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30例临床分析

2017-10-19杜志坡张敬宾李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8期
关键词: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杜志坡 张敬宾 李警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均给予手术治疗, 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 24例患者痊愈, 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 能从事正常的体力活动, 痊愈率为80.00%;6例患者有效,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无一例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对于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手术治疗效果肯定, 绝大多数神经症状缓解满意, 具备很高可行性, 适用于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手术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5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一类腰椎慢性退变性疾病, 由于纤维环破裂, 自发或外力作用下形成髓核突出, 造成受累神经根不同程度受压, 出现腰腿麻木疼痛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治疗, 此类疾病手术治疗, 疗效肯定, 绝大多数神经症状缓解满意, 惠及广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消失和工作生活恢复程度, 探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现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依据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临床影像学检查三结合, 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 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肢麻木感或是呈放射性疼痛感, 且存在一定的脊柱侧弯症状;排除脊柱炎、腰椎管狭窄、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入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 且同意配合研究。其中男18例, 女12例, 患者年龄42~68岁, 平均年龄(54.6±4.5)岁。

1. 2 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 俯卧于手术台, 以病变节段为切口中心, 作脊柱腰段后正中纵行切口, 紧贴棘突剥离椎旁肌, 充分显露椎体后方关节突和椎板。C型臂透视确认病变间隙, 咬骨钳提拉棘突, 观察是否存在峡部裂等不稳情况, 椎板咬骨钳咬除病变间隙部分椎板和黄韧带, 视椎间盘突出情况确定是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若需全椎板切除, 需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 术中有效扩大椎管和神经根管, 必要时直至侧隐窝椎间孔部位, 达到椎管和神经根管彻底减压效果。安装钛金属棒于椎弓根钉并拧紧, 术中决定植骨融合必要性及具体方式, 可椎间隙植骨或cage植入、横突间或关节间植骨融合, 重建脊柱稳定性。神经根管扩大后, 神经根活动度需>1 cm, 整个过程需视野清晰, 动作轻柔, 术中严密观察神经根张力, 防止神经根张力太高。术中留置引流管, 术后观察有无脑脊液漏, 必要时头低脚高位卧床, 同时积极补液治疗。术后卧床休息1周左右, 早期直腿抬高训练, 2周左右佩戴胸腰椎支具下床活动, 避免卧床并发症, 6个月内注意腰部保护。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2]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 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出院后能进行正常体力工作, 判断为痊愈;患者的臨床症状基本消失, 出院后能进行部分的体力工作, 判断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 仍不能正常工作, 判断为无效。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30例患者中, 24例患者痊愈, 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 能从事正常的体力活动, 痊愈率为80.00%;6例患者有效,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无一例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随社会老龄化及生活方式转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发病居高不下, 发病年龄年轻化, 发病率逐年攀升。病变节段多发生于下腰部, 以L4~5、L5~S1最多见, 约占95%。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腰腿疼痛, 肢体麻木及无力, 症状加重则逐渐出现肌肉麻痹无力, 中央型巨大突出时, 压迫突出平面以下马尾神经, 早期表现为双侧严重坐骨神经痛, 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 随后坐骨神经痛消失, 双下肢不全瘫, 会阴部感觉消失及性功能障碍, 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等带来严重的影响[3]。

随着医学进步和设备更新, 医护人员对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逐渐加深, 并一直在探索有效治疗方法。入院后一般需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提高诊断准确性, 帮助鉴别诊断, 明确椎间盘突出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情况, 并由此确定手术治疗方案。MRI还可明确显示硬膜受压的部位和程度, 尤其是一次检查可显示多节段病变[4-6]。

对于病史较长, 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 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或者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 甚至继续恶化, 疑有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全椎管者, 均需手术治疗, 且疗效肯定, 绝大多数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可消失或显著缓解。术中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 椎间隙扩大, 注意髓核钳彻底取净髓核, 进行椎间冲洗, 防止术后复发[4, 7-10]。手术过程中尽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缩短手术时间, 确保病情有效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30例患者中, 24例患者治疗后痊愈, 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 能从事正常的体力活动, 痊愈率为80.00%;6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

综上所述, 对于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手术治疗效果肯定, 绝大多数神经症状缓解满意, 具备很高可行性, 适用于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冉新华. 重症腰间盘突出68例手术治疗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9):120-122.

[2] 周栩, 权正学.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椎间盘退变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5(2):161-163.

[3] 牛燕红. 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12):1549-1550.

[4] 黄奇峰. 探讨腰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8):54.

[5] 吴东辉. 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4, 8(22):100.

[6] 陈鑫. 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10):123.

[7] 赵大鹏. 80例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当代医学, 2015(1):70.

[8] 王海潮. 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评估. 医学信息, 2015(10):239.

[9] 闫辉. 重症腰椎间盘突出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32):31-32.

[10] 程宏旺. 30例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2):278-279.

[收稿日期:2017-06-22]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