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宣纸引发的思考

2017-09-26王强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大附中朴素家书

题目

中国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有着“纸寿千年”的美称。它轻薄,却能承载文字、文化的厚重;它素朴,却能呈现心灵、精神的绚烂。生活中轻中有重或朴中见华的,又何止宣纸呢?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由大阅读延伸而来的题目,取材于朱以撒先生的《纸上思量》。文章中,作者谈及自己对宣纸和书法的种种感悟,并对书法艺术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本题目从宣纸引申出来,要求考生由宣纸谈开去,与大阅读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一点与北京市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深入灵魂的热爱》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非常相似。

“轻中有重”和“朴中见华”是这段材料的两个关键词,这里包含了两组辩证关系,学生需从生活中取材,谈谈自己对两者或其中之一的理解。那么,如何理解“轻中有重”和“朴中见华”呢?请注意材料中的提示:“它轻薄,却能承载文字、文化的厚重:它素朴,却能呈现心灵、精神的绚烂。”宣纸重量轻,承载的文化却是沉甸甸的;宣纸质地朴素,呈现的精神世界却是绚烂华美的。由此我们发现,轻和朴是物理的、表面的,而重和华则是精神的、内在的。那么,在写作时,无论我们选择什么对象,最好也能沿着相同的逻辑线索来展开。

比如有的同学以“墨”为写作对象,墨只有一种颜色——黑色,然而这朴素的黑色却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水墨世界,可谓华。墨中的朴和华就非常符合材料对朴与华关系的界定。然而有的同学在行文中谈及奶奶做的枕头——朴素的面料包裹着精美的枕芯。这里面固然有朴素有华美,然而枕芯的精美却不是精神层面的华美,与材料中的“朴中见华”不是一回事。

所以,在抓住“轻中有重”和“朴中见华”两个关键词之后,还需要结合材料中的其他信息仔细品读这八个字的含义,找准写作方向,选准写作素材。

这道题看似简单,却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积累、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思辨力。拿到题目后,先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做一番梳理,看看能否选出一些合适的素材。材料由宣纸谈起,我们可以选择水墨画、古琴、围棋等文化类素材,它们都有“轻中有重”或“朴中见华”的一面:也可以从生活入手,比如刚才说的“奶奶做的枕头”,写朴素的枕头承载着奶奶对“我”浓浓的关爱,也是一篇非常扣题的文章。

在准确把握题意、选出合适的素材后,就应该考虑如何去写。轻与重,朴与华,在这些素材中是如何体现的?比如围棋,朴素在哪儿?华美在哪儿?要把它交代清楚。

这道题可谓有点有线有面,给了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行文中若能对生活、对时代有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文章也就有了更高的价值。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素材一:古琴

运用示例

很难想象这样一块充满“乡土气息”的木头是如何演变为乐器,并弹奏出美妙乐章的。它揭开了中华文化诗歌的篇章,奏响了《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时代强音。

这大概便是刘禹锡所说的“素琴”了。千百年来,古琴的制作工艺一直在精进,选材多了几分讲究,雕工多了几分细致,而琴的形制却未曾改变半分。一样是棕褐色的胎面,一样是七根琴弦,自成一体的琴面简洁素雅,全无冗饰。论做工,其复杂程度远比不上古筝,是那种被弃置角落也无人注意的朴素之物。但正是这平平无奇之物丈量了一年的三百六十五个晨昏,唯一称得上装饰的便是十三个徽位,道尽年复一年的春秋轮转。一张琴,方寸之间,山高水长,尽收天地。若非细细品味,何以参透其中深远的寓意?何以领会这千年文化的华美?

(人大附中高三赵萌萱)

素材二:中式屋檐

运用示例

老城的屋檐是朴素的。放眼望去,砖瓦的黛青构成了它的主色调,与故宫的金顶、天坛的琉璃瓦之类抢眼的亮色相比,那一抹青灰很快就被人抛于脑后。经年曝于骄阳风雨之中,木椽上仅有的颜色都褪淡下去,裸露的木材上细痕斑驳,落雨后洇干的圈圈水痕也浮于表面。千百年来,这屋檐就仿佛一位少言寡语的老人,顽固地默立着,世代守护着檐下的家人。

那屋檐脱生于工匠之手,凝神驻足,不觉便会沉醉于檐下繁复旖旎之景。清风徐来,吹起头层檐上的水纹。白浪上下翻滚,托起盛放的青莲。莲叶层叠,枝蔓缠绕进朝天栏板的花丛中,檐上牡丹花团锦簇,好不热闹。香气引来一对蝴蝶,徘徊在花蕊间,悄悄为它们递着话。话传进云霄里,连云朵都禁不住翻涌起来。凝眸细看间,心中便不觉充斥着自然的生机盎然,似是百年前的美好也全然透过一幅幅刻景投射眼底,直达心头。云者,逸也,云气乃其精魂。《文子·守弱篇》中提到:“气者,生之元也。”注入生命活力之气的云纹由此被赋予了青春向上的寓意。莲者,洁也,是高洁情操的代名词。水者,清也,清中更融合了灵动之美。牡丹,贵也,寓意着美好事物生生不息,寄托着人们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人大附中高三 曹泽钰)

素材三:陶渊明的诗

运用示例

魏晋时代,雕镂堆砌、繁缛绮靡的风气弥漫文坛。那时的诗文讲究排偶,注重雕琢语词,声韵亦有严格限制。然而,他却以朴素自然、清新简约的语言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开创寄意田园山水之先河。宅院、草屋、村落、炊烟、鸡犬,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意象在他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美丽的乡居图。没有刻意渲染,语言淳朴自然。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淡几笔便将怡然自得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远处的山、傍晚的归鸟、幽静的东篱、高洁的菊花,在他的笔下都显得超凡脱俗,让人恍若置身幻境,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尘杂。简练质朴的“田家语”和白描手法,使他的诗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效果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绝妙境地。

正如梁实秋所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那平淡是不露斧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陶渊明的诗平淡之中有华采,简朴之中含丰韵,与他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极其相符。大贤笃志,与道污隆。endprint

(人大附中高三 秦雪莹)

标杆作文

琴传

马沐兰[人大附中高三]

太古之初,伏羲氏斫桐木为身,取青丝为弦,制乐器。其形不着一色,至轻至朴。其声空灵清澈,堪称天籁。聘于女娲,有娲羲问对日:大音无声,以力开之;大雅无曲,以心化之;大道无弦,以一贯之。女娲悦,名之以琴。

于是琴游于世间,悦人矣,阅人矣。

初,琴于山野从伯夷、叔齐,汲天地之气,得清明之理,登首阳而歌《采薇》,涉洛水而悲《黍离》。其声清朗疏阔,返璞归真。抱虚怀之道,守箕山之志。

至于春秋,琴识一友曰仲尼。尝随之游乎山川江湖,论道诸侯列国问,朝促膝以谈仁义,夕秉烛而诵礼乐。杏坛宣道,闻韶而识虞舜之德;泗水行歌,听弦而知众国之风。叹时空之浩渺,咏幽兰之孤芳。于是混沌渐开,得仁人之志,内化于心,其音曰重矣。

时经战国,遇伯牙子期于高山流水之上。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赞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闻之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感之,遂成知音。未几,子期亡,伯牙擗琴绝弦。琴乃知情义无价,感之恸之,其音曰重矣。

后,琴独游天地之间,或闻蔡邕之《长清》,或闻义姬之《胡笳》。世间百态,尽会于心。虽感于色悲于声,然琴音沉而不恸,情亦未尝达于心底。囿于琴道而不知纵横,苦于破心巾贼而不得也。

正始中,嵇康入洛,名声大动。琴闻之相引,一见如故,终为知己。朝暮之间,伴叔夜奏《风入松》《酒狂》之华章,清扬旷远,不复沉重之音。感天地万物之声,皆落弦上。于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之间,渐生“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之感。至此,琴方知精神之缤纷绚烂。于是大悟,何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盖琴乐纯净精微,能感发心志、宣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也。至情至性,臻于自然。此所谓琴道至简矣。

景元三年,中散大夫东市临刑。《绝交书》淋漓意气尽,激越慨然奏《广陵散》。血花溅弦,人琴俱亡。

然叔夜不死,琴魂琴道亦不灭矣。谓琴虽质轻弦软,其音激越,其情至深,其义至诚。区区三尺蜀桐吴丝而演万古煌煌琴道,此所谓轻重朴华,一弦一情,皆化于一琴是也。

感于琴之迹,是以为传。

名师点评

琴由伏羲创制,以木为身,以丝为弦,不着一色,轻简朴素。随着与历代名士的交往,琴逐渐被赋予深厚的人文哲思,简单朴素的琴也变得厚重起来。这是一篇琴史,也是一篇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成长史。本文构思奇特,立意高远,语言典雅流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不俗的情怀。

(王强)

家书抵万金

周媛媛[人大附中高三]

打开那封小小的家书,映入眼帘的是家人熟悉的字迹,不禁心头一暖。提笔回信,或面带微笑,或泪随笔下,不禁感慨家书抵万金。

家书那么单薄,又那么厚重,它承载着沉甸甸的亲情和爱。林觉民一封《与妻书》,看得多少中华儿女心中一痛,径自流泪。爱家、爱国,所以道别。爱大家、爱小家,因为深爱着妻子,所以选择奉献。一个人最深的情、最浓的爱,通过家书,可以说给最亲近的人听。

当然,更多的家书是写给孩子的。中国的父母是不善于表达爱的,不会像西方父母一样经常拥抱孩子,把“爱”字挂在嘴边。但父母对我们的爱绝不比他们少一分一毫——有一封封温热的家书为证。看过《傅雷家书》的人大多都被信中的温情所打动。父亲对子女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隐于字里行间。于一封封轻如鸿毛的家书中,我们看到的是重如泰山的父爱。有人说大爱无言,我说家书言大爱。

从古至今,家书都是我们最珍贵的拥有,尤其是对离家在外的人而言,家书捧在手里、贴在胸口,真是无比幸福的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最期盼的莫过于家人的音讯。几笔墨迹,一方小纸,贵于万金。写完家书,仔细检查数遍还是不放心,“行人临发又开封”,真是万千游子的写照。

有人说,如今有了网络,就没有了距离之隔,家书可绝矣。此言差矣。《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是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于其信中,我看到了一位温和明理的母亲和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我相信这种踏实而朴素的对话方式,最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键盘敲出的文字,一个删除键便可清除全部;视频通话的影像,在终止的一刻也成了抓不住的虚无。唯有家书,轻却因爱而重,朴却因爱而华。时光易老,家书可长存。

名师点评

本文选材别具一格。题目“家书抵万金”既借用诗句,增强文采,又巧妙地扣住“轻”和“重”两个关键字,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作者行文思路清晰,素材储备丰富,以《与妻书》《傅雷家书》《亲爱的安德烈》等若干著名家书为例,把家书的情感意义和文化价值娓娓道来。可贵的是,作者能够在“网络时代”这个大命题下对家书展开一点儿思考,使得文章具有了一定的高度。

(王强)素雅丹青

王文璇[人大附中高三]

我曾有幸在某国画展上观看过一位大师现场作画。一张素雅的宣纸平铺于案,一把折扇轻压边缘。大师手持细杆毛笔,用笔尖蘸取些许淡墨,轻轻地在砚台沿儿上摩挲。我屏住呼吸,以為即将观赏到一幅恢宏大作,却不想他仅用墨色轻缓地勾勒出一朵莲花,时而轻捻笔管画出圆匀的花瓣,时而笔锋纵横画出挺立的根茎。没有鲜艳的色彩,亦没有缤纷的春光,唯有朴素淡泊的墨色,却呈现出了真正的华丽。

说起这幅画,我不禁想到了张大千的《红荷图》。二者虽色泽不同,一黑白,一浅红,但都纯然清雅,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姹紫嫣红,只有淳朴本真,笔墨飘逸,潇洒儒雅之气跃然纸上。“凡我所见,皆我所有。”这是张大千先生于摩耶精舍悟出的艺术真谛。艺术源于自然,而自然是宁静朴实的。相反,许多附庸风雅之人目光短浅,对于自然只见其色彩的单调乏味,于是便人为地填上些造作的纹路与色泽,以为作画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加工”。这些人忽略了大自然朴实面纱下真正的华丽,其画作亦失了景物的灵性和生命的灵动。

其实,国画的朴中见华、素中见雅又何止水墨一系呢?古人笔下的色彩,同样是淡雅可人,清新自然,而又意蕴深远。记得小时候学国画使用的经典24色“马利牌”颜料:胭脂、鹅黄、赭石、藤黄……古朴灵动,仿佛只要轻念这些透着仙气和文化底蕴的名称,眼前就会呈现出那些动人的自然美景。古人用取之于自然的意象,给予那些色彩唯一的名字,简练朴素之中,寄托着对这个世界一草一木的情感。进而在素洁的白纸上皴擦点染,勾勒出吴带当风,勾勒出青绿山水,勾勒出花鸟鱼虫,勾勒出一个个雅致非凡的精神世界。

而今呢?当代的颜色数以万计,必须使用繁琐的数字化命名系统,用RGB三个维度来定义一个颜色。可再看当代的一些画作,画布如同被泼上了刺眼的化工染料,早已失了艺术的仙气,失了内涵,失了朴实。其实真正的华丽,并不在于光彩夺目的颜色,而在于画家内心对颜色的种种情怀和寄托。仅仅注重表面的华丽,只会使画作显得妖娆、孤寂和浅俗。

朴中见华、素中见雅,绝不仅仅是一种绘画风格,而是一种艺术品位,乃至一种人格修养。今天的艺术界,是时候忘却机心、回归朴素了。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颇具美感的议论文,说理清晰,诗意盎然。作者在对国画及其颜料的论述中,运用了多种手法,生动自然,充满画面感。而在优美诗意的表达中,又不乏针砭时弊之处,使文章的说理有了现实指向。

(王强)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大附中朴素家书
最朴素的人文
人大附中早培班九年级周思言
隔离朴素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家书( 连载一)
只要你来过,就会永远怀念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人大附中:“神校”甩“牛校”几条街
人小鬼大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