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思考

2017-09-28陈明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思考

陈明雪

摘要:初中到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点,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而数学作为初高中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初高中衔接过程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以数学中的二次函数为教学案例,通过对该案例衔接教学的分析,从而有效找出数学在衔接过程中的有效教学方案。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思考;高中二次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引言: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作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教育行业中教学者之间探讨的“老话题”,而二次函数作为贯穿了这个初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了数学这一学科衔接教学的主要内容。就目前来看,由于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我国数学在衔接教学方面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为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提升数学教学成果和效率,对二次函数的衔接教学进行有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教学案例

1.1温故知新,引出问题

问题: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A(1,-4),且该图像在x轴上所截取的线段MN长度为4,求该二次函数解析式[1]。

设置该问题的意图:复习二次函数解析式主要的形式以及其图像具有的对称性。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都会选择一般式或者是顶点式来求该二次函数方程式的解;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先以二次函数的图像具有的对称性来确定该问题中M(-1,0)和N(3,0),然后在设定二次函数解析式为:f(x)=a(x+1)(x-1),最后,由f(1)=-4求得a=1[2]。之后,教师可以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亲自体会在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需要选择恰当的解析式;并且,还需要合理的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数学运算。

1.2深入探究问题

问题:已知,二次函数y=f(x)的图像其关于直线x=m对称,如何利用函数符号来刻画次二次函数具有的这一性质呢[1]?

设置该问题的意图:初高中数学的二次函数的概念以及其自身具有性质的符号化描述是存有一定的差异的,这也是大部分高一新生在学习数学二次函数时遇到的一项难点问题之一。

因此,该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以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到的有关二次函数的知识点为基础和背景的,通过有具体到一般、由形象到抽象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学手段可以更加符合高一新生们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知识水平。此外,由于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对该问题进行直接解答并说出答案的学生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快的掌握该知識点,教师需要再适当的给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和帮助学生。

2.提升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效率的措施

2.1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衔接教学意识

从课题的新颖程度上来看,衔接教学虽然不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教学问题,但是,纵观我国近些年的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真正能够处理好数学教学过程中初高中衔接教学问题的教师数量却不是很多。其中部分教师认为:所谓的衔接,就是将那些高中教学会用到,但是初中并没有教授的知识向学生简单的补充一下就可以。这一观念的存在,就使得教师忽视了初高中学生存在于数学认知上的差异,对此,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本位主义。目前,有部分高一的数学教师总是将数学学习上存在的分化问题说成是学生在初中没有学好数学知识,这就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往往不会去主动解决,从而导致学生数学成绩分化严重,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使其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4]。

第二,经验主义。由于近些年我国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初高中分设的形式,这使得当前大部分的高中数学教师都没有初中数学教学的经验,并且,这部分的教师又没有主动的研究初中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其在教授高一学生时,往往无法有效的把握教学起点,从而无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对此,教师应该要主动的去学习和研究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高中数学教学起点,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可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2.2找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点

从知识内容的角度来看,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存在着极大的内在联系。以二次函数为例,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没有针对该教学知识点设立独立的教学章节,有关二次函数图形与性质的内容都是贯穿在其他章节中的,但是,二次函数作为高考重点内容和初高中数学教学联系的典型知识点,其内在的衔接性是极高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复习方式来帮助学生在温故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的同时尽快的学习到高中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有关此教学知识点的内在性质。

2.3提升课堂教学方式的衔接程度

作为一名现代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要及时的了解、实时掌握当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和方式,并适当吸收和借鉴其中的一些方式将其融入到高一数学衔接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以便可以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数学学习上的“缓冲期”。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适当降低数学课堂知识点的教学容量、设置一些带有过渡性特点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等方式,让学生可以“一步一步”的接触新的二次函数知识。此外,为了可以有效的改变高一学生过去存在的那种重视结论、轻视学习过程的学习倾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重视向学生讲授知识产生、形成以及探索过程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尽快的掌握二次函数知识的教学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其探索和学习数学问题的兴趣。

结论:

总而言之,本文以实际的教学案例为出发点,通过对当前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关二次函数教学问题分析和研究,找出当前我国二次函数这一内容衔接教学的重点,从而提出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提升教学效率的新型教学手段,以期能够为我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以及提升高中二次函数的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新建.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思考——以高中二次函数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4,07(09):18-19.

[2]白雪.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3]阚丽波.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4]谢金芮.初高中数学教材知识结构衔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思考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
例谈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改革的研究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