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球员篮球“球感”练习的几个原则

2017-09-27周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8期
关键词:练习篮球原则

周琦

摘要:篮球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篮球的球感训练是一项很好的技术训练,它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期共同努力,才可能达到技术动作的自动化。而篮球的球感应从小就应该进行培养,运动员一旦获得“球感”,他们在比赛中技术动作就会表现出熟练性强、技巧性好、运用合理准确,并达到多样化、自动化、全面化。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篮球球感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篮球 球感 练习 原则

【中图分类号】G841

篮球运动是特别受青少年欢迎的一个体育项目,人们不仅仅是喜欢观看篮球比赛,并且经常参加篮球训练。正如大家看到的NBA的比赛中,其队员经常会出现魔术般的传球,精准的投篮,或者是精妙的配合,这一切,与篮球运动中的“球感”是密不可分的。在篮球运动中,手与球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这也是篮球运动区别与其他项目的最本质特征。运动员的“球感”(又称手感)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发展起来和专门的知觉。它的特点是在于能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空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均是到极为精确的程度。“球感”是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出现竞技状态的心理标志。

运动员一旦获得“球感”,他们在比赛中技术动作就会表现出熟练性强、技巧性好、运用合理准确,并达到多样化、自动化、全面化。可以说“球感”练习是篮球运动训练的“敲门砖”中学生篮球多为业余训练,时间有限,学生水平起点低。为了利用有限的时间更快提高中学篮球队员的运动水平,加强“球感”练习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将对篮球训练中“球感”需要遵循的原则作以下阐述,供大家参考。

一、“球感”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的系统性

如在训练的什么阶段、按排什么练习,怎样练等等,教练员都要通盘考虑,同时要使运动员明确每个练习的目的和作用,使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切忌东一锒头,西一棒槌,看起来是练了,但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球感”的训练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而且每一种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提高运动员的“球感”起作用的,所以,就要求教练员在安排训练的过程中,有很强的整体意识,能够从运动员的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出针对每一个不同水平运动员的系统的,目的性很强的训练计划,并且要让运动员了解训练的目的,这样可以提高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二、“球感”练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要求

任何一项训练,都要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切忌急功近利。“球感”训练也不例外,动作的难度要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并且将“球感”训练融入到运动员基本技术训练环节当中,让运动员的“球感”从一开始就形成。“循序渐进原则”是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例如做“行进间跨下8字运球”练习,开始可由“原地左右抬腿拍球”到“跪地穿越胯拍球”。逐步增加练习的难度。熟练掌握后还可以在动作速率方面提高要求,另外,所有练习应逐步排除就风分析器材进行练习,因为差别感受性是提高技术准确性的关键,而触压觉和本体感受的差别感受性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又尤为重要。所以在做练习时,应要求学生养成抬头的习惯。

三、“球感”练习应双手并重,结合全身、形式多样

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在整个发展时期是打基础阶段,应全面发展。“球感”练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根本目的是促进基本技术的形成,以及在比赛中能熟练地支配球,控制球。所以“球感”练习时应以手为重,结合全身,并加强双手训练。同时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应根据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练习形式灵活多样,以提高少年运动员参加篮球训练的兴趣和练习时的兴奋性。

四、“球感”练习应和脚步动作结合起来

篮球运动除了要有手上功夫外,更重要的是手脚协调配合能力。所以,我们不能把“球感”练习理解为单纯的手上练习,而应与脚步练习结合起来。也就是在“动”中练。篮球是一项全身运动,不仅仅是手和上肢的运动,更重要的是使上肢和脚步,以及全身协调运动,才能很好的将各种技术运用到比赛当中去。

五、“球感”练习应加强信息的及时反馈

教练员在少年运动员做练习时,可根据不同情况,借助语言进行信息反馈纠正或强化,如所用语言进行提示“五指张开”、“手心不要触球”、“头要抬起”。如运动员做得正确时,教练员可說“正确”、“好”等,据资料报道“有的运动员在训练中逐渐总结经验,自发产生对形成专门化知觉的形成,一般需花六年左右时间,如果在教练员提示下进行有意识培养,有的可以在6~8个月内形成”。由此我们对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加速“球感”形成的作用可见一般。

六、“球感”练习不应安排在疲劳后进行

“球感”是一种复合知觉,这种知觉是由于练球时进入视分析器,主功分析器和融分析器的各种刺激物进行精细分化,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复杂的稳固的神经联系的结果。而人在疲劳的情况下,上述各分析器的能力均下降,不利于“球感”的获得,所以“球感”练习最好安排在训练课的准备部分进行。

“七、球感”训练应避免其它感受器的干扰

“球感”属于人体本体感受的范畴, 本体感受在形成的过程中,容易受视分析器、运动分析器、触分析器以及其他分析器的影响。所以,在“球感”训练过程中, 应避免此类分析器的干扰,在训练中,应适时提醒运动员不要看球。

八、“球感”练习应持之以恒

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球感”也是一样,它需要经历一个“泛化——分化——巩固”的过程,不仅如此,如果长时间终止训练,会导致运动技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对于“球感”这种高级神经系统活动更是如此,所以,对于“球感”的训练必须是长期的,系统的,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球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也不是不变的,它随长期终止训练,或身体过度疲劳而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所以“球感”应坚持课课练,天天练,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和保持。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纵横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王月英,郑文芳.现代篮球技战术教学步骤与训练方法[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

[3]卢起,周越.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陆国萍,周志仙.从心理学角度论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养[J].浙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

猜你喜欢

练习篮球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