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信心之探究

2017-10-12斯郎巴姆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鼓励自信心尊重

斯郎巴姆

摘要: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这就更加说明了自信心与成功的紧密连系。在学习上,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失去前进的动力。有多少人因为缺少自信而走向人生的低谷,又有多少人缺少自信而失去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关键词:自信心;培养;尊重;鼓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90-01

自信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学业及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作为一种性格特征,自信是在青少年与现实反复交往、不断进行实践锻炼、强化认知和体验进程中形成的。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初中学生来说,心理品质正在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很强,是播种自信种子的最佳期。如果错过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这一时期,将来贻误他们的终生。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学会自信,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相信学生,让学生习惯自信,就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爱学生,赏识学生,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

1.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意义

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说:“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自信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自信心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评价。它是个体内在的精神动力,强烈的自信心可以驱使个体不断超越、勇往直前。正如美国作家爱默生所说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21世纪是知识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自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当前,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我国提出的少年儿童应具备的“五自”中就包括“自信”。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高素质的自信人才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责任与使命。

2.学会尊重、信任学生;善于鼓励、赏识学生

有位教育家说过:“赏识带来愉快导致兴趣,兴趣带来干劲,干劲带来成就,成就带来自信,自信带来更大的成就。”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家长要学会赏识,用赞赏、相信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信心和力量,使他们能进行大胆的想象、创作活动。要让学生自信,首先要创造一个“爱”的环境,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爱。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要树立学生的自信,教师所要做的首先就是让学生们知道爱,感觉到爱时刻就在自己的周围。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向老师问好,打招呼。我为什么就不能打破这一常规,借以拉近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的环境呢?从那以后,我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教室里和学生们打招呼;课间休息时,我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一块说说笑笑;课外活动时,我和学生们一起打球、赛跑,做各种游戏;平时在路上碰见我的学生时,我也主动招呼他们。和学生在一起,我们是师生,更像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不同成员。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我的每一位学生心理都充满自豪感的认为:老师很喜欢我呀!实践使我认识到,和谐的氛围,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的第一步。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有越来越强烈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内在的潜力与能量,不讽刺、挖苦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害怕、不退缩,对知识产生兴趣,愿意努力探求,继而在这片沃土上获得自信。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而会在各个方面体现出个性化差异。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学会鼓励和赏识,帮助学生产生自身增值感。学生常常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当得到赏识时,喜悦感会变成一股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们做得更好。反之,当得到否定时,失落感会使他们逐渐害怕尝试、害怕失败,最终失去自信。鼓励和赏识是一门艺术。例如:对学生的答案或见解,回答正确的,教师可以用“你太棒了”、“你比老师要聪明”、“你的答案比我好”等示弱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回答错误的,可以赞赏其答题方式、思考角度,甚至是声音或勇气,之后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并纠正,纠正后更要肯定学生的进步。

3.营造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信

教师的赏识、表扬对于学生固然重要,同伴的欣赏、鼓励同样缺一不可。而在使学生学会自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自我承认、自我激励。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互相表扬、自我鼓励的良好氛围。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并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和他们的实际情况,给每一个学生都作明确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当孩子进步时,他们的分工也会有所改变。在合作学习时,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小组内先进行评价,然后全班再进行评价。这样教师精心营造互相鼓励、自我激励的氛围,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学会了自信,他们会从内心发出“哈,我真棒!我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呀!”的自我评价。

綜上所述,自信心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复杂、长期的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信心的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作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遗余力地渗透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猜你喜欢

鼓励自信心尊重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