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

2017-09-27周苏陈丽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中药熏洗穴位贴敷

周苏+陈丽芳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保守治疗的病例,共计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加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加穴位贴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症状及疗效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在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并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91-0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以膝关节疼痛、肿胀、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1]。属于中老年人易患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障碍,尤其下蹲、上下楼时明显,严重者膝关节畸形,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单纯运用一种物理保守治疗方法效果常不显著,本科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熏洗相结合治疗,并强调治疗期间的护理,能够迅速的消除其疼痛症状,并能有效地降低复发,获得较好的疗效。本科对 2015年6月~2016年 12 月收治的124例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个性化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男20例,女42例;年龄38~84 岁,平均(59.86±9.24)岁;病程5~32 a,平均(18.26±6.07)a;对照组62例,男18例,女44例;年龄41~86岁,平均(61.21 ±8.63)岁;病程6~30a ,平均(16.50±7.28)a。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实行中药熏洗加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中药熏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体证候特征,采用我院骨伤科研制而成的外用贴膏—《培元通络贴膏》进行穴位贴敷中医外治。

1.2.1中药熏洗治疗主要采用活血化瘀配合补益肝肾、强筋骨的骨科专用外洗方,方药:独活15 g,炒花椒15 g,羌活15 g,酒川牛膝15 g,伸筋草15 g,酒威灵仙15 g,桑枝15 g,丝瓜络15 g,粉葛20 g,路路通15 g,酒木瓜15 g,丹参15 g,川芎15 g,透骨草15 g,防己15 g,醋延胡索15 g等,上药加水2000 mL煮沸15 min取汁熏洗双下肢治疗骨性关节炎。在使用前,要将中药熏洗疗法的目的和意义及必要性对患者说明,以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熏洗注意事项:①排清大小便;②空腹或饱餐后不宜马上进行熏洗;③水温要适中;④ 膝关节以下肢体全部浸于药水面下;⑤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熏洗时则应该保暖,以免受寒,熏洗后可用毛巾裹着患肢,便于保暖,以免患者因受寒而加重病情。每日熏洗1次,每次30 min。

1.2.2穴位贴敷治疗选穴(膝关节取血海、阴(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等,每次取2~3个穴位或压痛点。将培元通络贴药膏,取3 g放在专业穴位敷贴胶布上,贴敷于上述穴位上,敷贴时间4~6 h,隔日1次。

1.3护理方法

1.3.1穴位敷贴疗法的护理① 治疗前应认真评估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破损、皮疹、水肿及过敏;②详细告知患者敷贴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如:不宜冲冷水浴及游泳;③如果所贴的穴位出现过敏反应,可用丹皮酚软膏涂擦局部以缓解过敏症状,如过敏反应无缓解则停止治疗,及时做好处理并记录。

1.3.2功能锻炼老年人因为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所以降低了对关节功能的保护,导致关节不稳定而引发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疼痛所致运动器官的废用,使肌肉进一步萎缩,病变进一步发展,如此陷入恶性循环。通过功能锻炼可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打破恶性循环,促使病情好转。功能锻炼对患者活动能力的改善也是十分有效的。具体运动方法是,①锻炼股四头肌:坐立位伸直膝关节,重复做抬举与放下动作;② 收放锻炼:坐着,在膝间放置一棉垫,将双膝关节屈曲,重复做收放动作;③ 外展训练:侧卧位,伸直膝关节,反复做外展向上与放下动作。以上每个动作3次/d,每次20遍。

1.3.3健康教育共同建立一个长期保健计划:①使患者了解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消除其思想负担。②告诫患者避免对本病不利的各种因素,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如保护受累的关节,平常不能坐、站、跪、蹲太长时间。不宜穿高跟鞋和进行剧烈的运动,上下楼梯不宜多,最好能避免,特别是关节肿胀时更应注意。患肢不要伸屈和负重,可用护膝来保护和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卫生间使用坐便架。为了避免关节变形,膝内翻的楔形鞋垫,睡眠时不要在膝下放置枕头。膝部不宜受寒,要注意保暖。③饮食最好以高钙食品为主,保证老年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必要时补充钙剂。④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负荷,体重超重会使膝关节和腰背部疼痛更加剧烈.因此建议最好能通过运动来减肥,利于减少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可用柔软的鞋垫,和使用手杖、助步器等协助活动,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⑤疼痛时还可用热毛巾、暖水袋热敷或是泡热水澡来缓解疼痛或僵硬。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患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或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膝关节疼痛、肿胀减轻,运动功能好转;无效:关节疼痛、肿胀无变化。

2.22组治疗结果见表1。

3讨论

骨性关节炎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其病机主要有肝肾亏虚、瘀血阻滞、痰瘀互结、风寒湿外邪侵袭。针对以上病机,本院骨伤科主要采用活血化瘀配合补益肝肾、强筋骨中药熏洗双下肢治疗骨性关节炎。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药熏洗可明显改善双下肢肢体循环,改善关节局部营养,有效地消除关节滑膜炎症,改善骨内微循环,降低骨内压,从而有效地缓解关节疼痛症状[2]。

穴位贴敷也是中医灸法之一,也可称为天灸,具有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的经络药物双重调整作用。穴位贴敷可通过药物吸收的直接作用和穴位刺激激发经气的间接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中药直接敷贴,效力强渗透性好,药液容易进入肌层,从而改善微循环,消除代谢淤积产物,解除肌肉痉挛,使炎症水肿消除,达到止痛恢复组织细胞功能的作用。

“培元通络贴膏”是本院骨伤科在古方《代灸膏》基础上加减化裁研制的中药膏剂。药物组成:主药附子、仙灵脾、枸杞、延胡索、肉桂、黄芪等打碎研磨成粉末,按照比例用老生姜汁调配,调成膏状备用。主要用于中药穴位贴敷,该方遵循祖国医学理论,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辨证论治,因人制宜、注重个体化,加强了补肾培元的作用,更配以疏经活血、通络止痛之品,具有培元扶正、祛邪通络之功效。

本文就运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熏洗缓解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安全、有效、简便的临床护理方法,对骨性关节炎不同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马志杰.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1):26-2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护理常規、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endprint

猜你喜欢

骨性关节炎中药熏洗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滋阴润肤方中药熏洗治疗小鼠皮肤瘙痒的实验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补肾通络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
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26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微波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