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了肝硬化怎么办?

2017-10-16郑亚江编辑长歌

科学生活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对症脂肪肝抗病毒

文/郑亚江 编辑/长歌

得了肝硬化怎么办?

文/郑亚江 编辑/长歌

郑亚江

上海市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中华民族中医药协会肝病分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肝病分会委员。师从上海市名老中医王灵台、蔡淦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多年,发表及参编多篇学术论文与专著,承担或参与国家、市科委、卫生局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肠化以及不典型增生,胃、十二肠溃疡,溃疡性肠炎,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及腹水,黄疸、胆囊炎、胆结石等多种疾病,胃癌、肝癌术后的中医药调理。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患者仍然是肝硬化的最大人群,其中,主要是乙肝和丙肝;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和体检意识的增强,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肝硬化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另外,酒精性肝硬化也比较多见。其他包括药物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血吸虫性肝硬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脂肪肝发病率逐年提高,因脂肪肝造成的肝硬化也逐年增加,或许某一天会成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检查手段包括腹部B超、MRI、瞬时弹性试验、肝穿刺等。其中瞬时弹性试验因其没有创伤性,而且具有定量检测等优点,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除了肝穿刺以外,没有一种手段可以准确预测肝硬化,所以一般临床多结合病因、病程、年龄、化验指标、MRI等综合判断。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一般建议一年查一次腹部MRI,及时发现肝硬化,及早治疗,对长期预后很有好处。

总的治疗方案包括两大部分: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是最主要的,只有控制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发展。例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有病毒复制,一定要采取抗病毒治疗。有许多患者顾忌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或者出于需要长期服药等问题的考虑,迟迟不使用抗病毒药物,等出现肝癌、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时再治疗已经晚了。还有就是戒酒、减肥、停用引起肝损的药物等。对症治疗有降酶、保肝、退黄、利尿、抗感染等作用。

西医针对的是病因和对症治疗,而中医中药在缓解症状、减轻西药不良反应、协同控制病情进展方面是非常有效的。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肝郁脾虚型,可见肝区胀痛、乏力、食欲减退、浅睡眠、易醒、多梦等,多用逍遥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脾肾阳虚型,见肝区隐痛、怕冷、易疲劳、腰酸腿软等,肾气丸、理中丸、四君子汤、归脾汤加减;脾肾阴虚型,见心烦多梦,盗汗神疲乏力,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加减。当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时时顾护脾胃,并且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贯穿其中。

得了肝硬化以后,生活调理还是很重要的。首先避免劳累、熬夜,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其次注意饮食禁忌,一些发物、热性食物例如海鲜、鸡、羊肉、狗肉、辛辣食品等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再次,失代偿期患者要低盐饮食,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既要保障营养,又要避免肝昏迷发生。

民间有一种观点,认为吃糖可以增加肝脏营养,这是不正确的。肝脏的营养要均衡,三大营养素都需要,但是肝硬化时肝功能受损,糖、脂肪、蛋白代谢也受到影响,所以糖的摄入量也要控制,以防出现糖尿病。

总之,肝硬化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医患配合,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坚定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对症脂肪肝抗病毒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对抗病毒之歌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