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衰落?其实还很值得学

2017-10-11谷来丰

中外文摘 2017年18期
关键词:法国英国

□ 谷来丰

欧洲衰落?其实还很值得学

□ 谷来丰

法国:文化软实力依然强大

我选择法国,不是因为它在地理位置上离英国更近,而是在于,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法国几乎都是可以与盎格鲁撒格逊的英美文化相抗衡的主流大国。这次在先贤祠,我们瞻仰了伏尔泰、卢梭、雨果、居里夫妇这些构筑了法兰西文明的伟大人物的灵魂居所。

何谓主流?首先,在国民素质上,法国人的优雅和品位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上,法国人的礼仪规范滋养了整个欧洲社会;现代社会中,法国劳动者的素养也足以笑傲世界。其次,法国有着举世闻名的奢侈品产业,让人心甘情愿地付出超过成本价十倍乃至百倍的价格去买。再者,法国有着遍地的艺术馆、博物馆,每一家都值得虔诚地参观。

现在到法国的中国人里面,确实有很多对法国不以为然,尤其是法国在接受难民之后治安状况堪忧,让大家有不少负面看法。法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简单粗暴”地说,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法国只有6600多万人口,还不如我们的河北省多,他们以这样的人口基数支撑了巨大的国防开支,从四代战机到航母编队,从航天工业到核工业,都拥有世界领先的水准;这样的成绩还是在国民每年休假两个月、每周工作35个小时的状况下取得的。试问,我们的一个省可以支持如此庞大的国防工业吗?

再看奢侈品与时尚产业,我们这次也参访了著名的奢侈品牌卡地亚总部。是什么征服了我们的钱袋,让人民币成千上万地跑到法国人的口袋里?是时尚、是文化、是底蕴。法国有一所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简称“巴黎高装”),虽然不是综合大学,但是在时尚圈内排名世界第一,也是法国精英文化的集中代表。巴黎高装每年会收到来自世界范围内2600多人的入学申请,但是最终仅会录取50人——就是这样的治学精神,造就了属于法国的时尚和品位。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参观也让笔者感到非常震撼。当天,主题为“Fashion Forward,Three Centuries of Fashion(时尚前沿,时装三百年1715-2015)”的大型时装史回顾展正在开展。从中世纪到法国大革命,从工业革命到世界大战,从科技革命到“五月风暴”……300年的服饰演变过程,背后也是3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史。

其实,论起服饰文化,中国绝对是源远流长,可惜我很少在国内看到这样的展示。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出现了西服领,但是现在,西装被认为是舶来品;我们推崇的所谓“中华立领”,其实原本叫做印度领或尼赫鲁领,是被尼赫鲁穿红的;我们以为打太极穿的太极服是汉族服饰,其实这种对襟圆袖是典型的女真服饰特征。所以,我们的文化传承的中断是个很大的困扰,这让我们的孩子未来怎么可能做出好的设计、怎么可能去引领时尚产业?

我们此行参访的Galerie Kréo美术馆是一个只有20多人的设计机构,却是产品设计领域的佼佼者。全世界15位顶级的设计大师与他们合作,把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付诸实践,如果有买家看中了小样,他们就会把专利售出,实现工业化生产,这其中就包括iWatch和阿斯顿马丁的设计师Marc Newson。

有一张标价70万欧元的铝制桌子,是他们为VIP客户定制的,成本价只有1000欧元,这真是暴利中的暴利。我们也想把100元的东西卖到1000元、10000元,但是我们缺少产生设计灵感的环境和知识积累,缺少卢浮宫、蓬皮杜这样的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我们也没有满大街随处可见的世界级雕塑和创意,这样的差距,恐怕短时间内难以追赶。在这之前,我们就只能做简单粗暴的大规模生产,造1亿只打火机,每只赚2分钱。法国的文化和艺术发展之路,值得我们深思。

英国:太多创新生意值得学

7月23日晚上,乘坐横穿英吉利海峡的欧洲之星,我们来到美丽的剑桥小镇——一座绝不亚于硅谷的创新之都。

在伦敦到剑桥的路上,有件事特别值得一提。我们看到,在路边有大量肥沃的土地没有被耕种和利用,而是长满了苜蓿等野草,完全处在荒芜状态。大家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如果是在中国,那还不得赶紧种上玉米、小麦,以及各种经济作物。

这个疑问在约翰·赫斯特的著名畅销书《极简欧洲史》中有这样的答案:从十八世纪开始,英国就发起了一场农业革命,农民把农地分成四块,每一块田随时都种有作物,没有闲置;其中两块用来种植牲畜饲料(芜菁或苜蓿),土中氮气得到固定,谷物收成也更好。

乾隆年间,当马戛尔尼率领英国使团试图参观清朝统治下的农民生活时,他看到的却是中国农民的呆滞、贫苦,这与英国农民的悠闲、富足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个后工业化国家,时至今日,英国仍然在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和高度发达的生产效率。而在我国,“试点实行耕地轮作休耕”的口号是近些年才提出的。

如今,英国的科技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足以傲视日本、德国。其石墨烯、基因技术、生命科学都非常厉害。其次,英国是一个缺乏大工业的后工业国家,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了体育、娱乐等看上去“偏门”、实际上却影响整个世界的高端服务业领域。

在英国足球体育商业大学,我们参访了著名的温布利球场,这座国家级的球场每年举办几十场比赛,利用率非常高。苏格兰职业足球联赛首席执行官Neil Doncaster分享了“体育中的危机管理”这一话题,还讲述了在比赛过程中遭遇恐怖袭击的离奇经历:

当时,正当他的球队以2球领先的时候,球场突然接到了恐怖电话,对方声称在球场安放了炸弹,要求马上停止比赛。拥有丰富安保经验的英国人经过分析认为,如果不停止比赛导致炸弹引爆,必将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温布利球场也会陷入被谴责的境地;如果停止比赛立即疏散观众,外面大巴上的炸弹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炸或不炸,后果差别不大——球场最终决定继续比赛,同时与恐怖分子斡旋,决定他们是否足够幸运。结果证明,他们是幸运的,炸弹并未爆炸。

在007的诞生地——松林电影制片厂,摄影棚让人大跌眼镜。简单的布景和道具如同汽车修理作坊一样。但是就在这里,007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甚至最新的《星球大战》系列层出不穷地走向世界各地的银幕。

中国从来不缺硬件,但我们拍出怎样的电影呢?根据最新的统计,2016年的前八个月,170部国产电影里,“豆瓣”网上评分7分以上只有寥寥11部,5-7分有47部,3.5-5分有58部,3.5分以下有64部(豆瓣评分按照五星制,2分是最低分。6分等于“一般”,基本上7分以上还算能看;5分以下基本是垃圾,3.5分以下绝对是烂片)。

以大手笔资本运作名震业界的三胞集团也是我们参访的重要机构。三胞最近收购了知名英国百货公司集团福来莎与百年玩具老店Hamleys,并保留了其原汁原味的企业文化特色。

来到Hamleys店面的时候,里面人山人海,生意火爆,整个6层的玩具商城就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很多卡通人物拿着店里的玩具与顾客互动,欢乐的氛围铺天盖地。他们的负责人这样说:有着255年历史的Hamleys不仅仅是卖玩具,更是在卖记忆与经历,把体验式的销售模式带到全球,卖出乐趣、卖出兴奋。这就是英国的O2O,这就是英国的创新,在电商冲击实体店的大潮之下,Hamleys的模式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英国人生意经的地方,就是位于世界纯血马故乡New Market的达拉姆育马场。有同行者质疑,我们又不买种马,来这里干什么?他不知道,赛马是英国第二大体育产业;他不知道,全球与赛马相关的博彩业每年都会创造千万亿美元;他不知道,这里一匹种马的身价可以达到5000万英镑。而所有这些财富创造的核心,就是种马培育。当全世界都在修建赛马场的时候,英国人在培育种马。达拉姆的种马产业因此成为赛马博彩业上游产业最不可或缺的资源。

时至今日,我国仍然有难以计数的企业家沉浸在为13亿人提供大规模产品和服务的阶段。我觉得必须停下来,看一看欧洲人是怎么做生意的,英国人是如何占据上游的。别人做手机的时候,我们可以做芯片;别人去淘金的时候,我们在路边卖个水。这个生意经,才是杀手锏。

德、意:羡慕嫉妒恨的制造业强国

工信部长苗圩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说,“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制造业者已开始撤离。制造业强国在哪里?其中当然有德国、意大利的身影。

提起德国,我们就会想到德国的机床、精密机械、传说中用不坏的家电,以及德意志民族一丝不苟的精神。迄今为止,德国共拥有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一数字超过了法国和日本,强大的国家实力毋庸置疑。其实,宝马、大众、西门子,这仅仅是德国制造业的冰山一角,以工业4.0独步世界的德国人,领先我们恐怕不只30年。工业4.0,已经成为德国的现实。

而意大利,更是众多中国“土豪”们膜拜的对象,芬迪、CUCCI、阿玛尼等奢侈品牌早已成为符号一般的存在,在时尚领域有着呼风唤雨的影响力;而在高端制造业,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超级跑车,同样有着世界超一流的汽车制造技术。表面上看着懒惰、傲娇的意大利人,依然保持着碾压级的创新能力。

让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疑问:欧洲真的不行了吗?虽然我也很期待中国赶超欧洲的那一天,但是那一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摘自《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法国英国
英国的环保
法国(三)
法国(二)
法国(一)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法国浪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