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想象与联想

2017-09-23刘福亚

关键词:模板想象中职

刘福亚

【摘 要】

语文作文是学习个体语言运用的表现形式,可综合考查学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及运用的能力。而传统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多采用“模板作文”模式,极大束缚学生思维、创新发展。新时期,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应从“想象”与“联想”着手,以真正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作文 想象 联想

成语中“神通千里”“思接千载”实则意指“想象”,强调个体可以借助原有表象经人脑思维进行加工、改造而逐步创造新表象这一过程【1】。想象属于特殊思维方式,可调节机体行为活动;而联想是由一事物迁移到与之相关事件的思维活动,两者均是作文写作必不可少的要素。一般情况下,只有将内心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才可切实体现情感表达与语言文字的协调。然而当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作文模板”式教学仍为主流。下一步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变更理念,创新课堂授课模式,打开学生心门,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发展思辨与创造性,以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一、当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中职语文仍旧系统化采用“作文模板”方式开展作文教学,以求在短时间内保障学生可进行写作。长期以来,同一主题写作中,学生作文结构及内容呈现千篇一律格局。在拿到题目时,大部分学生就会下意识以固有思维组织语言,写作行文好似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整个行文语言生硬、结构模板化。长期以往,学生容易走入作文模板“死胡同”,对同一类型题目产生固定化思维,写作作文缺乏新意,甚至为表达某一意思而生硬套用模式化结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写作是“以笔代说”的交流手段【2】,虽没有直接面对面的对话形式,但写作人本身的情感意志、思想观点都可通过文字表述出来。而机械化写作束缚个人思维,其情感表达也相应受到影响。

二、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意识的途径

写作并非生搬硬套,更不是天马行空。认识到这一机制,教师在具体作文教学中可有机导入“联想”“想象”教学,发展学生思辨与创造性,以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1.贴切学生生活实际,融入生活素材

中职语文作文在写作文体上并无具体的要求,少部分题干中会明确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说,写作题型上趋向于多元化、个性化,而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选文体进行写作。作文材料多以人生思考、职业发展、情感情志、生活态度、国家大事小情等主题为核心,重点考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我认知、感悟以及成长的变化情况【3】。因而,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更多参与到生活思考中,由此及彼,以某一切入点进行想象与联想,一方面扩展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则发展思维想象,后期在应对同一事件或事物时,懂得从其它维度与视角进行思考,如此自然可提升写作水平。

比如在立意为“善意与温情依旧在”等材料中,教师不必急着让学生拿到题目就写作,而是让学生首先解读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就想法回顾日常生活中发生与之相关的事件,经分析组织后方可动笔写作。“善意”“温情”等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而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也作出不少努力,国家建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个体在社会生活及往来是怎么相处的、同学之间的往来等方面与学生生活有间接与直接联系。学生可用该些实例进行写作,如此便具说法力,整个文章内容及结构也就“有血有肉”。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激发想象联想

写作不是凭空捏造,也不是生搬硬套,而应是在脚踏实地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想象与联想,为自己观点与想法增抹色彩,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及可读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参与到阅读中,以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建构知识框架;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想象与联想,与作者建立“对话”,在碰撞中融合或发展出自己的观点【4】,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思维模式。

比如,在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古语立意时,教师在教学中则可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学读物,多学习并积累文本名人名事,为自己写作积累一定的名句支撑。有教育学家曾说过,“阅读就是思考的学习行为,而思考则可反过来对阅读产生导向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生活与学习中应充分利用好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并可通过网络平台或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资讯、新闻,以深刻理解并内化知识,并以具体事例或故事支撑自己的写作。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思维创造力

学习是个体主观化、个性化发展的行为,个人只有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进行思考,才可逐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写作不仅考查个人语言组织、处理及表达等基础能力,更考查个人的思想、观点表述,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深入文本进行思考,以表及里、由浅入深,积极发展思维创造力。比如在“我擅长厨艺”“我擅长音乐”等立意材料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发动脑筋深入剖析自己的特点,正视自己情况。这一立意实则强调个人的特长,指个人在发展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技能。在教授这一类型作文写作时,教师应让学生重点分析自身情况,还应适当延伸联想到其它方面,以增强文章本身的可读性。一般情况下,学生比较倾向于写作羽毛球、绘画等,但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引入笼统陈旧概念,仍停留在以往“我从小就喜欢打羽毛球,每周都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羽毛球……”等低阶层面上。学生在具体写作中应根据当下阶段的成长特征及规律丰富写作,在引出自己“特长是打羽毛球”后,可更多引出情感意志、心理动态以及家长教师的力量等,以发展自身联想能力。

【结 语】

想象与联想是语文作文写作的两大要素,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尊重学生成长及发展规律及需求,引导学生就生活实际寻找素材,并多参与到阅读中,以阅读促思考,以思考促发展,以逐步培养及发展其想象与联想能力,而最终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俊晶.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1)

【2】时敏.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引三改”法初试【J】.江苏科技信息,2015(06)

【3】蒲亚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5(08)

【4】陳娜.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想象与联想【J】.文化教育,2015(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板想象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快乐的想象
一生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把握数学解题模板,轻松做题一二三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SOLIDWORKS Electrical清单模板定制方法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