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溪县淮山生产防止土壤沙化技术研究

2017-10-18杜荣州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细土淮山细沙

杜荣州

(福建省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安溪362400)

安溪县淮山生产防止土壤沙化技术研究

杜荣州

(福建省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安溪362400)

2014—2016年连续3 a进行淮山生产防止土壤沙化研究试验,总结出“淮山生产上应大力推广火烧土或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替代细沙种植淮山”淮山生产防止土壤沙化关键生产环节。在不同填充物对比试验中火烧土填充物产量最高,3 a平均每667m2产量达3 156.2 kg,比CK(对照)细沙填充物平均产量增加250.3 kg,增产8.6%,火烧土填充物产量明显高于CK细沙填充物;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种植的淮山3 a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 779.3 kg,比CK减少126.6 kg,减产4.4%,但在土壤湿度与常年相当的2015年正常年份,此种填充物种植的薯块长于CK且长薯块数量占比明显高于CK,可售商品性明显高于CK,产值高于CK。

淮山;土壤沙化;填充物;火烧土

淮山为薯蓣的俗称,为粮、菜、药兼用作物。安溪县淮山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安溪县在传统栽培的基础上采用金属管打孔填沙栽培新技术,对提高淮山产量及商品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金属管打孔填沙栽培,淮山田不断增沙,易引起土壤沙化,个别田块已出现程度较轻的沙化现象,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产量不高不稳,田块沙量的不断增加,已成为淮山生产发展的最大难题,给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隐忧。针对上述情况,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2014—2016年连续3 a在长坑乡山格村进行“淮山生产防止土壤沙化研究试验”,总结出“淮山生产上应大力推广火烧土或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替代细沙种植淮山”淮山生产防止土壤沙化关键生产环节,有效解决了淮山生产防止土壤沙化难题,填补了闽南地区淮山栽培的空白。现将防止土壤沙化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试验选用“安溪中叶种”作为试验品种,该品种是安溪县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淮山当家地方品种,具有块茎干物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风味佳等特点。

1.2 试验方法

2014—2016年在长坑乡山格村(海拔650 m)进行研究试验,替代细沙填充物选用易获取材料火烧土或木屑及同田块细土,设置金属管打孔填火烧土、木屑、同田块细土、细沙、火烧土与同田块细土混合物(各1/2)、木屑与同田块细土混合物(各1/2)、火烧土与木屑混合物(各1/2)、火烧土与木屑及同田块细土混合物(各1/3)等8个处理,以细沙填充物为对照(CK);3 a均在相邻田块进行试验,小区面积48 m2,采用简比方法,不设重复;成熟期收获各处理淮山进行考种及测产。

1.3 试验地概况及栽培措施

1.3.1 试验地概况 安溪县长坑乡山格村试验田为轻壤土、灰黄泥沙田,试验田面积532~569 m2,前作晚甘薯。

1.3.2 整地 冬季耕翻,把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土层的土壤进行耕翻,使土壤经冬春的冻融和风化。播种前进行整垄,挖好田块环沟,沟深比垄沟稍深。垄带沟宽180~225 cm,垄高53~65 cm,沟宽40~67 cm。

1.3.3 种薯处理 选择成熟度高的具有本品种特性的霜后块茎作种薯,对栽子细长、混杂退化及畸形的种薯予以淘汰。同时选择块茎光洁(表皮光滑)、须根少、瘤稀,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危害,健康的块茎段子作种薯。对肉质变褐、失水、有病的种薯及时剔除。淮山块茎段子作种薯重量50~100 g,一般截取直径3 cm左右、长5~7 cm块茎段子作种薯,截种后切口粘草木灰。

1.3.4 播种 播种期:在地下10 cm处地温稳定通过10℃时进行。试验地播种期在3月22日至4月8日。

播种方法:采用金属管打孔种植。在垄两边用金属管(直径7 cm左右)电动钻孔或手动打孔,孔深70 cm,孔距15 cm,每垄两行,打孔时置一木板于垄中,人踩于板上,防止垄面板结;孔打好后,装满填充物于孔中,将种薯竖放插入填充物中,覆盖火烧土或草木灰或同田块细土,播种深度8~10 cm。种薯经晒种、截种粘草木灰后直接播种,无催芽或药剂处理。

播种量:每667m2用种薯3 700~4 500个,种薯用量280~350 kg。

1.3.5 田间管理 疏苗:出苗后,每孔穴留1个强壮的芽,其余的芽全部拔除。齐苗后苗高10 cm左右,用甲基托布津加水浇薯头,防病菌危害。

搭架:出苗后苗高15 cm左右时及时搭架,架高180~250 cm,间距35~40 cm,采用双行或单行人字架。

中耕松土除草:垄面、垄壁均覆草,无需中耕除草,全生育期无中耕除草。

疏通内外沟:雨季到来之前,及时疏通环沟及内沟,防止田间积水。

肥料施用:基肥施用:每667m2施优质农家有机肥料兔粪1 500 kg、微肥35 kg,或每667m2施用酵素菌有机肥500 kg(含NPK≥5%、有机质≥45%),或每667m2施用生物有机肥750 kg(含NPK≥5%、有机质≥45%)。

追肥施用:出苗期不追肥;藤蔓生长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每667m2各施3次复合微生物液肥“种植宝”(含NPK4%、微生物0.5亿个/g)5 kg加红糖5 kg(混合发酵后施用);7月份至9月份块茎充实阶段每667m2施复合肥(15∶5∶20)25~30 kg 3~4次或施50 kg 2次。

水分管理:淮山生长期内靠自然降水,无人工浇、灌水。春、夏季多雨时节,及时清沟排水。

病虫害防治:注重斜纹夜蛾、螨类、炭疽病、根茎腐病、黑茎病等病虫害防治。同时与水稻隔年轮作换茬,加强田间管理。

采收:采收时间:霜降后至翌年播种之前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采收。

采收方法:拔除地上藤蔓和架材,在垄的一端挖开垄边土,用特制的铁钎或宽度不大的厚竹片,铲去块茎周围的土壤,把块茎小心的取出来。挖出的块茎在田间稍作晾晒,除去块茎表面的泥土和侧根,即可贮藏或出售。

2 结果与分析

2.1 火烧土填充物试验表现

表1的试验结果表明,2014年至2016年连续3 a在不同填充物对比试验中火烧土填充物产量最高,3 a平均每667m2产量达3 156.2 kg,比CK(对照)细沙填充物平均产量增加250.3 kg,增产8.6%,火烧土填充物产量明显高于CK细沙填充物。其中2014年每667m2产量2 580.6 kg,比CK产量略减3.8 kg,略微减产0.1%,产量基本持平;2015年每667m2产量达3 294.1 kg,比CK产量增加777.7 kg,增产达30.9%;2016年每667m2产量3 594 kg,比CK产量略减23 kg,略微减产0.6%,产量基本持平。2014年试验田地下水位较高,离地面0.7 m以内,土壤湿度大,CK细沙填充物沙粒间缝隙较大且吸湿性小,通透性较好,孔洞中湿度相对较小,较有利于淮山生长,产量较高,而本试验的其它填充物由于较为致密,吸湿性比CK大,通透性比CK差,孔洞中湿度偏大,不利于淮山生长,不能有效发挥增产潜力,产量较低。2016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多(2016年全年降水量2 463.5 mm,明显高于近30 a平均年降水量1 723 mm),CK细沙填充物由于通透性较好,孔洞水分下泄快,孔洞中湿度适中,有利于淮山生长,产量较高;其它填充物由于较为致密,通透性比CK较差,孔洞中湿度偏大,不利于淮山生长,不能有效发挥增产潜力,产量较低。2015年降水量属正常年份(2015年全年降水量1 666.8 mm,与近30 a平均年降水量1 723 mm相当),有利于试验中各种填充物发挥增产潜力,火烧土填充物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对比CK增产较为明显。

火烧土填充物处理的淮山薯块长度在土壤湿度与常年相当的2015年正常年份,薯块长于CK且长薯块数量占比高于CK:火烧土填充物种植的淮山≥50 cm的长薯块平均长度68.5 cm(50~82 cm),长薯块数量占比达78.6%;CK填充物种植的淮山≥50 cm的长薯块平均长度64.8 cm(55~72 cm),长薯块数量占比69.2%。

2.2 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试验表现

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种植的淮山3 a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 779.3 kg,比CK减少126.6 kg,减产4.4%;但在土壤湿度与常年相当的2015年正常年份,此种填充物种植的薯块长于CK且长薯块数量占比明显高于CK(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种植的淮山≥50 cm的长薯块平均长度69.8 cm,长薯块数量占比达100%;CK填充物种植的淮山≥50 cm的长薯块平均长度64.8 cm,长薯块数量占比69.2%)。

2.3 火烧土与木屑及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试验表现

火烧土与木屑及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种植的淮山3 a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 787.6 kg,比CK减少118.3 kg,减产4.1%;但在土壤湿度与常年相当的2015年正常年份,此种填充物种植的薯块长于CK(火烧土填充物种植的淮山≥50 cm的长薯块平均长度68.5 cm,CK填充物种植的淮山≥50 cm的长薯块平均长度64.8 cm),而长薯块数量占比则略低于CK(此种填充物种植的淮山长薯块数量占比66.7%,低于CK的69.2%)。

2.4 火烧土与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试验表现

火烧土与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种植的淮山3 a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 764.9 kg,比CK减少141 kg,减产4.9%;在土壤湿度与常年相当的2015年正常年份,此种填充物种植的薯块长与CK相当,但长薯块数量占比明显低于CK(火烧土与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种植的淮山≥50 cm的长薯块平均长度64.9 cm,长薯块数量占比仅达37.5%;CK填充物种植的淮山≥50 cm的长薯块平均长度64.8 cm,长薯块数量占比69.2%)。

3 小结与讨论

在金属管打孔置入填充物栽培淮山2014年至2016年连续3 a不同填充物比较试验中,3 a平均淮山产量以火烧土最高,明显高于CK细沙。其中,降水偏多年份或田间土壤湿度较大的不利淮山生长条件下,火烧土填充物种植的淮山产量与CK产量相当,仅比CK略微减产0.1%~0.6%;而降水正常年份,火烧土填充物种植的淮山产量显著高于CK产量。火烧土由于历经火烧熏烤,无病菌且土中含氮磷钾等缓释性营养成份,含养分较多,有利于植物吸收生长,在火烧土填充物中长大的薯块食用品质较佳,而细沙虽然也较纯净但营养成分较少,因此火烧土填充物栽培的淮山在降水正常年份产量、品质均高于细沙填充物。由此可知,常年种植淮山应首选火烧土填充物替代细沙填充物,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淮山种植土壤沙化难题,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以取得增产增收的最佳经济效益及最佳生态效益。今后可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大力推广火烧土填充物替代细沙填充物栽培淮山。

?

3 a试验平均产量仅有火烧土填充物高于CK填充物,但由于在火烧土填充物中膨大的淮山薯块表皮颜色较深,呈深褐色,外观品质稍逊,对出售淮山无去皮原薯为主的淮山种植户,也可选用产量略低于CK,比CK减产4.4%,但淮山薯块表皮颜色较浅,外观品质较佳的火烧土与木屑混合物替代CK细沙。虽然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种植的淮山产量略低于CK,但此种填充物种植的淮山长薯块数量占比高达100%,明显高于CK的69.2%,可售商品性明显高于CK,产值高于CK。火烧土与木屑及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及火烧土与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种植的淮山,虽然产量也仅比CK减产4.1%、4.9%且薯皮颜色与CK相当,但由于其淮山长薯块数量占比均低于CK,商品性不佳,产值明显不及CK,因此淮山生产上不宜推广火烧土与木屑及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和火烧土与同田块细土混合填充物替代细沙填充物。

对广大淮山种植户特别是对淮山外观品质要求不高的淮山种植户,应选用火烧土替代细沙填充物;对淮山薯皮外观品质要求较高的淮山种植户,可选用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替代细沙种植淮山。为有效解决土壤沙化淮山生产难题和提高土壤肥力及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淮山生产上应大力推广火烧土或火烧土与木屑混合填充物替代细沙种植淮山。

全球变暖可能致主要农作物减产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8月15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全球产量减少。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森特霍尔德·阿森和国际同行报告说,人类三分之二的热量摄入源自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但气候变化对这4种农作物的影响却不清楚。为此,他们利用多种方法对此前已有的70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分析方法均得出同一结论:气温上升可能会对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的全球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全球小麦平均产量就会下降6%,水稻、玉米和大豆平均产量则分别下降3.2%、7.4%和3.1%。

研究还发现,全球变暖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地区的影响大不相同,气温上升可能会使某些地区作物增产,但对绝大多数地区的影响是负面的。因此,有必要根据地区和作物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在全球人口增加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2017-08-17])

Research on Techniques of Prevent Soil Desertification by Planting Yam in Anxi County

DU Rong-zhou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of Anxi County, Anxi, Fujian 362400)

Through 3-year study to prevent soil desertification by planting yam in 2014-2016, we concluded that burned soil or mixture of burned soil and wood chips replace sand in yam growth is key technology link. Burned soil fillers produced biggest output with an average yield of 3156.2 kg/hm2, increasing by 8.6% compared with sand fillers; burned soil and wood chips mixture fillers have an average yield of 2779.3 kg/ hm2, decreasing by 4.4% compared with sand fillers, however, when the soil moisture are normal in 2015, the length of yam and number of long yam grown in mixture fillers were more than in sand fillers, commer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put value were improved as well.

yam; soil desertification; fillers; burned soil

S632.1;S159

A

1008-9799(2017)03-0033-05

2017-07-04

杜荣州(1963- ),男,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栽培技术和推广(E-mail:drz1234@sina.com)

猜你喜欢

细土淮山细沙
沙漏里的细沙
土壤容重数据的不确定性对有机碳密度估算的影响
阳春淮山卖高价 种植户喜笑颜开
张掖大沙河
小厨师成长记
管道施工细土回填技术的发展探讨
一根小淮山 致富大产业
母亲的冬藏
家乡的细沙羊尾
夏天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