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点

2017-09-30林国祥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思想内容初中语文

林国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思想内容;写作特

点;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4—0100—01

初中语文教材中将现成的文章进行整合和编排,将素材有序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安排都有其独特的用意。教师和学生对文章的解读也会有不同的方向,但是总体来说可以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对文章进行解读。

一、从思想内容方面解读文章

对初中语文课文的解读应该结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进行解读时既要把文章作为理解的工具,也要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达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的培养的双重目的。对初中语文课文进行思想内容解读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基于课程性质和标准的原则。在进行文章思想内容解读的时候,应该重视学生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研究,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进行文章的学习研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第二个是基于学生特点和学情的原则,把学生作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获得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能力发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事物也能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学生的整体能力有所增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初中生也已经有所积累,对于新问题也能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判断。所以对初中语文文章的解读应该尊重学生的能力和经验。第三个是基于文本定位和特征的原则。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特征选择具有价值的内容,并对内容进行价值定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从写作特点方面解读文章

写作特点是指作者在进行文章写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不同的人和文章有不同的写作特点。一篇具有辨识度的文章是有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叙述风格的,在结构和内容上也可能采用一定的手法对主旨进行阐明。写作特点能够让文章更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让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实现文章的价值。要想让文章具有鲜明的写作特点,需要作者的大量积累,丰富文章的内涵,同时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常用的写作方法有比喻、借代等,也有人称叙事法、顺序法、倒叙法等。

以《出师表》为例,文章中将叙事、讲理和抒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叙事中寄予道理,在道理中抒发感情,通过回忆与先帝之间的过往,抒发对先帝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诸葛亮对汉室的一片忠心。通过先帝提及桓灵,借以提醒刘禅不要亲小人远贤臣,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刘禅的忠告,表达得十分巧妙。文中类似的表达方式有很多。文章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使文章更具說服力,观点更加鲜明,文章的形象也更为鲜明。文章中有大量语句都是追忆先帝、赞扬先帝的,表达了先帝知人善任、圣明的形象,对先主刘备极尽赞扬,从而告诫刘禅要学习先帝的仁德和智慧。文章中还提及费祎、董允,并且赞扬他们都是忠正贤良之人,希望刘禅能够重用这些贤良之臣,只有这样才能兴复汉室。诸葛亮将先汉和后汉作对比,劝告刘禅举贤任能。整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不止这两处,都能很好地反映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思想。

三、从艺术特色方面解读文章

第一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作者通过一定的表达方法表达自身情感,有的文辞质朴,有的辞藻华丽,但是都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是文章的叙事风格。有的文章平铺直叙,直接深入主题,有的文章言辞委婉,含蓄地表达思想,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能良好地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每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三是文章的行文脉络。文章的行文脉络能够反映作者的思维模式以及对事件陈述的逻辑,文章的结构和句式的合理使用都能良好地反映作者的思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使读者对文章更加感兴趣;第四是文章的类型。有的文章是叙事风格,有的文章以抒情为主,有的文章以学问为主要方向,文章的类型和题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文章的艺术特性。

以《出师表》为例,出师表很明显是一篇带有政治色彩的文章,在很多地方都是值得从政者学习和借鉴的。文章言辞质朴,情真意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直而不肆,文字简要,清楚地阐述了事理。《出师表》语气委婉,直陈事理,使用了多种论辩艺术,将多种论辩艺术融为一体,达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出师表》中整句和散句交替使用,使行文流畅,使文章起伏跌宕,紧缓自然,能达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从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艺术特色上把握初中语文课文的整体脉络,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良好的理解,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内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古诗歌教学的反思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曹操诗歌的内容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