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转变师生活动方式探究

2017-09-27霍秀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霍秀珍

摘要:在教学中转换师生的角色,体现学生的地位成为很多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教师的教学活动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互动是民主的体现,是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能力提高的体现。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分类号】G623.5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自主性学习成为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一直是老师们推崇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转换师生的角色,体现学生的地位成为很多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是贯彻新课改的主要体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是教学民主的标志,是师生互动的具体形式。所以在小学数学中,转换师生活动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一、转换师生活动方式的必要性

由于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阅历也有限,对事物的理解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导致教师事无巨细、教学时面面俱到,生怕一处不讲解,学生就不会弄清楚。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听众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教师主宰课堂、一言堂的局面也没有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都没能得意实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被弱化。所以在教学中强化民主教学,强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在小學数学中实施师生互动的措施

新课改倡导师生互动,强调双边活动进行教学实践。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互动是民主的体现,是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能力提高的体现。

(一)建立良好的对话环境

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是以师生的对话来体现的,要让学生敢于表态,敢于质疑。所以教师要放低姿态,俯下身与学生进行交流,用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心情舒畅、心情放松,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教师的教学。这种民主的教学环境要依靠教师进行营造,融洽的、愉快的、轻松的、民主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幽默语言和和蔼教态,都是营造这种环境的法宝。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老师的教学,进而喜欢数学的学习。

(二)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学科,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很多的数学知识要在生活中去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数学原来是生活中的事情,数学离自己是这么近。心理距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很近,学生的学习为难情绪会得到缓解。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将生活实际内容作为教学的案例,就可以轻松实现生活教学的教学理念。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将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富有朝气。

(三)对问题的提出要适度

师生互动的关键是对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是师生很好地互动的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富有思考性,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欲望。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却步,太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没有思考的价值也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矛盾体,是教学活动的两个主角。活动方式的探讨就是教学模式的探讨,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途径,所以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和关系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如何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如何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都是师生活动方式的元素,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去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魏雪峰,崔光佐.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分析、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异分母相加”问题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 2013(11)

[2] 马会平.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