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控制作用

2017-09-22马盛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预见性死亡率颅脑

马盛琴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广东 广州 511495)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控制作用

马盛琴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广东 广州 511495)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控制作用。方法 选取6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的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66%,观察组发生率为3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预见性护理干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控制

颅脑损伤属于一种精神外科疾病,重症颅脑损伤(Sev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SBI)[1]也较为常见,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危重,而且较为复杂多变,一般情况下病程很长,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患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取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研究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从而更好的控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6.4±2.1)岁;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38.7±1.3)岁,其中硬膜下血肿患者18例,脑室出血患者11例,脑颅骨骨折患者13例,硬膜外血肿患者11例,中度脑挫裂伤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需要护理人员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合理照顾患者饮食等;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法对患者进行护理,主要内容为:①密切注意患者的发病急性期:发病急性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极大的威胁,所以在进行护理时必须时刻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或是观察患者的大小便状况,进行患者是否有其他器官受损的评估;②肺功能的观察:对分功能不全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的正常呼吸顺畅,清除呼吸道中分泌物,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排痰,空腔护理,控制或预防肺部感染,对患者咳嗽和吞咽情况进行判断[2]③肠胃功能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肠胃功能情况,是否有明显的肠胃运动抑制和相关神经系统异常,及时观测,一旦发现,及时治疗;④脑功能观察:对患者的意识反应、瞳孔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躁动程度严密观察,同时结合颅内损伤程度评估;⑤心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安慰,获得社会温暖。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死亡数、消化道溃疡和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密切监测,并进行总结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死亡率对比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死亡率对比[n(%)]

2.2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并发症情况,对比患者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3 讨 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外科疾病,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发展会十分迅速且严重,死亡率也较高,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和治疗,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措施能够就很有效的预防颅脑损伤早期相关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预防性护理干预对30例患者实施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并预先对患者的病程状况进行了解,做好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一般都会被送进重症监护室(ICU),多数情况下处在无意识的昏迷状态,需长期卧床,所以呼吸系统会收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时间一久容易痰液堆积,无法自行排出,如不及时清理,极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危险,呼吸系统异常患者极有可能产生缺氧,加重脑水肿情况,影响脑组织功能正常恢复,甚至引起肺部感染,造成患者最终死亡。所以要对重症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干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及时进行痰液清理,防止呼吸道及肺部感染,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在此情况下变得兴奋,从而导致患者分泌过多胃酸,胃粘膜缺血等,最终成为消化道溃疡。医院应在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之前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降低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使用冰帽进行降低颅温[3],这中治疗方法很有可能致使患者出现压疮,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使用干毛巾进行保护,能够有效的防止压疮出现。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胡丽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预见性护理程序[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50-351.

[2] 刘 杰,王金萍,蒋小兵.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211-212.

[3] 郑端桑.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2):260-261.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3.39.02

猜你喜欢

预见性死亡率颅脑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