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山县坡耕地现状分析及重新利用探讨

2017-09-30高海平

绿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

高海平

摘要:根据方山县现有的地理、气候、经济条件和坡耕地现状,探讨了如何提高现有坡耕地的利用效果,分析了坡耕地还林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期促进方山县的发展。

关键词:坡耕地;重新利用;退耕还林;稳定脱贫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143-02

1 自然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方山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系中段西翼,东邻交城县、娄烦县,南接离石区,西连临县,北与兴县、岚县相接,介于东经111°2′50″~111°25′30″,北纬37°36′58″~38°10′27″之间,南北长62 km,东西宽46 km,总土地面积215.1万亩。

1.2 地形地貌

方山县境内海拔高度在978~2831 m之间,地势高低悬殊,沟壑纵横,东北高,西南低,形成极易侵蚀地貌。境内东北部为土石山区,崇山峻岭,沟壑密度为1.7 km/km2,西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丘陵绵延起伏,沟壑纵横,沟壑密度3.8 km/km2。

1.3 气侯

全县年平均气温4~9 ℃,大于等于10 ℃积温为2200~3100 ℃,极端最高气温35.6 ℃,极端最低气温-28.6 ℃,无霜期90~150 d,初霜月9月,晚霜月5月,平均风速2.6级,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光能资源充足,能满足林木的需要,年降水量440~630 mm,年内70%左右的降水量多以暴雨形式集中在7~9月份,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生态环境失调,有“十年九旱”之称。

1.4 土壤条件

方山县土质多为轻沙壤和沙壤土,颗粒大,质地疏松,腐蚀性差,50%以上的耕地为坡耕地,由于水土流失和施肥量低等原因,致使土壤肥力下降。

1.5 森林资源情况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61.67万亩,其中有林地73.82万亩,灌木林地32.62万亩,疏林地9.3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6.92萬亩,苗圃0.033万亩,无立木林地11.21万亩,宜林地17.66万亩,林辅地0.006万亩,非林地53.36万亩。县属林业用地109.59万亩,其中有林地31.78万亩,疏林地7.24万亩,灌木林地26.1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6.19万亩,苗圃地0.03万亩,无立木地11.0万亩,宜林地17.14万亩,非林地52.52万亩。天然林17.42万亩,人工林面积12.48万亩。森林覆盖率34.33%,林木绿化49.49%。森林蓄积336138 m3。四旁树100.7576万株,蓄积75380 m3,道路、田间路林网基本全覆盖。全县经济林12.3万亩,其中干果经济林11.7万亩,水果林0.6万亩,产量9900 t,产值4800万元。

全县现有南阳沟、庞泉沟、北武当山三处森林旅游景点。郁闭度0.2以上的有林地面积偏少;天然林以次生林为主,多片块分布,并与荒山,农田相嵌分布,森林分布不平衡,林分面积29.9万亩,以幼中龄为主,且郁闭度小,单位蓄积量低,林中空地多。森林生态效益低,形成不合理的经营周期。不利于有效经营永续利用。

全县森林植被种类较多,大多分布于靠近国营林区边缘的石山区或土石山区,而黄土丘陵沟壑区则植被十分稀疏,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石山区和土石山区,而黄土丘陵区因人口和耕地相对集中,森林资源较少。

2 方山县社会经济情况

工程区2016年底县域人口总数14.484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6098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个。国营胡堡林场职工12人(在职6人,离退休6人)。境内矿产资源有煤、石灰岩、铝、石英石、透闪石、铁、铜等,大型煤矿有霍州煤电集团店坪煤矿和木瓜煤矿两座。水资源尤为丰富,北川河纵贯南北,年均径流量9000万m3。全县有南阳沟和横泉两座水库,南阳沟水库库容为500万m3,横泉水库库容为8123万m3。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6.26亿元,产业结构比例为1∶6∶3,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112万元,林业产值1971.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2元。方山县属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县级财政投入林业资金约2782余万元,主要用于可见山体绿化和高数连接线通道绿化工程。

3 方山县耕地基本情况

方山县耕地总面积365913亩,其中马坊镇113848亩,积翠乡34112亩,麻地会乡32270亩,圪洞镇43734亩,峪口镇47122亩,北武当镇22748亩,大武镇72079亩,其中川地十多万亩,梯田地9万多亩,坡耕地8.3495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土豆,小杂粮等。

4 方山县坡耕地基本情况

方山县共有坡耕地83494.8亩,其中,马坊镇 2950亩,积翠乡2145.3亩,麻地会乡1450.7亩,圪洞镇20027.4亩,峪口镇18735.1亩,北武当镇3058.2亩,大武镇35128.1亩;按坡度类型分,15°~25°非基本农田3000亩,采煤沉陷区15°~25°非基本农田57.3亩,大于25°陡坡耕地28612.4亩,大于25°陡坡梯田地51825.1亩。具体见表1。

5 现有坡耕地的利用情况

在马坊镇、积翠乡、麻地会乡这些气候比较凉的地方,人们 主要种 油菜、胡麻;在圪洞镇、峪口镇、北武当镇、大武镇,人们主要种豆类、土豆、小杂粮,这些地方由于坡度比较陡,水、土、肥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长是收不低支,严重影响人们种粮的积极性。

由于坡耕地坡度比较陡,在加上人们的耕种,表面土壤比较疏松,一有雨水,水、土、肥就流失,不仅影响粮食产量,使人们收入减少,更重要的是其地处北川河,水土流失的泥水,流入黄河,造成洪水泛滥,水库淤积,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因此,坡耕地治理是当务之急,国家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方山县积极响应,积极完成好这项工程。endprint

6 提高现有坡耕地的利用效果的探讨

为响应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政策,方山县按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跟国土部门密切配合,县、乡、村的干部共同努力,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将全县宜退耕还林的坡耕地进行了实地调查落实,摸清了家底,为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打下了基础。

为了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根据方山县从北向南的气候地理情况,充分征求了老百姓的意见,按适地适树的原则,并近期能见到经济效益,同时考虑到全县整体的战略布局,将全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树种布局定下来,具体情况是马坊镇、积翠乡以沙棘为主,麻地会乡和圪洞镇圪洞沟以北,北川河以东的坡耕地以栽山楂为主,圪洞镇的其余地方,峪口镇、大武镇以栽核桃为主,北武当镇以栽桑树为主。在圪洞镇、峪口镇、大武镇,如果坡耕地撂荒,不耕种,需考虑栽生态树种,如油松、落叶松、刺槐、侧柏等。

7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效益分析

7.1 生态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可提高森林覆盖率3.9%,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34948万亩,净化了周边空气。依据北京大学研究表明,我国平均每公顷可吸收固定CO2150 t,照此计算,本项目可固定CO283.5万t;依据北京大学研究表明,我国平均每公顷可释放O2133 t,照此计算,本项目可释放O274.03万t;森林通过林冠层生物物理作用,提高土壤抗冲抗蚀性能,减少造林地地表径流量和径流速度,减少径流形成时间,起到调洪削峰、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提高降雨量、减少旱涝灾害发生、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功能。同时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出大量的氧气,净化环境污染,最终为当地居民安全生活生产提供保障,对全球气候正常化做贡献。

7.2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新增有林地8.34948万亩,用静态估算来计算木材的储备效益,以2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终效益值为每亩达867元,乔木林面积按1/5计算,其木材储备效益可达7239万元。按照2012年碳汇计量结果,乔木林按每公顷含碳39.53 t计,其碳储量为220036.6 t。依据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方法计算,每公顷森林可减少水土流失量30 t,本项目可体现涵养水源效益值8015.5万元。依据国家林业局西北资源监测中心方法计算,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减少损失N、P、K肥300 kg左右,本项目体现水土保持效益值8015.5万元。依据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方法计算,每公顷森林可保护5 hm2农田,产量可提高10%,每年可增加效益值33.4万元。

项目实施后,核桃经济林进入盛果期,按照每亩24株,株产核桃2.5 kg,每公斤按20元计算,面积按3/5计算,直接经济效益年可达,6012万元。另外山楂、沙棘、桑树的效益也可观。

退耕后,国家每亩五年补助1500元,8万多亩,共可补助12524万元。国家每亩造林费800元,将会又有6679.6万元的资金会引入方山县。

随着项目的建设,将增加林木储备,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也使林业的防护效能逐年增加,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保证林业高产、稳产,增加林业产值。同时在水土保持、风景旅游、潜在就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无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7.3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即可改善当地居民生存环境,又可为林业产业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可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当地农民致富拓宽渠道。在退耕还林的面积中,有将近1/5是贫困户的,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将贫困户稳定脱贫。

通過新的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将现有的坡耕地合理利用,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由于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农村贫困户可稳定脱贫。

8 结语

通过将现有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后,不仅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也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可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达到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的效果,从而促进方山县稳定脱贫。

参考文献:

[1]马芊红,张光辉,耿 韧. 我国东部水蚀区坡耕地土壤质量现状分析[J/OL].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15(3):36~42.

[2]柳礼香. 商洛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2017(6):6~8.

[3]马芊红,张光辉,耿 韧. 我国水蚀区坡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16,30(5):190~196,204.

[4]谢 楠. 辽东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措施[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6):37~39.

[5]方清忠,胡玉法. 长江上中游地区坡耕地综合治理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2010(9):44~48.

[6]杨 赟. 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利用的可拓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1):171~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研究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