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趣英语”教学思想探微
——戈向红的小学英语教学主张

2017-09-22江苏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戈向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意趣意义情境

江苏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戈向红

“意趣英语”教学思想探微
——戈向红的小学英语教学主张

江苏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戈向红

戈向红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实力型专家,在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颇有建树,“意趣英语”教学思想领衔人,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八项全国、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若干篇,并出版个人专著,《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编委。

“意趣英语”主张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语言学习的需要尽量在生动、有意义的语境中触发,由具体的任务活动引导学生从听说读写维度感知目标语言、记忆符号形式、掌握应用规则、体验情感色彩和领悟文化寓意。意趣教学包含以下几个要义:寓生活体验于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明白语言的意义,促使其感悟和内化所学语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情境,使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相辅相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合理驾驭语言情境,帮助学生体悟语言意义,引导其进行适当迁移和运用。

意趣英语 情境意义 趣味语用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小学英语教学的本质,从研究学生在课堂上外显的“形体之动”,到内隐的“思维之动”“情感之动”,对课堂的把握逐渐成熟,集多年经验之累积,笔者近几年提出了“意趣英语”教学思想,现就“意趣英语”的初步解读浅作呈现。

一、“意趣英语”的提出背景

询古:“意趣”一词,古来已有,且有阐释。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强调了教学中“意趣”对求知的重要意义。教学洋溢意趣,教学便妙趣横生、意味深长;教学缺乏意趣,教学必呆板机械、枯燥乏味。

察今:在课程标准中,有对人文性的主张。“现行课改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第一,‘整体的人’的发展意味着致力于人格协调地发展,第二,‘整体的人’的发展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王蔷,2003)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渗透与提升,让学生获得切实的体验和感悟,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英语课标中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目标需要落实在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中。“情感态度”不是贴标签,“文化意识”亦不可生搬硬套,应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问己:“意趣英语”的提出,源于笔者对“活动教学”的渐进研究。在探索阶段(1996~2002),笔者主持了“小学英语活动教学”这一课题研究,提出大英语教学观,在教学中以语境为导向,以语言交往为主线,在“活动教学”模式下发展学生的英语素养。在这个阶段,笔者向术科的活动方式学习,把美术课的线条色彩引入课堂,把音乐课的唱唱跳跳引入课堂,把体育课的队列分组方式引入课堂。该阶段的特点是:活动以零散的居多,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缺少与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勾连,“趣”有余而“意”不足。在发展阶段(2003~2012),笔者思考整体教学的意义,用完整的活动情境串联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该阶段的特点是:偏重教材内容设计,考虑学生因素较少,既定情境不能因学生实际水平而即时调整,单向输出大于双向互动。虽能“得其意”却“少灵动”。在形成阶段(2013~),如何才能基于学情,既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提升英语课堂的魅力指数?为此,笔者开始致力于“小学英语语用式交往”的课题研究,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找寻与学生知识结构联通的生活素材,为语言营造恰当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能体现语用价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说有意义的话,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生活化,语言交际化”这一理念。

基于以上基础,笔者提出小学“意趣英语”教学思想。

二、“意趣英语”的内涵解读

1.定义

“意趣英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意义基础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集学习内容之趣、学习过程之趣、学习结果之趣,引起学生一定的感知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意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认知非常重要,意义先行是促进学习吸收的强大前提,趣味注入是保证学生持续学习的不竭动力。“意趣”越浓,学生的注意力便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思考也就越深入,反应也就越清晰,学习活动也就越有成效。

2.关键词

“意趣英语”有两个关键词:意——meaningful,趣——interesting。所谓“意”(meaningful),即有意思、有意义、有意韵,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意义领先的原则,要学听得懂的英语,不要鹦鹉学舌,机械跟读;所谓 “趣”(interesting),即兴趣、乐趣、情趣,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找寻活动与学生经验的耦合之处,带领学生学习生活化的语言。

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胡明先生曾在2007年暑期英语教师培训活动中作了《关于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的讲座,向苏州全市英语教师提出三点要求“get students interested,get students involved,get students focused”(胡明,2007)。笔者认为,这是课堂教学的要义所在,意趣教学的关注点正是集中在活动对于学生的意义、问题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语言获得与策略指导的交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等方面,旨在探讨什么样的呈现方式能让学生产生意义勾连?什么样的活动逻辑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什么样的话题能够带动语言输出?

三、“意趣英语”的思想探微

1.儿童立场观照下:“意趣”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理念

意趣是一种理念,聚焦的不仅仅是个体而是一种氛围,适合学生生长的氛围。

“意趣”首先指向师生关系。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意趣英语”提倡的师生关系是简单可行的:去喜欢学生,并让学生喜欢你。我们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是一种互往性的关怀,即既要主动去关心学生,又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和接纳,而不是理解为一种“施舍”、一种“仁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你。

“意趣”旨在面向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生长的主阵地,“意趣英语”课堂要实践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Ken Goodman的全语言教学理论(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皮亚杰的活动教学理论和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纵观《人民教育》几个主题专辑: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孟照彬的“有效教育”、李希贵的“语文主题学习”,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习,是我们“意趣英语”教学所要借鉴的。

“意趣”最终走向课程建设。“课改”不仅仅要“改课”,更重要的是改课程,目前我们可能只停留在“改课”的层面上,“改课程”就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的课程,提供有选择的英语课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教材本身的丰厚和删减,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内容;其次要考虑开发校本课程,如意趣视听课程、意趣阅读课程、意趣剧场课程,等等。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如果真正做到了,那么“意趣”教育也就真正实现了。

2.语用理念映射下:“意趣”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的“意趣”具备两层含义。首先,“意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方式是有意义、有趣味的,要充分调动学生耳听、眼看、脑思、手写等多种感官活动,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有趣的过程;其次,“意趣”是指学生全身心卷入学习,主动参与学习,包括“形动”“思动”“情动”这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以提高,学生在“意趣英语”学习中达成语用。

在“情境”中起步。布朗、科林斯等学者认为,认知是以情境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情境。“意趣英语”课堂要创设的情境除了生活情境、教材情境以外,更要关注学生差异和学生资源,这就称为学生情境。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活动情况,努力搜集和捕捉学生生成的有用资源和问题资源,呈现和利用各种资源构建生成有情境的意趣课堂。

在“体验”中领悟。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得学力的增长,是“意趣英语”教学的关键。学生在语言活动过程中,通过模仿、练习、实践,对教学文本内容、语言结构和情感文化进行内省体察,养成某些表达习惯,形成情感、态度和观念。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层面,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全身心参与,是一种知情合一的学习。

在“合作”中启思。“意趣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点放在“愿合作”与“能合作”上。即学生有合作的意愿,不抵制合作,认识到“合作”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明白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个人责任,并扮演积极的角色;知道如何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与人相处,怎样妥帖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怎样帮助、协调同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与质量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将小组合作学习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自身的能力。

3.教育规律护航下:“意趣”作为一种教学活动逻辑

“意趣英语”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意趣英语”的设计理念)应注意: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基础、以生活为支点、以任务为抓手、以语用为目的。在教学中达成三种意趣:生活之意趣。寓生活于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明确语言的意义,促使其感悟和内化所学语言。内容之意趣。合理驾驭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的意义。语用之意趣。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语言情境,涵养语用场合,使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相辅相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

首先,在热身环节就要定好课的基调。热身环节的活动要注重与新授内容的联系,热身环节的设计要紧贴教材、补充的教学材料及资源、本课时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承接新旧知识,较为概括、综合,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准确性和深刻性的热身活动。

其次,在新授环节做到:寓生活体验于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明白语言的意义,促使其感悟和内化所学语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情境,使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相辅相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合理驾驭语言情境,帮助学生体悟语言意义,引导其进行适当迁移和运用。

最后,要基于学生的情感历程,找到情与景的联结点,也是意趣的落脚点。到底什么是能触动人心灵的东西?那就是真实与体验。在巩固和拓展环节,要联系生活实际,关注情感节点,适时适度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所想与文本所指产生共鸣,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愫,从而正确、自然地进行情感生发。

【结语】

总之,“意趣教学”努力达成以下教学境界:遵循课程标准的多维目标,让教学目标体现全面性;创设情境和活动,营造认知冲突,激起思维欲望,鼓励新旧联系,尊重学生结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使教学情境体现激励性;注重活动的层次与梯度,整堂课可以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组成,但各活动要形成一个承前启后、互为依存的序列,衔接自然,步骤清楚,让教学结构体现逻辑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了解心理需求,给予关怀帮助,允许不同见解,使教学活动体现民主性。♪

[1]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凌应强.课程修订版给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几点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5).

猜你喜欢

意趣意义情境
一件有意义的事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有意义的一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生之意义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汉字的水墨意趣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