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这些情况增加卵巢癌风险

2017-10-16编辑长歌

科学生活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体外受精患上几率

编辑/长歌

注意!这些情况增加卵巢癌风险

编辑/长歌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因此,避免增加卵巢癌患病风险的因素的影响显得很重要。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科学家发现了哪些相关的因素。

个子越高,卵巢癌风险越大

个子越高卵巢癌风险越大

学者所选取的47项相关研究所涉及的样本包括10万多名女性,其中有不少人患上了卵巢癌,通过统计研究发现她们患上这种癌症的可能性与其身高相关,而且这种疾病更常见于体重超重的女性中。她们的身高每增加2 英寸(约5.1厘米),患上卵巢癌的可能性就上升7%,在排除了其他影响因素(如年龄和服用药物的情况)后,这个结论依然成立。

《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医学版》的报告显示,生长激素在她们的致癌过程中起到了作用。研究者认为,西方世界的女性逐渐出现增高长胖的趋势,更应该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女性大量喝牛奶易患卵巢癌

女性大量喝牛奶易患卵巢癌。一项国外研究表明,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这是对超过60000名妇女每日喝超过2杯牛奶的调查结果。科学家追踪13484名38~76岁的妇女13年,其间266名妇女被诊断患有卵巢癌,125名妇女尚未诊断。那些每天喝四次以上乳制品的人,卵巢癌的发生率比每天饮用2杯牛奶的人高两倍。为什么喝牛奶会增加卵巢癌的可能性,目前还不清楚。有一种说法是,牛奶中的乳糖会刺激肿瘤生长。关于牛奶制品与癌症有关的理论早就有过,主要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

肥胖女性患卵巢癌几率更高

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体重增加过量会增加女性患上卵巢癌的几率。体质指数(即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每增加5个点,女性患上卵巢癌的几率就会增加6%。对于女性来说,她们一生中患上卵巢癌的平均几率为1.5%。

这份研究报告选取了25项相关研究,考查了饮食、体重和体力活动水平对女性患上卵巢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体脂是诱发女性患上卵巢癌的几率因素之一。这一几率在BMI超过30的女性人群中会更高。研究者认为,肥胖会通过影响激素分泌,进而增加癌症概率。

熬夜增加卵巢癌风险

英国BBC新闻网站报道的一项研究提醒忙碌的女性们,经常加班熬夜,可能增加罹患卵巢癌的几率。

美国西雅图弗列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1101名晚期卵巢癌患者、389名早期卵巢癌患者以及1832名没有患卵巢癌的女性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4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和1/3的早期卵巢癌患者表示工作期间曾有持续2~3年时间经常熬夜、上夜班等,而未患病组中仅有1/5的人表示上夜班频率较高。进一步统计发现,经常熬夜者要比晚上正常时间入睡的人患早期卵巢癌的几率增加49%,患晚期卵巢癌的几率高24%,且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更显著。

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报告显示,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三班倒”的轮班工作与乳腺癌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研究人员推测,经常熬夜、上夜班等,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睡眠荷尔蒙,即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但专家表示癌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女性久坐更易得3种癌

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者发现:久坐对女性伤害远高于男性,它导致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的几率上升。

研究人员选取了14.6万名参与者,其中6.9万为男性、7.7万为女性。研究者考察了他们在闲暇期间静坐的时间和患上癌症的几率。研究之初,这些参与者都未患癌,但在1992~2009年间,总共有1.6万名男性和1.2万名女性被诊断患癌。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体力活动量、身高体重指数和其他因素后,久坐让女性患癌的几率上升10%。然而,这一相关性在男性参与者中并不明显。其中,女性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几率上升65%,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几率分别上升43%和10%。

发表在《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和预防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这种研究对公共健康产生广泛的影响。在未来,研究人员需要以更深入的研究来考察男女存在这种差异的确切原因。

女性习惯灌洗私处或增卵巢癌几率

美国国家环境科学研究院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有灌洗私处习惯的女士,患上卵巢癌的几率,较没有此习惯的人高一倍。

研究于2003年开始,以4.1万名介乎35~74岁的女士为对象。她们每人都有一个确诊乳腺癌的姐妹,她们本人参与研究时都确认没有患上卵巢癌或乳腺癌。而当研究进行至2014年7月时,当中有154个对象都患上卵巢癌。至此研究人员便发现,参与研究前有灌洗私处习惯的女士,确诊卵巢癌的机会比其他没这习惯的人高1倍。

当地卫生部门指出,灌洗可能导致有害细菌滋长,有机会进入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早前亦有研究显示,灌洗私处与患子宫颈癌、生育能力及性传播疾病有关联。

激素替代疗法或提高患卵巢癌几率

雌激素总是会让女性喜忧参半。一方面,作为“保护伞”,它让年轻女性免受多种疾病的困扰;但另一方面,它的过度强大以及更年期后常使用的雌激素替代疗法,又成为诱发多种癌症的元凶。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丹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绝经后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其卵巢癌风险会大幅度增加。

研究负责人,哥本哈根大学的琳达·斯坦路德·莫奇教授表示,无论激素疗法时间长短、治疗方式如何,卵巢癌增加的危险都差不多。而该疗法停止2年后,卵巢癌几率则会降低。

此外,“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刊登在美国《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和预防》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女人月经开始的年龄越小、经期间隔时间越短,患卵巢癌的几率以及患病后死亡的危险也越大。比如12岁前来月经者比14岁才来者,日后卵巢癌死亡率增加51%;与排卵次数最少的妇女相比,一年中排卵次数最多的妇女卵巢癌死亡率增加67%。

“现在,卵巢癌已成为除乳腺癌、宫颈癌外,对女性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癌症。”专家介绍,建议50岁以上的绝经女性,未婚晚婚、不育少育和不哺乳的女性,用促排卵药的女性,爱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女性,都应定期检查卵巢。

离婚或增加卵巢癌几率

离婚是发生卵巢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这其中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一方面,女性离婚后要独自生活,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外有研究认为精液对于卵巢癌有抑制作用,而离婚女性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有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几率。

独身女性卵巢癌的发病率较高

大龄未婚女性已形成当今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研究表明,独身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甚至比已婚、已育女性更高。原因在于一些大龄未婚女性缺乏正常的性生活,长期性压抑导致阴道废用性萎缩,分泌物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系列阴道感染性疾病、宫颈炎和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专家表示,女性每一次排卵和修复过程对卵巢上皮都会造成伤害,很可能会因此引起卵巢上皮基因突变而导致癌变,形成卵巢上皮癌。而女性在怀孕、生产过程中,卵巢停止排卵,卵巢可以得到暂时的休息和养护,伤害减少,也减少了癌变的机会。

因此,未生育的女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高于有生育史的女性。

此外,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岁以后迅速增加,高峰年龄为50~60岁,到70岁以后逐渐下降;性索间质肿瘤类似卵巢上皮癌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

有人统计,独身者的卵巢癌发病率较已婚者高出60%~70%。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长达14年的研究表明,使用雌激素与患卵巢癌有关。种种证据表明,补充雌激素给女性带来的危险似乎比好处更大。

体外受精增加卵巢癌几率

英国一项里程碑性的研究揭示了体外受精导致卵巢癌几率增加37%,基于此,医生建议体外受精女性育后接受卵巢癌筛查。

研究人员分析了近20年25.5万名女性体外受精与卵巢癌发生的关联,该研究作者表示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导致女性生育问题的因素也是导致卵巢癌的因素,同时研究人员还表示治疗本身也可能是一小部分因素。女性接受体外受精三年后是卵巢癌发病率最高时期,结合年轻女性患卵巢癌几率更大这一事实,证明了体外受精治疗本身与卵巢癌发生有关。先前已有研究表明体外受精的药物可促进肿瘤的生长。

在英国每年接受体外受精的患者有5万例。伦敦大学的研究只统计了患卵巢癌的几率,并没有研究其背后的原因。在研究期间,接受体外受精的女性群体中,每一万名中有15名患有卵巢癌,与正常生育女性患卵巢癌率略有不同。

猜你喜欢

体外受精患上几率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长时间看手机会患上“眼癌”?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Can you answer?
我患上了狂长头发症
子宫血流测定在体外受精新鲜移植周期中的应用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后分娩情况随访的准确性研究
卵巢早衰闭经4年接受赠卵体外受精妊娠成功一例报告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影响胚胎着床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