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征迁记

2017-10-11王小骊

中外文摘 2017年18期
关键词:卖房熟人红线

□ 王小骊

征迁记

□ 王小骊

4月的一个清晨,醒来已经7点多了,开手机,一反往常微信这个时段的清静,若干条微信裹挟着同一个消息奔袭而来。一直以来的传言和猜测,终于“呯”一下落到众人面前,地上砸出一个大坑。

几个月以后,我家将被夷为平地。

因为城市的轻轨建设需要,我目前居住的这条街整条都将被征迁,征迁涉及土地面积17万平方米。我的一个小学同学、两个前同事、若干个各种途径认识的熟人同样在征迁范围。

我一条条微信回过去。先对1月份刚买了对面雅园小区110平方米房子的熟人F表达祝贺,因为按以往经验,政府征迁价格一般都会是市场交易价格的2倍或以上。他一条语音回过来:“6点多我还在睡觉呢,卖房的就打电话来了。夫妻意见不一,还吵了一架……哝,卖房的又打来了。”

然后对去年想卖掉这条街上丹桂园顶楼136平方米的前同事B表达祝贺,他本来想卖掉房子买辆普拉多去川藏线浪一圈,结果房子在朋友圈挂了一个月,没卖出去。“这回多卖出来的钱,刚好买辆特斯拉。”我笑嘻嘻地鼓励他。

第三位倒不是自己要拆了,而是问我家隔壁那家(我们共同的熟人)卖掉了吗。去年她曾经差点买下那套将近200平方米的房子。“两个月前卖掉了。”我回复她。“啊呀,太可惜了,差200万元啊,他真是没这个命啊。”她心态不错,大清早替别人惋惜,八卦的人没准都有颗善良的心。不过好处落到不认识的人头上,一般比落到认识的人头上让人更好接受些。

然而,世上的事哪有那么简单的!

接下来一两周,整条街仿佛切换到电影里重大事件陡然降临的那一幕,到处流淌着一股看不见的汹涌暗流。楼盘销售的摊位摆到了小区门口。街口不知何时多了两家房产中介,隔着马路冷冷地面面相觑。晚上去小吃摊上喝稀饭,想搭配个荞麦饼,熟悉的老板娘抱歉道:不好意思只有包子,今天没有时间做饼呀,去看房子了。去买个水果,老板一反平时的热情活络,唉声叹气:“他们说要拆了,是不是真的啊,我这店面刚续租了两年啊。”路过小超市门口,平时这里任何时刻总围着一帮人打扑克,今天居然拿着一张报纸在研究,一个说“听说红线都画好了”,另一个说“红线是什么呀”。走回自家小区,门卫大爷递给我一个快递包裹,一边问我:“大概什么时候拆啊,拆了我就回瑯玡乡下和我老娘过去。”他妻子去年冬天病逝了。

好像大家都很兴奋,整条街的每一个人,都很兴奋。

然而大家很快发现,特斯拉是没希望的,钱根本多不出来。去看房子的消息一个个传回来,附近小区的房子,均价已经比征迁消息前上涨40%,而且因为这次征迁面积大,可以挑选的房源已经非常有限;一环附近某个湖边的楼盘直接均价跳涨60%;报纸上不断有新消息出来,几乎隔一段时间,就有地块因为高速公路或古城保护等各种原因而被征迁,更多购买力将涌进楼市……

各个小区的一个个微信群,像一个个根据地那样被建立起来,“我爱我家”“坚持不拆”“美好未来”……这些根据地本身又是一个个小型的战场:七八十岁的长者,坚决不拆、拆了就坚决要求回迁;住了10年的老住户,提议居然年限长的应该补偿得更多;刚刚买了房不久的,一心希望能拆个好价格;想拆的,不想拆的,嘴上说不想拆其实心里想拆的……有时说着说着就较上劲了,说着说着有人退群了,又说着说着,群主一气之下干脆把群解散了。

昨天晚上,有两条重磅消息又在各小区炸开了锅:一是以“朋友是市领导的亲戚”“一个熟人是拆迁办主任”的来源,传播出两个不同的征迁基准价;二是某带头反对征迁的居民,已和征迁组私下达成高价征迁协议。

征迁这出大戏,才刚刚敲响拉开幕布的鼓点而已。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27期)

猜你喜欢

卖房熟人红线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Life Story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和熟人相处之道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卖房游世界
律师教你买房卖房“避险术”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