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探索

2017-10-19戴术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云南省云南留学生

戴术英

[摘 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发展的必经之路受到各个院校的高度重视。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职业院校谋求发展、提高招生及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昆明工职院)为例,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区域优势,探讨了昆明工职院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实施途径,以期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08-02

一、前言

2013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历来友好,在文化、经济等多领域进行密切合作。随着现在中国留学热潮的涌现,东南亚各国作为新兴的留学国家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关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迅速稳步地发展,但是因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和困难。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借鉴国外丰富成形的职业教育经验,汲取精华,取长补短,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区域优势

(一)云南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云南地处“一带一路”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自2004年以来,云南省不断对外输送汉语教师志愿者以满足周边国家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如今除了培养汉语人才,云南省几乎每一所高校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科专业从过去单一的语言类扩大到需要的各类学科与专业。

近几年,云南省增强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学校的广泛联系和交往,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合作办学、交流访问、教育培训、项目合作等多个领域的对外交流正向纵深推进。云南为培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人才,已对周边国家留学生设立了省政府奖学金。2017年1月,中国澜沧江—湄公河(6国)职业教育联盟在云南民族大学成立,昆明工职院和其他13所云南高职院校成为首批加入联盟的学校。联盟的成立是促进云南職业院校联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有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联盟各院校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二)东南亚教育资源优势及合作案例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独特的人文环境、完善的英语教学体系,更是吸引了大批中国留学生。因为地理条件有优势,生活环境相似,留学费用相对比美、英等欧美国家低廉,教育上又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教育,这些优势赢得了一些工薪家庭的青睐。此外,随着亚洲名校专业越来越多,小语种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主动选择亚洲留学的家庭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为代表的东盟国家逐渐成为中国留学生新的留学热点。

在就业问题上,由于云南本地企业与东南亚合作更多一些,这些企业更迫切需要多国语言都懂的、特别是东南亚小语种人才。专家预言,以后小语种的专业技术人才将是最紧缺的人才,这些赴东南亚等国家留学的学生同时还具备英语基础,将来更会成为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

例如,泰国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上都采用欧美模式,其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已被国际教育界和考试机构认可。泰国目前共约800个国际项目,据统计就读于泰国高等学校国际教育項目的中国留学生目前已达8000人,占泰国外国留学生总数的近一半,中国已成为泰国高校国际教育项目的最大生源国。泰国高等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双联课程,与国际接轨。泰国市场对既懂中文又懂英语的人才需求很大。

随着云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挝留学生选择到云南学习,目前将近千人。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在老挝万象举行中国(云南)—老挝教育合作推介会,从增加留学生互派、加强医学教育合作、推广农业教育三方面加强与老挝的教育合作。2013年7月,云南省教育厅以财政资助的方式在云南和老挝范围内选拔和培养中老翻译官50人,旨在为中国、老挝两国培养高水平的双语、口笔译专业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两国之间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云南有一万多名学生选修老挝语,3000多名学生学习老挝语专业,专职教师达到200多人。

2010年11月初,云南红河学院获中国教育部批准在越南境内与越南太原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从2011年开始招生,红河学院同时派出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太原大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双方还以互换学生的形式开展交流与合作。

三、昆明工职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探索

(一)基础条件

昆明工职院是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是云南省“省级高职高专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云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云南工业职业教育集团”龙头学校。2015年学校荣获“全国就业50强单位”和“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年1月成为首批加入中国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的14所云南高职院校之一。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质。学校办学主体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昆明钢铁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企业办学,资源共享,突出“校企一体化”“教学生产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和“校企文化一体化”的办学特色。教学过程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使培养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近几年,老挝万象市长、越南钢铁总公司领导先后到学校参观视察;学校与澳大利亚国际职业教育集团、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教育中心、法国艾森大区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先后签订了合作办学意向书;学校为泰国、越南的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为老挝培养留学生70多人;2014年秋季学校选送1名学生到美国堪萨斯州威奇塔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深造。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格局和政策支持下,我校有条件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再次尝试、创新,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及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云南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出台,对提升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昆明工职院已错过了一些先机。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及发展要求,建议成立专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机构,明确职责。这样既便于前期的统筹规划,又可在后期工作开展的情况下,能做专门的业务管理。

2.落实前期考察调研

学校公课部于2016年初完成前期工作,并提交“加强昆明工职院校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及外语教师对外交流意识的淡薄,未能如期完成对合作院校的实地考察。

建议以一个项目或一个课题为契机,拓展交流平台。一条渠道是通过云南省教育厅、相关高校推荐,搭建良好的平台和桥梁,深入推进友好学校之间的交流。另一条渠道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以科研促教学方式要求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省级对外科研项目。学校目前有2名老挝语、1名越南语和1名泰语教师,近20%~25%的新生学习小语种(1年),已具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应充分发掘这部分潜力。在确定可行性操作方案之后,由学校领导带队先行考察合作院校,签订合作意向书,然后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计划。目前可确定到泰国和越南的1~2所学校进行考察调研,建立合作关系,以此为基础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三)实施途径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通过与国内、省内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招收学生,深化办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打破昆明工职院属于专科层次、对等原则的多种限制。另一方面,继续抓好课程建设,以合作办学的方式选送我校特色专业的师生到国外合作院校学习,学习年限可采取“1.5+1.5、1+2”等形式,合作双方互认学分。若学生考核合格,即可获得两国政府均认可的学历证书。同时,学校可借鉴以前培训留学生的经验招收留学生或互换学生。

2.探索“企业+高校”携手境外办学的新模式

依托昆钢产业发展及昆钢老挝钢厂和越南钢厂的发展状况,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当前云南省各大高校结合自己的特色,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我校的办学特色是校企合作模式,可携手昆钢一起创设特色国际班,在专业培训、特色专业设置上先迈出一步。在目前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可拓展一些特色专业作为合作专业。

3.同步推进培训与教学

昆明工职院是省级技能人才鉴定中心,可由培训鉴定处牵头,探索与东南亚职业教育机构、职业认证机构多种合作办学的新途径,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打造一批国际职业培训项目,进一步拓宽学生求学与取证的“双通道”。

4.提供靈活多样的短期培训

短期培训主要以国内学习为主。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师生赴国外短期培训,培训结束經考核合格,即可颁发合格证书。在选派教师进修或培训过程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可以有计划地派出教务骨干跨出国门,研修交流,同时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互相观摩、交流信息,既可提升个人的教研水平,又可保证师资的国际化,从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结论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职业院校谋求发展、提高招生及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显重要,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罗荣婵.红河学院与越南合作交流富有成效[N].云南日报,2010-12-15.

猜你喜欢

云南省云南留学生
童眼看兵器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