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素质

2017-09-27常永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业素质新课标

常永丽

摘要:音乐新课程颁布以来新的教育观点、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的教学实践。音乐教师意识到,单单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还远远不够,仅有钢琴、声乐、乐理等音乐专业知识的教师根本无法完成新教材的要求。因为新的教材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学生发展本位"的核心理念,不再是过去重知识技能的组合方式了。现在的音乐教师要想真正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必须将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建立完整的教师专业素质,才有可能得以实现,由此看来完成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老师;专业素质

【分类号】G623.71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国外一些可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遂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 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在音乐教学中要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还要体现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为了使二者在教学中有机融合,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与文化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复合型的专业技能,深厚的音乐理论等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一些其它素质和能力,本文就着重专业素质方面论述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复合型的音乐专业技能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三大基本功。“唱”是指教师的歌唱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对歌曲意境、情感氛围的塑造上做到感同身受,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标准》里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然而,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不像图画呈现的是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一种由声音作为媒介,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引起联想想象等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因此,《课标》已经改变了原先以"唱歌、音乐知识与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制定了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教学领域。所以,原来那种能"弹琴、唱歌"就能当音乐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音乐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逐渐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教师单一的技能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音乐需求的,一名音乐教师也绝不只是上好课就完事了,他们的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乐队、民乐队、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等,这些团队织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平时指导组织这些活动团体进行排练的任务就不由分说地由音乐教师来承担,如果一名音乐教师不具备鼓号队组建排练能力、舞蹈队编排能力、合唱队组织排练能力等这些复合的专业技能的话,怎么能算的上是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呢?

2.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广泛的音乐作品储备

在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更是必不可少的,它或多或少地渗透在我们的教学之中,尤其是一些音乐教育理论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音乐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在我们欣赏教学或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思想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而和声、复调、曲式等到在我们引领学生分析作品,进行音乐创作时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具備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在教学时做到游刃有余,另外,音乐教育理论知识是指导我们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使用理论知识指导具体的教学,使其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作品储备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教学法时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音乐,民族的、古典的、现代的、流行的等等,教学时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这时大量的音乐作品储备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学唱蒙古族民歌《牧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聆听蒙古族其它民歌《敖包相会》《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再例如欣赏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还可以延申让学生欣赏他的《月光》《致爱丽丝》等等。

3.广博的音乐文化知识

文化素质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技巧是船,文化素质是水,水涨船高,但是很多学生教师并不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积累。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就必须博学众采,对文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等学科都要深入学习,打破传统的重专业轻文化的错误思想,改变社会对音乐教师的偏见,认为音乐教师只需要一定专业特长,文化知识略知一二就足够了;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甚至还印有深深的历史烙印(例如《苏武牧羊》等),教师在范唱(奏)或欣赏时,必须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更准确的把握。凭借单薄教师的感悟力从音响旋律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试想,没有文化底蕴,能从音乐旋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吗?更偏向通过音乐教学扩大中小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呢?只具备“搏”与“专”高度统一的合理均衡的知识结构,才能将学生引向宽广的未来之路。

4.其他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教师还必须具备教师的一般素质,如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等等,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创意的表演, 巧妙的提高等等,都能给学生以兴趣的暗示,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应对教学组织的艺术多多进行研究,新课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敢于尝试,这样才能更加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中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标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素质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基本功大赛”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优化思考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