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7-09-23庞宁周旋

关键词:旅游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庞宁++周旋

【摘 要】产教融合作为促进校企专业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论文重点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在分析存在问题与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对策,提高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探索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实践中的新途径。

【Abstract】 As a new measure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school enterprise professionals,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and faced many difficul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ause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lore new ways in teaching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in fusion.

【關键词】产教融合;旅游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Keyword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ourism specialty;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83-02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市场逐年快速增长,旅游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虽然旅游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突增,但是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却难以招到适合的、足够的人员,员工业内跳槽和业外流失现象越发突出[1]。造成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人才业务能力缺乏或与岗位不相适应,这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首要克服的难关。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广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2]。为此,需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问题的原因,明确改革的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良好旅游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素养,掌握旅游管理实务要领,具有较强营销、社交、公关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旅游商务公司等从事旅游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许多高职院校尝试通过与企业合作,以联合办学、顶岗实习、企业订单班等形式进行人才培养,追求“双赢”,但成效并不理想,原因主要如下:

2.1 课程体系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

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达不到现代社会对于旅游人才的要求[3]。一些高职院校虽建立了产教一体化教学基地,但课程体系依然落后,导致产教融合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显得滞后与薄弱。旅游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要对今后从事工作的内容十分熟悉,例如旅游线路设计、游客接待、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等。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定位上比较模糊,培养目标不清晰,跨度很大,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忽视对业务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2.2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授课内容和形式都较枯燥,比如导游课上都只在反复阅读和背诵导游词,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教融合强调把课程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重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从现实来看,很多院校未能围绕着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教学的调整,教学方式、教学计划都缺乏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2.3 师资队伍有待建设

专职教师不足是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许多任课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对专业教学工作缺乏深入研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都不尽如人意,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现场指导。毋庸置疑,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又有较高教学水平与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2.4 校企合作面临问题

校企合作是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形式。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里,学校与企业多是只承担自身相应的分工任务,双方都未能全程参与到培养学生的工作中,这容易导致校企在人才培养中各行其是[4]。并且,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基础与运作模式,使得校企合作局限于短期性,缺乏长效全面的机制,一旦产生摩擦或冲突,合作就可能破裂。比如一些所谓“订单班”,多数来源于临时协议和口头推介,而在后续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上双方缺乏深度合作,随意性较大、效果往往不甚理想。

3 深化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校企应发挥各自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保持互利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校教育作为主体,学生在学校完成对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了解旅游行业的工作特点和发展方向。第二阶段是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人才目标的需求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引导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使学生通过具体岗位工作学习行业知识、锤炼技能与素质,并结合自身兴趣选择顶岗实习的职位,促进学生从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的过渡转换。企业和学校双方全程参与,实现师资的有效整合、节约培训成本,进行学校—企业良性对接,提高教学质量。endprint

4 产教融合视角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对策

4.1 明确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总目标,根据区域旅游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分析自身的师资力量、专业分布情况、办学优势、就业市场等因素,制定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再规划发展路线。

4.2 设置宽基础、活模块、强实践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当今社会上涌现出大量新的复合型岗位,要求劳动者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具备较广阔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为顺应这个趋势,需开发出宽基础、活模块与强实践的课程体系:①增加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②开发模块化的课程群,注意结合实际岗位的任職要求,借鉴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彰显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5];③校企双方密切交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较好训练。

4.3 构建“双师型”师资力量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新引进教师的质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二是从优秀企业中聘请富有渊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充实教师队伍;三是鼓励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学习新技术,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四是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选拔骨干教师,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4.4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学校要与企业签订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根据专业实习与培训需求,对实习学生进行笔试、实操、面试三阶考核晋升机制管理。打破传统的学生单纯被动进行实习的局面,督促学生珍惜实习机会,认真对待实习工作。通过实习增强学生对企业工作的认知度,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的形式,可由企业提供土地、设备,形成校中厂模式;也可以是学校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技术,形成厂中校模式。校企双方建立实时交流平台,确保能及时了解彼此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全程参与、共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一致性。

5 结论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对高职院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模式在我国还不够成熟,校企双方要平等对话,在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实践中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共同参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固定模式。只有从多方入手,形成合力,产教结合模式才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为人才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宋德利.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旅游科学, 2012(4):

85-94.

【2】白稚萍.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7,4(03):1-2.

【3】吴玥.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2):270.

【4】何文俊. 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反思[J]. 现代商贸工业,2017(10):80-81.

【5】朱玲.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2):50-53.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