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2017-09-28张宝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新课程高中物理

张宝杰

摘要:设计是基于设想的规划及创造性活动。一節课的设计是一节课的灵魂,如果缺少了这个灵魂,那么,无论怎么去讲,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反之,如果一节课是精心设计的,就会让学生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本文针对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

第一, 新课程的理念

1、 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并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与评价,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同学间交流,师生间互动。老师,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共同 体验科学方法,互相建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新课程中,教师播种的是一种“行为”,而学生收获的是一种“习惯”。

第二、关于科学探索

1、科学探索贯穿于整个课程。细细研读新课程,就会发现科学研究探索贯穿于整个过程。科学探索的“要素”为(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4)进行试验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一些子问题,分解难点,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重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这过程不但可以巩固新知识、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探索体现了自上而下的构建思想

传统的课程教学是将前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自上而下的过程,而科学探索是学生在已具备对物理现象、概念和常规的认识基础上,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经过思想的冲突与挑战,使认识转变成科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自下而上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

二、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第一,传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传授知识量大,系统性强。但是传统的教学设计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而忽视学,教的多而学的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二, 现代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但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高,不易把握,不宜大面积采用。

第三, 新课程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学设计吸收了上述两种教学设计的优点,扬弃其缺陷,提出了探究——构建式教学思想。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步骤为:

(1) 确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2)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焦点问题

(3) 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4) 选择和设计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2、确定探究问题

新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问题教学,确定问题是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前提。探究问题的提出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一节课可以有一个探究问题,也可以有多个探究问题。

3、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这是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同时也是新知识内化的第一个层面。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索方案,培养合作精神。

4、获得成功体验。

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成功的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当人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很难产生出强烈的认知需要。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这其中,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给予热情的鼓励。一句真诚的鼓励话语,可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可能使这位学生终身铭记。

总之,教学设计,其实就是给学生铺垫好适当的“台阶”,让学生沿着台阶往上走,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新课程高中物理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