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习作指导

2017-10-19袁惠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习作指导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袁惠芳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阅读和写作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关联,写作的素材、词语运用都源于阅读中知识的积累。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二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并没有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这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将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来论述如何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习作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知识、收集素材以及学习写作技巧的有效手段,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角,还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写作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自然的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将阅读知识自然的运用到写作当中。本文中,笔者将通过介绍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本质,阐明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目标,进而提出几点解决办法。

一、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实质

从年龄阶段划分,习作可以分为小学生习作和成人习作。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求学生将想要表达的事物通过文字进行阐述出来就可以了,只要阐述清晰,让读者明确内容所要阐述的意思即可。而成人习作,需要在明确意思的基础上,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修饰,要求先将文章的主线确定下来之后,载选择有利于表达主线思想的素材。由此来看,小学习作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缺乏修辞手法,语言多为“流水账”的形式,不能给读者美的感觉;其次,文章结构过于简单,读者在阅读时,对于文章的意思一目了然,没有悬念,容易降低读者的兴趣;再次,文章过于注重叙述事物,而忽略情感因素;最后,文章主旨不明,读者找不到阅读的重点。以上所叙述的几点不足,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要明确小学习作指导的本意,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积累和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的策略

(一)仿写阅读教材中得唯美句子

小学生所用的语文教材中引取的文章,皆文质兼美,其写作的方法都具有一番独特的韵味,文字生机勃勃,有的选材精当,有的构思奇特,有的刻画鲜活,所以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学生练笔的模范,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阅读时独具慧眼并且发掘文章的可仿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其在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衬托及排比的修辞手法叙述了漓江水所具有的“静、清、绿”三个特点,可以对此进行公园、校园及其他所见之景的练写。总之,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首尾的呼应描写,环境描写的衬托,这些经典片段均可仿可借。

(二)鼓励学生对阅读教材的留白部分进行补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发现,有很多的文章都会在结尾的部分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可以加以利用,让学生对留白部分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文章进行填充。好比在《穷人》这篇文章中,桑娜对丈夫说她已经把孩子抱回家了,到此课文戛然而止。孩子将会有怎样的命运?桑娜和丈夫带着这个孩子在往后的日子中又会遭遇些什么?种种问题无不牵动读者的心。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根据故事发展的主线进行补写,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也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针对情感饱满的文章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情动而辞发!”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情动处也是妙笔生花时。《最后一头战象》大家一定不陌生,一篇无比感动、引人深思的动物小说。故事主角大象嘎羧,它凭吊战场,所具有的悲壮情怀,无不让人为之动容。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问他们该如何用合适的语言对嘎羧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进行歌颂与赞美?许多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具有丰足的令人感叹的人文蕴含,教师要借阅读激起的情感,给学生一个抒写的时空。

(四)引导学生保留文章主旨改写文章体裁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针对很多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学习,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識储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文章的主旨内容,写一遍作文,要求必须对体裁进行更改,不可以用原文体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倾尽所有的知识储备,进而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1.古诗转换为记叙文

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跳跃的思维,唯美的意境为主体,当我们把它改为记叙文时,它的意境将会通过记叙、描写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想象一首诗描绘的情景,会使学生更能身临其境。

2.编写课本剧

将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的文章改编成课本剧,既能再现文本情景,促进课文阅读,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营造艺术气氛,培养创造才能。在这种形式的读写训练中,应指导学生充分想象每一个角色的形象、性格特征,选择适宜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对课文适当加工,转换为独具特色的剧本,另外像《赠汪伦》等这样的古诗也可以改成课本剧。

3.对课文选择不同人称进行改写

比如,学习一篇以第三人称为形式的课文后,就安排一个改写练习,用第一人称进行介绍。这样的改写练习,使学生投入到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既有效地巩固了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知识,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知识资源,将其与习作指导相结合,使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强化习作能力。小学时期是学生写作能力逐步养成的时期。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素珍.小学阅读教学应该指向何处[J].语文教学通讯,2014(18):68-70.

[2]孙秀华.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注意[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4(6):88-90.

[3]李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的策略[J].山东教育,2015(05):22.

[4]王宁宇.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的必要性[J].教育时代,2015(06):42.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指导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链接课内外,实现读与写的无缝对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