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废处理工艺废水零排放技术探析
——以广东省某危废处理中心为例

2017-09-28陈忠

环境影响评价 2017年5期
关键词:反渗透处理工艺危险废物

陈忠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31)

危废处理工艺废水零排放技术探析
——以广东省某危废处理中心为例

陈忠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31)

结合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设计的调查研究,对废水水量、水质和处理工艺、回用可行性进行分析。由于各类生产废水水量不均匀,污染物成分差距较大, 处理工艺一定要能适应废水水质和水量变化。处理工艺采用物化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进行处理,工艺废水深度处理后进行回用,超滤与反渗透浓液去蒸发干燥系统处理,整个系统做到零排放,回用系统进行了用水平衡计算和用水点用水规律分析。此外还就工程实施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同行共享。

危险废物;综合废水;零排放

危险废物处理中心是集中处理具有毒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等一种或几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的场所,这些废物的来源广泛,组成复杂,区域间差异较大[1]。因此,其产生的废水水量、水质需要结合项目服务对象、规模等条件参考同类企业运行情况对比确定,其处理工艺和处理目标需要结合项目配置和周边环境条件,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

1 废水来源与主要污染物

1.1废水主要来源及水量相关因素分析

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工艺废水来源主要包含:①各处理车间生产无机废水和经物化车间处理后的无机废水;②经物化车间处理后的有机废水;③生活污水;④厂区初期雨水。废水来源与产生量见表1。

1.2废水水质

根据项目特点,进入废水处理车间的生产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SS和CODCr等,参照国内外及港台地区同类工程资料,预测典型水质见表2。

表1 废水来源及产生量一览表

表2 危险废物处理中心主要废水典型水质一览表

2 废水处理目标

2.1排入地表水系

由于1、2类水体不能设置排污口,所以按项目污水的纳污水体功能为Ⅲ类,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按此处理,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对水源环境存在风险。

表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2.2处理后回用

按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执行,也可以执行上述标准。一般需要设计不少于1日回用用水量的蓄水池。

3 废水处理工艺方法选择

3.1工艺选择原则

(1)适应性强:能适应废水水质和水量变化;

(2)可靠性高:选用工艺自动化程度较高,经过实际运行检验成熟的技术;

(3)占地少:工艺简单,设备及构筑物占地尽可能地少;

(4)经济合理: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

3.2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本工程各类生产废水水量不均匀,污染物成分差别较大,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提出以下方案:多级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厌氧/缺氧/好氧+深度处理(反渗透)[2]。

多级物化处理方案第一步在化学氧化池内加入硫酸、双氧水及硫酸亚铁,由pH计根据设定的pH值自动控制硫酸溶液的加入量,用ORP氧化还原电位计控制双氧水加入量,第二步在加碱反应池中加入DTCA或NaOH溶液进一步捕集重金属离子,由pH计根据设定的pH值自动控制DTCA或NaOH溶液的加入量;第三步投加PAC和PAM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生化处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方案,该系统能耗低、去除效果好,可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厌氧可降解一部分有机物,缺氧水解可使污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具有处理效率高、动力消耗低等优点;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具有体积负荷高、生物活性高、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污泥产量低、不需要污泥回流、出水水质好而稳定、动力消耗低、挂膜方便、可短暂间歇运行、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等优点。

废水回用可分别进入深度处理部分。深度处理系统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与反渗透进行处理,进一步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难降解有机物,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同时铜、镍、铅、砷、铬、镉排放浓度达到《水污染排放限值》(DB 44/26—2001)的同时,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

3.3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

无机废水、初期雨水经调节后用提升泵提升送物化处理系统,加入所需药剂多级反应完成后出水进入中间水池;有机废水经调节后提升泵提升送生化处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系统,反应完成后出水进入中间水池;中间水池提升泵提升所有废水进入深度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和反渗透进行处理。

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后送入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后的污泥送至污泥脱水减量化车间处理,反渗透浓液去蒸发干燥系统处理。

根据实际废水水质的变化,工艺流程考虑设置超越管线。典型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典型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Fig.1 The flow chart of typical treatment process

3.4各段处理效果预测

各段处理效果预测结果如表4至表6所示。

表4 物化处理系统效果

表5 生化处理系统

表6 反渗透处理系统

4 废水处理设施与设备选择要点[3]

(1)初期雨水收集池(含事故水池),设初期雨水收集池(含事故水池)1座,钢筋砼结构,设计尺寸按有效水深、有效容积,处理周期确定。

(2)污水调节池,按工艺废水来源、水量、排水周期,结合废水处理能力、运行时间综合确定。

(3)中间水池,设中间水池,按处理规模和工艺需要设置, 6 h水量考虑。

(4)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按重金属、无机污泥和有机污泥分别设置。

(5)膜处理间及相关配套设施。

(6)控制室,一般配置操作控制间、测控仪表、加药、化验等设施

(7)其他设备按工艺需要配备。

5 内部回用水可行性分析及系统配置探讨

5.1废水处理回用可行性分析

(1)使用处理回水前提条件

工艺废水水量水质主要废物含水和废物组分相关,废物处理过程本身需要添加药剂或者造浆,气体洗涤,车辆、容器和设备清洗,地面冲洗等用水水质要求不高,采用合适工艺处理后完全可以达到回用水水质要求,可减少新水消耗,同时外排污染物大大减少。

(2)回水与用水的适配性

水质适配性:可采用分类收集处理,或按照使用对象水质要求不同,选择与之适宜的处理工艺,可保证废水处理效果稳定,防止对回水水质的影响。

水量、水压适配性:可以采用分区域、分系统处理回用,设置适当容积的回用蓄水池、高位水池、泵和管网。

(3)回用水系统的环境风险防控需要满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文的要求。

5.2回用水系统配置

工艺废水处理后回用系统配置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项目用水平衡计算和对应用水水质分析;

(2)用水点用水规律和给水条件分析;

(3)回用水给水系统优化,还需要采取不能影响正常生产用水的风险防控措施及操作管理可行性分析;

(4)与生产用水连接时,需要设置止回控制措施。

6 结语

由于危险废物对环境危害性较大,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的工艺废水一般要求需要在内部合理回用,预防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风险。因此,做好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的工艺废水收集处理和回用,需要结合项目和周边环境特点进行规划、研究,满足生产需求和项目环评的要求。

[1] 张自杰. 排水工程(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2] 马卫兵, 丘峥, 曲卫国, 等. 气浮/还原/絮凝沉淀/MBR/炭滤处理危废处置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12): 86- 88.

[3]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Technical Discussion on Zero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in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Center

CHEN Zhong

(China Neri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Nanchang 330031, China)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ject design of a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center, the water quantity, water quality,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feasibility are analyzed. Due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stewater and differences of pollutants, the treatment process must be able to adapt to the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quantity change. The treatment process uses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 biochemical treatment. The deep treatment process uses multi medium filter + ultrafiltration + reverse osmosis process. The wastewater after deep treatment can be reused. Ultrafiltration and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are used to deal with the evaporation drying system. The system achieves zero discharge finally. Water reuse system needs analysis of water balance calculation, water usage pattern and water supply condition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hazardous waste; comprehensive wastewater; zero discharge

10.14068/j.ceia.2017.05.019

X703

: A

: 2095-6444(2017)05-0089-04

2017-05-27

陈忠(196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污水处理设计工作,E-mail:436095024@qq.com

猜你喜欢

反渗透处理工艺危险废物
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方法及检测
反渗透系统节能减碳潜力研究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碟管式反渗透工艺在垃圾渗滤液零排放中的应用
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处理工艺研究
反渗透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危险废物管理亟待改进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需规范
“废电线电缆是危险废物”为误解
危险废物处置需依法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