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案现场血痕分析和应用1例

2017-09-26郭志铭,张瑞先

法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血迹点状作案

命案现场血痕分析和应用1例

郭志铭1,张瑞先2

(1.兰州铁路公安局,甘肃 兰州730000;2.兰州铁路公安处,甘肃 兰州730000)

法医病理学;现场;命案;血痕

1 案 例

1.1 简要案情

某年1月11日凌晨,银川市某中学西三楼发生盗窃杀人案,2名门卫被害。

1.2 现场勘验

该案中心现场位于学校西楼三楼。三楼走廊呈南北方向,全长31 m、宽2 m,由南向北房间依次为会议室、党总支办公室、校长室、财务室。走廊内发现2具尸体,其中1具侧卧于党总支办公室处走廊地面,尸体身下有160 cm×140 cm的血泊,尸体旁边东墙下暖气片上有喷溅血迹,局部可见流注状血迹,呈感叹号状,细长(图1);另1具在三楼楼梯口地面上,呈仰卧位,尸体身下有155 cm×143 cm的血泊,尸体东侧地面及东墙上可见喷溅状血迹。一楼到三楼的楼梯台阶上有多处残缺的带血足迹。三楼走廊墙面、地面上可见擦拭状血迹(图2、3)。在二楼楼梯的一台阶上发现一处椭圆形带星芒的点状血迹,星芒方向指向下楼方向(图4)。三楼整个走廊内搏斗迹象明显。

财务室、校长室被撬。校长室办公桌桌下地面有一茶叶盒,盒盖上有带血的手套印痕,门旁墙壁上的电灯开关上有血迹印痕。财务室防盗门暗锁处门表面上有带血的手套印痕(图5),暗锁上方发现左手拇指血指纹1枚。室内水泥地面上有多处血足迹。在保险柜柜门前方地面上发现2处点状血迹(图6),套间内脸盆架上的脸盆内有血水,色泽淡红,木制文件柜内的纸张及物品上有带血的手套印痕。

图1 东墙下暖气片上的喷溅状血迹,局部流注状;图2墙面上不规则的擦拭状血迹;图3地面上多处擦拭状血迹;图4台阶上椭圆形带星芒的点状血迹;图5防盗门门面遗留血手套印痕;图6保险柜柜门前方地面上的点状血迹

2 讨 论

因机械性损伤致死的杀人命案,被害人和犯罪分子的身体上如有开放性损伤,可造成血管破裂,血液从动脉喷出或从静脉流出,流到承载客体上,由于距离、方向、速度和客体的属性不同,形成血痕的形态也不同。根据现场是否遗留血痕和血痕的数量、形状、分布位置以及实验室检验,可以分析犯罪过程,为侦察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有利证据[1,2]。本文报道的盗窃杀人案中,通过对现场血痕的仔细勘验检查和分析,为案件侦破提供了诸多有用信息[3]。

(1)点状血迹。保险柜柜门前方水泥地面上发现的2处点状血迹,呈圆形,周缘少有突起。分析该血迹系犯罪嫌疑人处于蹲位撬盗保险柜时所留。现场二楼楼梯的台阶上发现的椭圆形带星芒的点状血迹,星芒方向指向下楼方向。两名受害人均被害于三楼,从星芒指向分析为犯罪嫌疑人在下楼离开现场时滴落在台阶上的。据以上分析,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的打斗过程中可能受伤,经在周边医院、诊所排查,获取了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的线索。通过对这两处的血迹进行DNA检测,证实为同一男性犯罪嫌疑人所留,且与破案后抓获的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DNA分型结果一致,为本案提供了有力的犯罪证据。血迹分析为案件侦破奠定了基础,对锁定犯罪嫌疑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喷溅状血迹。两具尸体所在地面或墙面上均可见喷溅状血迹,呈感叹号状,感叹号细长,分析该血迹系血液以较小角度从动脉血管喷出或因甩溅到地面或墙面上而形成,为受害人在倒地瞬间及倒地后形成。动脉血管出血压力高,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可造成失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

(3)血泊。从人体受伤部位流出大量血迹积聚在某一处,形成血泊。两具尸体身下均有较大面积血泊,推断出血量较大,受害人遭到的损伤严重,提示失血性休克死亡的可能,并能证实为第一现场。

(4)接触状血迹。人体某一部分沾有血迹,接触到某一物体时会留下接触状血迹。本案犯罪嫌疑人杀人后,手上沾有血迹,在防盗门门面、茶叶盒盒盖、电灯开关、文件柜内纸张等物体上留有血手套印痕,证明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防盗门暗锁上方发现左手拇指血指纹1枚,通过对该指纹遗留的高度推断出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并分析有中途脱掉手套的可能。遗留血指纹为指纹检索创造了条件,破案后证实与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特征吻合,为本案提供了另一重要证据。作案过程的分析也与其供述相符。另外,本案现场多处可见带血足迹,从足迹花纹特征、分布范围的分析,确定了作案人数,为重建作案过程提供了依据。

(5)流柱状血迹。在现场尸体上还可见到流柱状血迹,表明了遇害当时的姿势和位置。

(6)擦拭状血迹。现场走廊墙面和地面上可见多处形态不规则的擦拭状血迹,反映了当时有过较激烈的搏斗过程。

(7)稀释状血迹。套间内脸盆架上的脸盆内见血水,色泽淡红,说明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有洗手的行为。分析嫌疑人作案从容,心理状态稳定,考虑有作案前科。

(8)浸染状血迹。两具尸体创口相应部位的衣服大面积浸染,出血量较大,可提示死亡原因。

本案侦破后证实系3名男性犯罪嫌疑人携带撬棍等工具潜入该中学西三楼准备盗窃时触发警铃,当日值班的2名门卫随即上楼查看,被埋伏在三楼的3名犯罪嫌疑人杀害。3名嫌疑人中一人有犯罪前科,3人均戴手套作案,其中1人在与受害人的打斗过程中手部受伤出血,在撬开保险柜后摘掉所戴线手套并到脸盆架上的脸盆内洗了手,后3人一起离开现场。因手部流血不止,其到租住地附近一家诊所就诊治疗,这与现场分析完全一致。现场提取的两处血迹的DNA分型和1枚血指纹均为认定嫌疑人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现场各类血痕的仔细勘验和分析,确认了犯罪现场、重建了犯罪过程,为侦察提供了线索,并为诉讼提供了有利证据。所以在各类命案现场勘验中,对血痕的勘验和分析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原大明,吴林长.命案现场中血痕形态分析与应用2例[J].刑事技术,2001(2):46-47.

[2]肖雄,丁露平.血迹分析在现场血迹提取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9,25(6):462-464.

[3]闵建雄.浅谈血迹分类[J].刑事技术,2002(5):36-37.

DF795.4

B

10.3969/j.issn.1004-5619.2017.04.025

1004-5619(2017)04-0429-02

2016-06-22)

(本文编辑:邹冬华)

郭志铭(1971—),男,副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学现场勘验与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检验;E-mail:gzm001@21cn.com

猜你喜欢

血迹点状作案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窃贼是如何作案的
袖底边的血迹
广州越秀区入室盗窃案件发展趋势及打防策略研究
完美“作案”
手腕下的血迹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隐匿的作案痕迹
血迹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