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长征精神”融入党性修养的实践中

2017-10-19胡鹏飞丁冰

今日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党性修养长征

胡鹏飞 丁冰

长征永远在路上,党性修养无止境。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体现,更是当前时期走好新长征路,每个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标。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根本。本文基于对长征精神的释读,论述了重塑和加强党性的途径和重要意义,对于确保和巩固我党领导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不仅实现了军事和政治的战略性转移,也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政治修养的集中展现,长征胜利80年来,不论时代、条件如何改变,长征精神始终没有变,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块精神基石,砥砺着一代代党员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追求。新形势下,要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锻造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根本,而这关键是要每个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在党言党、同心同德,使全党真正拧成一股绳。尤其在现实中,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党性修养不高,面对风险和考验出现了信仰丧失、价值错乱和行为失范的情况,长征精神对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动力源泉,也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党性修养参照坐标。

一、长征精神之解读

红军长征凡历时两年,有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共四支队伍,转战15个省、市,行程两万五千里。在长征途中,红军既要与党内错误路线作理论斗争,又要与围剿敌军做武装斗争;既要克服吃穿用药的基本生存问题,又要面对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政治与军事、内部与外部、思想与现实、生存与环境等种种困难交织在一起时刻挑战着红军的心理和生理极限。长征精神正是对所有这些队伍的全部行军过程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实践挑战的高度总结与凝练,所以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笃定革命信念和理想是核心点。理想信念是个体与群体激发斗志、凝聚力量的根本所在。红军长征,在物质条件方面几乎是一无所凭,一边行军一边打仗,缺衣少吃也缺少装备,这种严峻形势下,“别的什么都没有,剩下的只有勇气了(毛泽东)”,而这勇气又来自哪里?来自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对共产主义的忠实信仰。“平分土地”、“赤化全川”、“渡过嘉陵江,保卫党中央”、“北上抗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去”,当年长征路上的这些标语恰是每一位红军战士内心理想的生动写照,也是支撑他们一路前进的信念。可以说,认识到革命理想信念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是理解红军长征创造人间奇迹的一把钥匙,“没有理想信念,红军连一千里也走不了”,也不可能战胜那么多常人看来不可能战胜的艰难险阻。

(二)不畏险阻、不惧牺牲是基本点。从价值追求角度看,革命意味着“舍生取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直接的表现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红军长征一路上都在排除艰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翻越了20余座大山,横渡了30多条大河,遭遇大的战斗超过400场,均每3天就激战一次,均每走300米就会有人牺牲。长征前红军有30多万人,最终到达陕北的只有3万多人,血战湘江一役8万中央红军就有过半指战员牺牲。可以看出,红军长征时刻都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牺牲,但红军并没有被压倒也没有被吓倒,前边的同志倒下了,后来的同志又补上了,就这样接续前进、直到胜利。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键点。长征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涅槃蜕变的一个转折点,这关键是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当时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左倾路线本质上是罔顾中国实际、生搬硬套马列基本原理的表现。经过严峻的挫折,党内大部分同志认识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唯一一条可以指导革命胜利的思想路线,遵义会议开始逐渐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定执行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一个又一个战斗胜利,使党和党领导下的红军走上了发展壮大的道路。

(四)顾大局、守党纪、同舟共济是支撑点。红军长征是数万人的队伍一齐行进,如果队伍是各走各的、各行其是,一盘散沙,那么它就不会有战斗力,也不可能取得胜利。正是讲大局、讲纪律、讲团结的意识把每个战士连接了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众志成城,这支队伍才没有被冲垮、没有被打散、没有被消灭。当时红军讲大局、讲纪律、讲团结并不是盲目的、空洞的,它很具体,就是听党指挥、跟党走。

(五)同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患难相依是立足点。红军长征根本上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红军长征所到之处得到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拥护的根本原因。行军途中,红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放在了第一位。红军的力量既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充实,又无形中增加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理念、方针的认同感,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长征精神对加强党性修养的重塑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中央从思想建党和制度管党两方面入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而加强党性修养是思想建党的基本内容,是制度管党的有力保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的胜利,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根本,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直接体现在各个领域内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上。在现实中,一些领域或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党的观念淡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松弛、作风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本质上反映的是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党性修养不高。坚定的理想信念、绝对听党指挥、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等这些红军长征所表现出来的极高的党性修養对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弘扬长征精神,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要义,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这个理想就是共产主义理想,这个信念就是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核心也是培育坚定的理性信念,这个理想依然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这个信念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现实中,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看好,没有严肃认真对待甚至压根就没有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把自己的认知经验仅仅框定在物质世界表象范围内,于是将金钱、权力和享乐当作人生最大的一种理想,失去了党员的本色,走向堕落沉沦的邪路上。另一些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不看好,没有认识清楚它的历史性、科学性,直接导致干事创业的信念松动,攻坚克难的意志薄弱,遇到困难绕着走, 得过且过、患得患失。这些问题本质上就是理想信念动摇和滑坡,亟需在新形势下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水准,长征精神所体现的坚定无畏、百折不回的理想信念无疑是针对当下理想信念问题的一剂良药,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

(二)弘扬长征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长征的胜利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而党的领导离不开有一个有力的领导核心。遵义会议后,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步探索出了符合国情的思想理论,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从而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党全军力量,引领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不断前进,最终取得胜利。长征途中不管是严峻的敌情还是恶劣的环境,哪怕是面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红军自始至终也没有涣散,因为红军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跟党走、听党指挥”正是这种信念最朴素的表达。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也必须锻造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党也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思想理论。显而易见,这个核心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而这个思想理论就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中。我们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政治意识、看齐意识,就是要全党上下在行动与思想上始终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攻固克苦、夺取胜利的堡垒力量。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统一认识、提高认识,打牢党员干部新时期干事创业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弘扬长征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就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军事、政治上的错误影响。惨痛的教训引起了党内同志的反思,大家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直到遵义会议的召开,我们党开始了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决我国现实革命的问题,开创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新道路。当下的新长征路上,我们已经行进到了“改革的深水区”,这其中有很多事物、困难与挑战都是前所未遇的,这种情势下就亟需全党上下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断破解改革难题,创新改革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治国理政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方法,凸显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勇于创新、勇于变革的精神,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指明了我们新时期前进道路与方向。对于全体党员来讲,亟需在两个方面发挥创新精神,一是在实践上取得创新,也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指导下,真正地把这种新思想、新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改革领域以及改革行动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充分发挥先进科学理论的指导性作用,让理论在广泛的实践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推动改革实践进入更深层面;二是在理论上取得创新,也就是在广泛的实践创新基础上提炼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理论元素。需要指出的是,理论创新不仅是全党宏观层面的系统化总结,它也体现在党员个体微观层面的碎片化呈现,因为系统化的理论最初都是由一个个观点、看法发展形成的。如今,党员在贯彻实践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论的同时,也应当对实践中的做法、得失乃至体会感悟进行及时地总结,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正是这一次次的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总结与感悟孕育了理论创新的萌芽,推动着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创新与发展。

(四)弘扬长征精神,时时处处讲大局、讲团结、守纪律。党员的党性修养直观地体现在讲大局、讲团结、守纪律上。红军长征自始至终体现着讲大局、讲团结、守纪律的意识,他们以党和革命的利益为重,在行军和战斗中绝对听党指挥,自觉服从大局,互相支持配合,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为保证长征胜利提供了稳固保障。新形势下,党员更要时时处处讲大局、讲团结、手纪律。具体来说,讲大局是基本的政治意识,就是我们当下的一切实践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局进行,抓住中心、精准出力,而不是把精力和心血花费在别的旁枝末节上;讲团结是基本的组织保障,就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不是团结在以特殊利益为核心的小圈子、小集体中间;守纪律是基本的言行底线,就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而不是视党纪为儿戏,我行我素、肆意妄为。

(五)弘扬长征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可以想象,在当时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红军将寸步难行。“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虽然现在党面临的总体条件相比之前有了较大改善,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的事业就到此止步、大功告成了,一些党员甚至得意忘形产生了“虚假幻觉”,不再认为自己的权力、地位和荣誉都是人民所赋予的这一本质事实,逐渐产生脱离群众、欺压群众,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凌驾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切,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到最近的“两学一做”,这些举措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解决党内脱离群众现象,使全党谨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一根本政治立场。

三、结语

长征因其艰苦卓绝已经溶入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之中,长征精神成为一个永恒的精神高标,无论在任何时代条件下都值得我们一代代接力传承和弘扬,这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有清楚的认识:一是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主体是共产党员。长征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长征精神体现的是党的先进理念和坚强意志,可以说是党的一笔“无形资产”,作为执政党首先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如果党员对长征精神还是一知半解、半信半疑,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说服群众,更不可能去影响群众。二是长征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实践长征精神的关键在于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的最高位。理论只有经过实践才会成为改造世界的利器。同样,只有每个党员带头实践长征精神,真正做到信仰坚定、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长征精神才会获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认同和理解,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共产党务必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践行并发扬长征精神,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切实保证党的堅强的领导核心地位,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党性修养长征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智珠二则
智珠
论党性修养
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二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