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9-22潘玲玲吴艺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肺栓塞死亡率阻塞性

潘玲玲,吴艺萍

(泉州市第一医院十八区,福建 泉州 362000)

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潘玲玲,吴艺萍

(泉州市第一医院十八区,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 研究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路径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栓塞发生率与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路径式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危急,在治疗期间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便可能会对其生命安全与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主要针对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62.21±6.26)岁,均为男患者。对照组平均年龄(62.05±6.12)岁,均为男患者。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对其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并且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抗凝治疗护理、溶栓护理以及氧疗护理。

观察组(路径式护理):(1)路径式护理小组的成立。成立一个专业的路径式护理小组,小组组员由护理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组成,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所有小组成员均要接受系统性的培训,对临床路径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性掌握,对其进行考核之后才能通过。对护理路径表进行制定,在小组组长指导下,严格按照路径表实施护理服务,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路径表进行适当修改与调整,帮助每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2)路径护理内容的实施:将整个路径护理分为四个阶段。在患者入院之后,要对其进行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给予其无创通气,帮助其建立起静脉通路,并且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分析其血气状况,协助并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对患者的主诉进行充分了解;在患者住院第二天开始,要按摩其下肢,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在患者住院一周之后,要将常规护理内容不断强化,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气、腹式呼吸,每天两次;在患者住院第十一天一直到出院这段期间,主要是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护理路径表有患者版与护士版两个版本,组员在开展护理服务之前,首先要对护士版护理路径表进行全面性的掌握,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首先要向患者发放患者版护理路径表,对其进行基本情况的介绍,对患者进行心理、疾病知识、饮食、用药、用氧、有效排痰相关知识的指导;在对第二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开展时,要对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与安全指导,将化验检查情况告知患者,嘱咐患者注意戒烟。随着护理实施的不断进行,需要对患者进行深入化的健康教育,将弹力袜的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栓塞之间的关系、呼吸运动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在患者出院之前,要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再次强化,告知患者自我监测与肺康复方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肺栓塞发生率与患者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0±2.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8±3.8)天,(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与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与死亡率对比[n(%)]

3 讨 论

临床上,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具有较强破坏性,患者在发病早期的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慢慢会出现咳痰、咳嗽、乏力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某些情况下还会伴有上腹胀满、食欲减退以及体质量下降等症状[2]。因为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等原因,患者的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会促使静脉血栓出现,静脉血栓栓子脱落之后,便可能引发肺栓塞[3]。肺栓塞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4]。路径式护理是在临床路径模式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的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全程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将整体护理水平提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应用这种护理模式,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而且能够将患者的自我监护能力提高,促使患者能够对肺栓塞的出现进行全面认识,了解到对其进行预防的重要性,以此来将患者死亡率与肺栓塞发生率降低[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栓塞发生率与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1] 余艳珍.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21):173-174.

[2] 谢 梅,王明旭,刘春红,等.路径式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影响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2.

[3] 谭耀坤,邓惠英,罗梅银,等.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21(19):1754-1756.

[4] 程铁铮.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8):5650-5651.

[5] 黄素清.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23):189-190.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

B

ISSN.2096-2479.2017.13.40.02

潘玲玲(1979-),女,福建人,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肺栓塞死亡率阻塞性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