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成为孩子

2017-10-17李星涛

当代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风景区百草园景点

李星涛

“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这是教育家李希贵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发出令人振聋发聩的呼声。在这本书里。李校长以翔实的案例再次把如何“让孩子成为孩子”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了我们每个教育人的面前。

毋庸置疑,当今的孩子已被成绩的巨石压得严重变形,已被我们人为制定的众多规章制度牢牢捆住了手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性,享受不到所处年龄阶段应该享受到的生活,那么他们的成长就会是畸形的,心理就会是扭曲的。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的特征是流水线,是标准化,而农业的特征是生态化,是多元化。我们要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正因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倘若我们只用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我们的学生,那么大部分学生就成了失败者。

万千世界,百人百貌,百貌百性,不能定然,不可固一。只有让其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条件下,才能不拘一格、各呈其才。这个作为个体的人才是充满活力的,有生气的,有创造力的。而我们却常常忽视自然规律,欲以己之意,加于他物,结果适得其反。既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那么我们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怎能打造出独具个性的学生呢?

自由呼吸式的教育其实并不神秘,它的生命力就在于能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人,关注的是人的成长。把学校办成幸福乐园,而不是文明的监狱。这里的自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基础上的自由,是人性化的自由。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游览风景区时,每到一个景点,无论你当时处在何种情绪状态,导游都会把有关这一景点的解说词非常流利地向你背一遍。当你还未来得及细细咀嚼那些与景点有关的解说时,导游就已经高举起小旗,催促你赶紧跟上他,进入下一个景点了。等到依次游览完导游个人以为值得一去的诸个景点之后,他就会小旗一收,戛然而止,收工回营,哪管你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是否理解消化了那些附着在风景之上的解说词。

如果将这类导游和我们某些教师相比较,就会惊人地发现:这类导游的导游方式与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何其相似!当他们引领着学生进入受教育的“山水风景区”时,他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变成了专断的导游,学生只剩下了洗耳恭听那些解说词的份儿。很显然,此时他们的解说词只有现成性、固定性,而没有预设性、生成性。学生听了这些解说词后,自然就不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照搬照套解说词,形成千人一面、万题一答的格局。

让我们来看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说,变成了水;另一个学生回答说,变成了泥巴;最后一个学生回答说,变成了春天。如果不从这堂课的学科性质来判断,三个学生的回答都对。而假如我们按照导游解说景点的方法来回答,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了。再来看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孩子们是喜欢三味书屋还是喜欢百草园?我之所以这样质疑,完全是为了引出对百草园里景物描写段落的教学。谁知,一个同学却完全置百草园中所有美丽景物于不顾,另辟蹊径,侧面从“光滑的石井栏”一句入手,回答道:“孩子们喜欢的当然是百草园,因为他们常去那里玩耍,连石井栏都被他们的小手磨光滑了!”看看,这个孩子的回答多么睿智!而这一游离于预设之外的回答又使课堂闪现出多么智慧明亮的火花!由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应该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的学已成为教师教的基础。学生课前预习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发掘出哪些观点,师生间互相讨论、发生争执,会冒出哪些连教师都没有想到的但又十分有意义的问题,都已無法预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光背解说词,而应该顺应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机智地引导学生,使课堂延续性地动起来,一步一步向着生成性的目标靠近。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又能迤逦出一堂课的知识风景区域,给学生留下重峦叠嶂而又柳暗花明的美妙享受。

作为教师,始终占据讲台当“导游”不对,那么将讲台完全交给学生“放野马”就对吗?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因为课堂的动态力量来自于学生和老师双方,教师的参与是目的和前提,学生的参与才是目标和结果。如果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就相当于导游把一群游客带进风景区,然后撒手不管。一个老师在课堂不说话,全让学生去说,课堂气氛一定会是京剧舞台上的打闹——空前活跃,但结果却成了花架子,根本收不到师生共同收获知识的效果。那么,作为“导游”的教师究竟该如何才能带好学生这群“游客”呢?

我以为,首先,教师要胸中有丘壑,最起码你要对所要进入的“风景区”有全面的了解,千万不要用昨天的知识来培养今天的学生,用昨天的技巧来迎接明天的挑战。眼睛里不仅要有大山,还要有石子;不仅要有森林,还要有小草。其次,作为“导游”的教师要不停地变换角色,不能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真理的掌握者和知识的垄断者,始终认为你是学生、我是老师。要知道,课堂是动态的课堂,一位教师,不可能两次迈进同一个课堂。一个称职的教师“导游”,不仅仅是教者、述者、问者或管理者,而且也是学者、思者、听者,更有可能是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判断者和组织者。至于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如何使他们振奋?当学生兴奋过度时,你又如何让他们沉静?当学生茫然无措时,你又如何给他们启迪?这些课堂情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教学机智应用,又全靠一个教师本身的文化修养和智慧才能了。

当好导游难,当好学生的“导游”更难。因为,教师面对的不是大河长江、高山森林,而是具有无限张力的文字和波澜壮阔的文化;教师面对的不是游客,而是一个个可塑性极强的孩子。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作为“导游”的教师,既要有好的脚力,能带领学生跋涉在文化的崇山峻岭之中,适时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要为学生留下一定的仰视和俯视景物的角度,收获生成性的解说词,还要及时调整好步伐的节奏,不落下一个学生。走出“风景区”时,一定要让山在孩子们的心中矗立,让水在孩子们的心中流淌。这样的教育才是自由的教育,处在这样教育环境中的孩子,也才是孩子自己。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景区百草园景点
Where Empires Meet
游百草园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寻找百草园
关惠聪等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
视界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景点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