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在320排CT冠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7-10-19简琬晶颜柳英利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8期
关键词:冠脉造影全程

简琬晶 颜柳英 利晞

【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在320排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18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 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冠脉成像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冠脉成像质量合格率为98.46%, 高于对照组的79.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应用于320排CT冠脉造影检查可提高其成像质量, 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减少不良反应, 具有临床借鉴及推广意义。

【关键词】 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全程护理;检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9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whole course nursing in 320-row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18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6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whole course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quality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qualified rate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as 98.46% than 79.2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320 row CT in coronary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can improve the imaging quali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It contains clinical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320 row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Whole course nursing; Examination

冠心病為常见性心血管类疾病, 常见中老年群体, 该病危害性大且发病率高, 因此准确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1]。多层螺旋CT(MSCT)技术飞速发展, MSCT在心脏冠脉成像方面应用越来越广, 在诊断冠脉粥样硬化以及评价支架术后再狭窄和搭桥血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冠脉CT血管造影(CTA)已成为冠心病检查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成像手段[2]。

320排CT构造上最主要特点是采用了320 mm×0.5 mm的超宽量子探测器, 最大采集宽度达到16 cm, 旋转时间0.35 s,单圈扫描就能完成一个整体器官的扫描[3], 与传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导管法冠脉造影(SCA)相比, 不仅创伤低、风险小, 而且整体检查费用和运行成本低, 与早期的64排螺旋CT相比较, 320排容积CT在心脏应用的优势是扫描时间显著缩短, 阶梯状伪影的消失, 辐射剂量的减低和对比剂用量的减少, 从而减轻对患者的一系列损伤。精准的检查和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在检查过程中, 护理人员目前多对受检者施行全程护理,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护理人员目前多对受检者施行全程护理, 为了明确全程护理的护理效果, 现针对本院收治的11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予以整理及分析, 为全程护理在320排CT冠脉造影检查中提供借鉴指导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11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53例)。研究组女33例, 男32例;年龄56~78岁, 女性平均年龄(64.69±7.09)岁, 男性平均年龄(64.78±6.83)岁。对照组女26例, 男27例;年龄55~82岁, 女性平均年龄(64.11±8.97)岁, 男性平均年龄(65.00±7.21)岁。endprint

两组行冠脉造影检查原因包括胸闷不适、体检心电图异常、支架置入以后接受复查以及确诊为冠心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扫描前准备 患者检查前12 h禁止饮用咖啡因饮料及酒精饮料;检查前4 h内不吃固体食物并鼓励患者多饮热水;测量受检者心率及心律时, 如心率>70次/min且无药物禁忌者可口服倍他乐克25~50 mg, 以求将心率控制在50~70次/min;心律不整者, 可请临床医生加以控制后进行检查。

1. 3 扫描范围及参数 扫描范围覆盖气管隆嵴下至膈肌下约1 cm处。扫描在患者平静吸气后屏气中完成。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根据检查部位确定心瓣膜450 mA, 心功能200 mA, 容积数据采集范围320排×0.5 mm, 增强扫描:采用sure start软件智能触发扫描, 触发点定于扫描野中央层面降主动脉, 触发阈值180 Hu,扫描在患者平静吸气后屏气中完成, 行全心动周期扫描。造影剂注射方法:应用高压注射器经右侧肘正中静脉以5.0 ml/s流率注射65 ml造影剂(370 mg/ml), 继以相同流率注射生理盐水30 ml。

1. 4 护理方法

1. 4. 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预约登记、准备器材与急救药物, 检查前集中告知患者配合要点、注意事项、检查过程。每例患者按常规测量心律及心率, 不符合检查标准的按医嘱执行给予口服药, 静待30~40 min复查。直至心律及心率达标方可。

1. 4. 2 研究组 研究组行全程护理。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一对一给予指导:①检查前呼吸训练。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屏气呼吸, 并向其讲解造影检查时屏气呼吸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平卧, 将左右手放置胸腹部位, 胸腹部呈静止状态, 收到指令后即刻屏住呼吸10~20 s, 胸腹部继续呈静止状态, 当再次收到指令后, 患者恢复正常呼吸。责任护士以平视角度查看其胸腹部位有无达到要求, 若未达到应即刻辅助患者纠正, 并反复训练。②检查中指导。指导患者仰卧, 应用18~20G留置针静脉穿刺肘正中, 并固定在高压注射仪器, 其双臂向上高举放置头架上, 将心电图(ECG)导联连接, 分别在两侧锁骨中线下第二肋间, 左上腹部放置电极, 查看心电连接的线路, 对心电监护仪波幅与导联进行调整, 并确认心率稳定(50~70次/min)、R波清晰以及基线平稳。③心理护理。检查前关注患者情绪, 对紧张不安的患者予以安慰, 并向其解释检查方法、检查目的以及检查意义, 提前说明注射对比剂时会阴部有尿意感或瘙痒、全身发热、嘴内有苦味以及鼻腔处有药味均属正常现象, 告知患者行高压注射过程中个别情况会引起注射部位血管轻微胀痛, 若有胀痛明显可招手示意, 责任护士时刻在旁监测, 关注室内情况, 如发现异常立即关机停止注射, 让患者不可慌张。

1. 5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冠脉成像质量、SDS与S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冠脉成像质量分为3级[4]:Ⅰ级为动脉显像清晰, 无呼吸运动与心率波动造成的伪影;Ⅱ级为动脉显像欠佳, 有少量伪影, 仍可达到诊断要求;Ⅲ级为动脉无法全程显示, 管腔无法分辨, 不能达到诊断要求。合格率=(Ⅰ级+Ⅱ级)/总例数×100%。两组SAS与SDS评分分值越高其负面情绪则越严重[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胸闷以及球结膜充血。

1. 6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冠脉成像质量比较 研究组冠脉成像质量合格率为98.46%, 高于对照组的79.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生恶心、头晕、胸闷以及球结膜充血分别为1例(1.54%)、2例(3.08%)、1例(1.54%)、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对照组发生恶心、头晕、胸闷以及球结膜充血分别为3例(5.66%)、

5例(9.43%)、4例(7.54%)、2例(3.77%),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脉CT检查成功与否与患者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 而患者的配合得当与护理干预和宣教不可分割, 因此重视冠脉检查的护理问题,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参考依据具有重要意义。320排CT冠脉检查为无创影像学造影检查方法, 具经济可靠、安全与简便的优点, 影响冠脉成像图像质量因素包括心率、心律变化, 呼吸运动、心理素质, 对比剂浓度和用量, 扫描参数及后处理。目前CT冠脉造影已很普及, 扫描技术相当纯熟, 影响冠脉成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呼吸运动伪影、心率变化、心理因素。全程护理干预这三方面能最大限度保证优质的成像。

3. 1 呼吸伪影对图像的影响 呼吸伪影主要表现为血管截断错层或阶梯状伪影, 同时可观察到周围的组织, 例如胸壁脊柱及肺血管也有类似阶梯状现象, 且其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无法通过调整扫描参数或心电图编辑等后处理功能消除[6]所以冠脉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屏气训练是保证高质量图像的首要条件。虽然320排动态容积CT为单次全器官容积扫描, 提供高清晰影像, 能减少阶梯及呼吸运动伪影, 扫描只需屏气8~10 s,一般患者都能做到, 虽然如此, 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 告知患者屏气的目的、意义、作用及关键性, 注意嘱患者根据录音提示呼吸, 不可大幅度吸气, 不可随意屏气或提前屏气, 告诉其屏气时间, 减轻焦虑和恐惧感。endprint

3. 2 心理护理对心率的影响 患者的心率快慢除了与基础心率和疾病有关外, 还与患者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因素有关, 患者的心率波动及呼吸所产生的运动性伪影是影响冠脉造影质量的主要因素[7],通过全理护理跟踪, 实施心理暗示, 使患者尽量放松, 摒弃杂念, 讲解轻声细语, 诙谐幽默, 必要时可轻拍肩部, 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减少心率的波动。着重向患者交待, 在扫描过程中注射高浓度对比剂时会有全身发热、恶心、有尿意感、喉部发苦发热, 可刺激喉部, 应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呃逆及吞咽动作, 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当浓度到达峰值, 感兴趣区触发启动扫描, 关键时刻个别患者会出现心率波动较大, 造成图像采集困难, 只能靠后处理系统的重建技术帮助[8]。告知患者心率波动对图像的影响, 为了一次性能获得高清晰图像, 嘱注射时配合好, 不要慌张, 保持镇静, 身体维持不动。

3. 3 心理护理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 研究组SA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对患者行全程护理能改善负面情绪, 并减少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可能是心理干预对患者起积极作用, 因对检查不太清楚, 环境不熟悉, 患者易存在恐惧心理, 继而影响呼吸与心率, 所以责任护士需与患者介绍冠脉造影的注意事项、优越性、目的、方法、预防措施及注射后的不良反应,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其心理疑虑, 以便检查能达到高质、高效、安全、满意[9, 10]。

綜上所述, 全程护理应用于冠脉造影检查不仅能提高优质的成像质量, 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而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 可用于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宏. 冠脉造影与冠脉 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及效果评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4):237-238.

[2] 郭森, 铁红红, 姜红, 等. 320 层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护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7):1042-1044.

[3] 谭理连, 刘世明. 心脏三维影像学:320排CT成像技术.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5:5.

[4] 娄雪梅. 全程护理干预在提高螺旋CT增强扫描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17(7):1173-1175.

[5] 周薇.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护理配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 3(11):158.

[6] 张凌, 张泽明, 陈耀康, 等. 不同呼吸控制方法对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的研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19):

6145-6147.

[7] 孙红, 恵萍, 李天文, 等.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心率对最佳重建相位窗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中囯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5, 2(4):274-278.

[8] 金艳霞, 王艳平. 全程护理在64排CT冠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9):2142-2143.

[9] 只小会, 方芳, 李红霞, 等. 冠脉护理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提高图像质量的作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22):4345-4348.

[10] 陈永莉, 左玲芝, 郭丽. 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体会. 新疆医学, 2013, 43(7):124-125.

[收稿日期:2017-04-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冠脉造影全程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冠脉CT检查知多少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超声造影和x光造影区别?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世园全程票再增新通道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