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017-09-26董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对策

董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背后却隐藏着就业率相对较低这一巨大隐患,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成为我们社会、政府、学校、企业所共同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 ; 就业质量 ;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82-01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从工业制造大国要变成一个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发展成中国创造。企业的转型使得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变成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已经在进行社会全方面的改革以应对这样的变化和需要,其中之一就是在职业教育上的大力投入和改革,加大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培养,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离国家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中职毕业生就业行情非常的火爆,但是大量的毕业生最后都到技术要求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面去了。如酒店服务、电子流水线、机械加工等人员需求量大,流动性频繁,技术门槛很低的岗位。大部分技能型专业学生因为无法找到对口的专业技术岗位,纷纷改行,三年的专业学习白白浪费了。

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导致学生以及社会普遍对中等职业教育抱有严重的不信任感,就业不如意问题成为当前阻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所以现在中职学校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就业火爆但招生困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一、造成中职学生就业有量没质的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滞后于当前社会需求。按照国家的计划,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工作前学习技能的主要场所,但是普遍反映中职学校里学不到真正的技能,因为很多学校管理者及教师虽然身处巨变的时代但思维还是没能转变,还是不能或不敢把中职生和高中生完全分开来。还在追求综合素质,以给学生终身发展的牢固基础为宗旨,文化基础要扎实,专业知识要宽泛。结果毕业生出去找工作时需要的技能性的课程开设得不够,实训时间不够,“一技之长”没有练成,造成达不到企业的工作能力要求,无法就业。

2.顶岗实习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工作不够,与企业联系太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没能为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企业,为了完成顶岗实习的人物,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全部推往酒店,工厂流水线能接纳大量学生的企业,而大部分学生实习的工种和所学专业不符,学生到最后只好改行,两年的专业白学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虽然中职学生找一份工作很容易,但想学以致用,找一份有技能成长空间的很难。现在看似就业率很高的中职,严重的没有质量。

3.中职教育过度市场化,一味的追求招生效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盲目的跟风,什么专业热就开办什么专业,虽然就职业服务性来说是灵活办学,本是好事,但很多学校是在师资不具备,设备不具备,就业渠道没有铺设的条件下开设出新专业来,结果可想而知,培养的学生没有掌握到真正的技能,也没几个能进入到本行业当中。

二、如何提升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在新建专业的同时就把顶岗实习单位和就业企业联系妥当。

“订单式培养”在理论上本是非常好的设想,但由于市场变化快导致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具有不可预见性,加上学校两三年的较长的培养周期,所以在操作上很难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不只是停留在口号阶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一些老牌的經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中专中职,要转变观念转变思维,并体现在行动上,把学校放在一个为学生服务的角度,主动去研究市场人才需求,主动的进行人才培养规划,主动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生的学习就业进行“一条龙”的服务,真正的做到学习与就业无缝连接。

2.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方向与教学内容。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资源配置有市场调节,中职毕业生就业也要遵循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规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紧盯市场.及时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了解他们所需人才的技能、素质特点前瞻性地判断和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对于人才市场不需要的、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应考虑逐步压缩招生量,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增加招生量,就业为导向不能沦为一句空话,提高办学的效率,要为学生的未来就业负责任。

3.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实训,这也是中职与高中的最大区别之一。在实训基地的硬件方面近年都得到了很好的建设,但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使用也就是软件方面,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专业教师既理论教学又搞实训教学,还要管理实训室,工作精力分散,造成实训基地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低下。要想充分发挥其实训效率,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人负责、搞好实训的后勤工作,按照工厂车间实际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模拟操作过程和工艺流程,使学生在校期问就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实训基地的使用上在实训教师的配备上往往是短板,要敢于突破,聘请企业一线的熟练技师、工程师作为实训教师更为有效。

4.加大校企合作宽度和深度,解决顶岗实习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纵观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三明治”形式和美国的DRE(校企结合式)为主,但不管哪一种模式,其核心就是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的合作,建立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的学习环节与工作环节接轨.才能满足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

5.教师全面实现双师型,扩大企业技师任教比例。

师资团队水平的提升,是专业质量的根本。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学生职业能力才有可能强。由于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多来自本科院校,因此,他们的能力从实践上讲是比较弱的,这些教师没有或很少接触生产实际,也就很难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难以开展“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广泛聘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师资建设还要请进来,从企业选聘高技能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并将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进行团队化管理,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专业教学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龙伟.《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12)

[2]余祖光.职教改革前沿的探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