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的途径

2017-10-17毛学敏李春林曹利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归属感中职学生策略

毛学敏 李春林 曹利钦

【摘要】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领域,学生学校归属感研究已经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后备力量。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探索中职学校学生的归属感,分析其成因,找出策略,能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学校归属感,构建自我概念,形成自信、自尊等积极心理品质,最终获得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归属感;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小课题《中职学生学校归属感探究——以禄劝职业高级中学为例》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该课题项目编号为ZX16287。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80-02

学校归属感是衡量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由于在初中阶段因学业成绩较差或因道德纪律涣散而屡出问题的“问题学生”,处于升学或谋生的出路而被迫进入中职学校,他们 常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来看待,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不行”,他们内心时时感到孤独、失落、失衡,常常渴望受重视、被尊重。本课题将着力于解决:分析中职学生归属感的缺失原因及养成策略的形成,引导中职学生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一、中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

为准确把握我校学生归属感的现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全校新入学新生共362名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后我们发现有近29.6%的学生在学校里喜欢和原有学校或班级的学生交往,有3%的学生会主动和来自其他学校的同学交往,64.9%的同学羞于主动和其他同学交往,来到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归属感很低,一时间很难适应中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干预不及时,渐渐地就会有学生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处于边缘化,造成交往障碍,缺乏对学校归属感的认可。

二、中职学生校校归属感认可度低的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造成中职学校学生学校归属感认可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职教育虽已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中职的毕业生虽然有很高的就业率,但比起高职的学生来说对其教育的认同度依然偏低,再加上由于受偏重知识成长的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不太重视职校生。

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影响,渐渐地中职学生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对母校的也缺乏认同感,很自然的学校归属感难以形成。

(二) 来自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好的优生们成为了父母脸上的微笑,老师眼中的骄傲。他们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他们身上光芒四射。而成绩落后的学困生们在校成了万人嫌,老师见到头疼,优生见到嫌弃。对学校本来就没什么好印象,为了谋生和学习被迫来到中职学校,对于他们而言学校归属感自然高不了。

(三) 来自家庭教育的影响

中职学生的家长们对于孩子上中职学校的问题也是存在很大的纠结,“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良好愿望,然而,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的家长们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之于考上重点高中的处处洋洋得意的家长们,羞于承认自己的孩子就读于中职学校而总是显得垂头丧气。作为家长都存在这样的观念和意识,学生在学校的行为和表现就可想而知了。

(四) 来自学生自身的问题

来自中职的学生因为接触社会少,思想单纯,他们中考失利,自信心不足,来到中职学校,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理想与现实反差大,面对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系列问题,自我调适能力较弱,心理健康水平低。甚至部分学困生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和人交往障碍,与同学难以相处,直接影响到归属感的形成。

三、提升中职学生校校归属感的策略

(一)重视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

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中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班级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因此,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将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与学校归属感培养的重要纽带和聚焦点。作为中职学校的校方要高度重视班级内部,以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教师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及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倡导同学间的相互助互爱,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感受到班级的魅力,从而产生由内而外的归属与主动融入的情感需要。

(二)重视学校的教室文化建设

1教室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职学生班级归属感的重要手段。课桌文化、墙壁文化作为中职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其破坏教室文化建设、影响班级归属感的力量不容小觑。加强教室文化建设,要强化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教室文化中感受到积极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对班级的认同和归属。同时需要注意教师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积极向上的教育、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教师细致入微的关怀来疏导、化解中职学生的不良情绪,来抵消所谓时尚且非主流的课桌文化或是墙壁文化的消极作用。通过大家一起来参与教室文化的建设,教室对中职学生的吸引力就会逐渐增强,不但能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强烈归属感,也会积极关心班级事务,参与班级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强对班集体和学校的归属感。

(三)重视学校的课外活动的作用

组织有特色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交流和交往中有足够时间去动脑,愿意动脑,不但减轻学习带来的压力反而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参加专业技能相关实践活动,不仅能使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了,自信也增强了了,归属感也渐渐产生了。但是要明确课外活动的进行不是放松对学生管理的要求,而是把学生融入到团体活动中避免因空洞说教产生冲突与误解,在活动中增加师生交往的机会,让学生会喜欢班级,增强了学困生的归属感。

(四)重视学校的毕业生的跟踪和管理工作

要改变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先要减轻其心理压力,激发学生们发掘自身优势,培养成为自己的特长与专业技能。中职的老师不能把分数当作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老师要多多对学生给予时时鼓励、关心和爱护学生,引导并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可以邀请部分本校的毕业学生返校讲述人生和工作經历,以鲜活的事例说明自己的人生因为就读中职而发生了那些积极的影响和变化,让在校的学生们能够对自己是职校生身份的认同,切身感到归属感的存在和增强。

中职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学生通过接触校园社会环境,逐步获得被所属学校接受、尊重等心理体验, (下转99页)(上接80页)

进而产生成为学校一部分的身份认同,且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的稳定情感。中职学生学校归属感一旦形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有利于构建积极自我概念和师生关系,形成自身良好的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长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昕.辅导员辅导方式优化———基于学生归属感[J].大学教育.2014(2):95-96.

[2]田惠珠.浅谈教室文化建设与中职学生班级归属感培养[J].亚太教育.2017.(1):27-29.

猜你喜欢

归属感中职学生策略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