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艺术类实训基地管理探析

2017-09-29亓路路

青年时代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艺术院校

亓路路

摘 要:高职院校艺术类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艺术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艺术生成长、学习,与社会接轨的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情况出发,结合我校运行的实际情况,为提升高职艺术类院校实训基地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艺术院校;实训基地;管理探析

实践教学在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而实训基地则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是艺术生成长、学习,与社会接轨的重要场所。高职艺术类教育肩负着培养艺术实践性人才的重任,为我国艺术素质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结合以上两点,加强高职院校艺术类实训基地管理成为当前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类实训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建设意识薄弱

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训基地管理的基础。但时至今日,不少人对实训基地建设仍抱有轻视的态度,认为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过是盖一间厂房,购买一些设备罢了,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进行认识。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高职实训建设也绝不是物质条件的提高,而更重要是对其内涵的建设。正如很多同学面对最新的最气派的设备时,也总是感觉仅仅体验了最新的工作方法,职业能力、艺术素养等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不健全

实训指导教师是实训管理的重要人员构成。实训教师的质量决定了实训结果的质量。艺术类院指导教师队伍的匮乏正阻碍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艺术类院校实训指导老师来自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科本位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根深蒂固,教学的实用性、技能型有所欠缺,所教所授难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其双师型教师称谓含金量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资金的缺乏,政策倾斜、校企合作层次较浅等导致艺术类院校的实训指导老师缺乏有效的企业培训。即使学校组织进行企业培训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更加剧了实训教师队伍的缺乏。

(三)社会服务职能缺失,运行效率不高

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不仅在于满足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同时也可开展一些对外服务工作,提高实训基地设备的利用率,提升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为学校发展带来资金,弥补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公共实训基地,将实训资源共享,用于弥补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相对不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但是同时在实训课程安排和设置的针对性有所降低,教、学、做没有实现统一,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公共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低,运行低下的问题。

二、提升高职院校艺术类实训基地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增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加强艺术类实训基地管理首先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以学习最先进的技能为基础,加强内涵建设,为艺术生创作自由、宽松的艺术实践氛围。教学目标方面注重于当代艺术理念,艺术风尚想结合,在智能结构、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满与岗位能力,专业方向保持一致;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关注社会需求,反映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变化的同时紧跟社会技术创新,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提高艺术教育基地管理务必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把企业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引入实训课堂。因为艺术类教育发展和引导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做到与市场保持一致。而企业则弥补了这个不足。但是要加强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行,并非单独依靠高职院校可以实现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学校需要为企业和学校的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实训基地的建设也需要企业为之提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在政府的引导下,学校必须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注重实训基地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资金、设备等的支持,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和人才更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三)完善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设备利用率

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硬件”设施的提升。在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方面,首先要选用一些当前企业、行业生产中最为普遍、最常使用的仪器、设备,使学生实训设备与环境尽可能的接近实际生产环境。其次,设备的配置要选用一些先进设备,有利于学生就业后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技术要求。如我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其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和湖南省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艺术工厂,实训基地为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服务,另一面积极寻求校企深入合作,以“作品即商品”的理念,与企业合作共建了“圣得西技术人员培训中心”、“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训基地”、“上海百胜软件ERP实验中心”等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的设备选用性价比高、寿命长、管理灵活,可根据实践教学要求等制定等。同时,注重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负责指导使用,这些师傅不仅操作熟练,同时也专门负责维护,定期出具器材使用报告,及时保养。这样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四)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大力培养发展“双师型”教师,打造一批技术精良、艺术水平精湛的师资队伍,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必然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在艺术类专业招生良好,专业种类增加的背景下,这就更要求艺术职院一方面要扩大人才引进,满足实践教学教师数量的需求。同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类型的顶岗学校,校内外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五)创新教学模式,“内外兼修”地提升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

加强艺术类实训基地的管理,一方面要内在的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基地,把艺术课程设计的内容分解到实训任务之中,小步子、分步骤、程序化、结构化的完成教学目标。我校创建并全面实施“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校内工作室和生产性实训场所,实现了校内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项目工作室与企业实习场所的一体化,使教学全过程与艺术设计企业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实现了工学结合四个“紧配合”,即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配合,单元模块内知识、能力素质紧配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紧配合,这种实训基地的教學模式,与企业结合,为人才输出提供了强大的保障。[1]另一方,高职艺术类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等内在使用的同时也应适当开展一些对外服务工作,例如企业、社会方面的技术培训,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企业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这些对外职能的开发不仅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收益,减小财政压力,同时也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加强与社会同步接轨的能力。近几年来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在假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相关培训项目,如2015年益阳市残疾人湘绣职业技能培训、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湘绣鬅毛针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剪纸班、釉下五彩班、雕刻班等。这些对外活动开班加强了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同时提高了学校口碑,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这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也可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通过“内外兼修”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满足日常教学技能学习的要求,又扩大了实训基地的使用范围,充分利用基地设施,提高了实训基地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余克泉,彭泽立,李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艺术院校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艺术院校音乐会经营管理模式初探——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文献综述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