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一些教育,少一点管理

2017-10-15李伟钦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班会课罚款榜样

李伟钦

【摘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应以教育为主,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更自觉地要求自己,从而达到少管理的效果。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做法有:发挥榜样的作用;抓紧教育的主阵地——班会课;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等。

【关键词】教育;管理

《泉州晚报》报道,近日,一位学生家长反映,她的孩子在市区一所中学,班主任规定学生每迟到一次罚款10元。家长认为此举违背教书育人的初衷,班主任却表示罚款效果明显。可是,罚款就真能达到教育目的吗?窃以为,以罚款代替管理,是为不可也。

经济学当中的“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可以很好的解释原因:实施罚款之前,老师和学生之间是社会关系,是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迟到的。学生如果迟到了,他们会对此感到内疚,这种内疚迫使他们以后尽量准时,而不会迟到。但是一旦实施了罚款措施,市场规范就取代了社会规范,既然学生已经为他们的迟到付了罚款,那么迟不迟到已经只是10元的关系了。有学生可能说,那我交20元,是不是可以迟到两次了呢?

报纸继续报道说“家有家规,校有校规。学生违反校纪当然不对,理应受到惩罚,就像我们通常所知道的那样,进行批评教育、记过处分或通知家长。”这样的方法好吗?显然,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中还是应该多一些教育,少一点管理。管理学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而教育却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在“头痛”和“脚痛”之前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认为:完整的,系列的思想教育,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有效地减少学生思想上出现问题甚至违纪行为的发生。对学生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少了,学生对班级态度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当然,少管理的前提是多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多一些教育,少一点管理呢?

第一、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学家康拉德·洛伦茨发现刚出壳的幼鹅会依附于它们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一般是母鹅)。由此洛伦茨证明了幼鹅不仅根据它們当时环境中的初次发现来做决定,而且决定一经形成,就坚持不变。洛伦茨把这一自然现象称做“印记”。因此在初始年级,给班级学生推荐学习的榜样,能让学生学习榜样,成为榜样,化作心里的“印记”。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重要他人”的概念,他认为任何一个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例如:家长、同伴、教师等。因此,使老师推荐的品德、学习等均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为其他学生的“重要他人”,就能较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抓紧教育的主阵地——班会课。

班会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

1、班会课要有完整的、系统的规划。比如在初中阶段,班会课应该有3年完整的规划。例如初一年的班会课可以侧重于适应新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方面;初二年可以侧重青春期心理辅导;而初三年面临着升学,可以是理想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等。

2、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班会,更主要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了,他们才能真正了解和体会到班会课的内容和意义。

3、班会课要有构思,使其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第三、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不仅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发班级同学身心素质潜能的重要条件。科学、合理、学生乐于参加的班级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也能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春风化雨般地教育学生。

1、班级活动的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于去参加。

比如我带的班级,初一年的时候我组织过一些活动,学生的反应都很积极。“我为班级做一件事”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雷峰小队”活动让学生获得了帮助别人的喜悦;“我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不仅让教室更加整洁、干净,也是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我当小老师”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感受学习的快乐。

2、班级活动的组织应由学生作为主体,班主任适当辅导。班主任尽量做到不“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由”。

3、活动的类型尽量多样化。小品、游戏、竞赛等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就组织学生“自办《班级日报》”、“治病救人周”、“课前陶醉在一支歌里”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四、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能显著地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1、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积极向上的班风。

2、营造舒适、卫生、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班级文化环境。班级的环境健康向上、丰富活跃,更能使学生自觉自律。

3、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然,教育肯定还有很多的更为有效的方式。著名教育家王晓春老师认为,“要培养自觉纪律,关键是不要管得太紧、太多、太全”。当我们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发展做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划,多了一些教育,在学生犯错和违纪前防患于未然,自然就可以少了一些管理。当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提升之后,学生自然有可能达到“自觉纪律”的高度。就可以将“要我守纪律”变成“我要守纪律”。

《孙子兵法》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利用各个阵地教育学生,完善学生的人格,就可以避免简单、枯燥甚至暴力地管理班级。当我们的育人活动有所成效时,或许班主任就能真正从班级管理的镣铐中解脱出来。而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多作一些教育的事从而少一点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

[2]王晓春著《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版

[3]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中信出版社2010版

[4]《孙子兵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会课罚款榜样
“花样”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罚款扣物无依据 居民告赢广电局
疯狂“涂鸦”不会被罚款吗?
遏制浪费需要剩菜“论克罚款”硬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