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风是构建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017-10-14高丹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家风价值观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家风构成了家庭社会资本的内在要素,良好的家风建设,有利于优质家庭社会资本的存续。引导作为社会构成细胞的家庭,通过家风建设自觉地加强家庭社会资本的良性建构,以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家风与青少年价值观的构建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家风 青少年 价值观 社会资本

一、当前家风建设的现状探析

当前,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自由、民主、平等的家庭观念逐步增强,绝大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对家风家教的重视程度也明显较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但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在家庭思想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影响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一)家风传承意识日趋淡化

中国传统思想中,家风不仅是整个家庭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承载着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更是一个家庭核心价值观的展现。当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思想不断蔓延和渗透,诚信缺失、金钱至上成为常态,家庭成员对家风家教缺乏认同,因而家风的传承呈现出日趋淡化的趋势。即便有些家庭意识到并且重视家风的功能和作用,但对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并不能真正做到“承上启下”,反而将不认同甚至反对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作为当下的价值去传播。

(二)家风家教内容变质

家风,它所蕴含既有封建传统的糟粕思想,也有世代相传的精粹理念。优良的传统不仅能够促进子女的成长成才,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助于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想观念并存,很多家庭“勤俭”“诚信”“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逐渐被“消费”、“利己主义”“拜金”等代替,家风内容严重变质。

(三)家教内容限制性信息过多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的数量显著增加,再加上传统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束缚,很多家长不敢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关心过度”,大包大揽,对孩子用得最多的字是“不”字。这些“命令”如枷锁牢牢地禁锢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家风家教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会存在诸多的弱点和不足,如意志薄弱,贪图享受,畏缩不前,自理能力差等不良现象。长期束缚,过分的限制和否定,让很多孩子变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四)家庭道德教育缺失

优良家风提倡培养子女正确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但这些优良的价值理念正被人们所淡忘。很多家庭中,传统道德教育在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严重缺失,在其为人父母后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严重受阻,造成青少年道德缺失、道德失衡的现象比比皆是。目前,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里,智力因素最受重视,德育的培养可有可无。甚至有些家长片面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开发智力,提高分数,考出好成绩。应试型学习,填鸭式教育成为主流,而人生观、思想道德以及技能的培养被忽视。

二、家风影响青少年价值观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资本与家庭社会资本的内涵

社会资本,指建立在信任、规范与互惠等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家庭社会资本主要针对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进行质与量的评价。

家庭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自美国学者科尔曼与法国学者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理论并运用于对教育问题的分析以来,社会资本对于学生受教育过程及教育成就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家风建设与青少年家庭社会资本建构的关系

从家风的构成层次来看,其内核是家庭价值观念,中层是家庭成员的心理与行为模式,表层是制度化的家庭规范与家庭生活方式。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和社会化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社会资本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教育机会、教育选拔、资源分配、青少年心理发展等都受到家庭社会成本的影响。笔者认为,家风建设通过影响青少年家庭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建构,进而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带来深远影响。

首先,家风构成的核心内容是家庭价值观念、家庭规范。事实上,国内外一些关于家庭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中,就明确将一些属于家风的内容列入家庭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中。如父母限制孩子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父母要求子女墨守陈规,禁锢思想;父母干涉子女自主分配金钱的行为;当父母知道子女的校内外行为表现,会采用怎样的奖惩方式,等等。

其次,家风的状况会影响家庭社会资本的结构要素与过程要素的形成和活动情况。如家风优良的家庭,往往家庭结构比较稳定和完整,家庭成员相互充满信任,互动良好,家庭凝聚力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比较积极、适度,能够营造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反之,家风缺失的家庭,容易出现家庭结构异常,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互动沟通不畅,子女不能充分得到家庭的教育支持和鼓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偏差问题、学业不良问题等。

最后,良好的家风对于青少年家庭外社会资本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往往十分重视家庭居住环境的选择和邻里关系的和谐,从而影响青少年社会交往和社会网络的建构。青少年周边成长环境资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状况。

三、家风是助推青少年构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家风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青少年也是实施家风家教最重要的主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是每个人成长首要和重要的场所,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良好的家风建设,有利于推动青少年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如何在家风家教中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定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包含生理、情感、认知、精神、社会等多个方面,当前许多家长一味追求分数,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对于生理、认知、青春期、情感、社会等的发展,知之甚少,使得一些孩子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不足、人情淡漠等无法融入社会。因此,作为家长,要正确把握教育的功能是要促进孩子全面综合发展,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注重家风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最深,家庭作为孩子最初的学习

来源,家长的言行起着一种身教的作用,能给予青少年无意识的感染性影响。父母的教育能被孩子接受,关键在于教育过程中自己以身作则,给予孩子示范作用。因此,家长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成为孩子良好的榜样,教会孩子包容、善待他人,与周围的人、事、物和谐相处,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三)把握家风家教的进步性和一致性

进步良好的家风教育可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迂腐封建的家风只会束缚青少年的思想和手脚,阻碍他们去认知更多事物。此外,家长的日常言行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对此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指出: “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不能忘。”因而父母要晓之以理,不能感性做事,子女良好家教的养成需要父母坚持长期一致性的规范教育。

(四)提倡家风家教的民主化和开放性

在我国,绝对民主的家庭与绝对开放的父母几乎是不存在的,受传统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能够放开和鼓励青少年自由发展的家长少之又少。孩子往往都是在已有的模式体制内,被动选择、被动接受。其实,支持并鼓励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志趣大胆地探索世界,帮助他们去发现并欣賞自己的个性,承担一切自我选择的结果,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需要经过社会这个大熔炉去历练自己,所以,家长应正确引导并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探索,尊重孩子的选择,天高海阔任其飞跃,去寻找属于他们的那片广阔天地。

作者简介:

高丹,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家风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家风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