在职业院校布局的时候要与重点企业相毗邻,在学生实习、实践方面提供方便,也能更好地促进就业。(4)根据重庆“十三五”重点产业、行业的发展要求,编制重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考核标准,以企业需求和职业要求为导向的教育内容和考核为标准。这一意见的提出也是依据“需求导向型”的要求提出的。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反映学生素质和职业的匹配度较低,不能滿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发展要求。(5)在相关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的基础上,由企业牵头,编制重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指南,并指导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和转型。本课题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应该在今后专业设置之前,针对重点企业所需人才进行调查,充分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这个情况下进行专业设置,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2]黄丽.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课题重庆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