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需求分析视角

2017-09-21宋彬彬祁世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分商务商务英语

宋彬彬,祁世明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需求分析视角

宋彬彬,祁世明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为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与个人需求,探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毕业生和相关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发现:(1)听说课时不足,教学内容需调整,建议增加课时,增加非英美国家英语听力练习与企业管理、数字文化、商务就餐文化等的口语练习;(2)管理、国际经济与统计、单证、报关等知识有待夯实,学生开发与维护客户的能力、商务邮件技能、管理与协调能力以及商务谈判能力有待提高,建议强化上述知识和能力,注重选修课选课介绍;(3)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语言得体性不够,需增加相关课程。

需求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和不少高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的确立,商务英语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截止2016年4月,我国共有293所本科院校和580所高职高专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共有学生约6万,商务英语教师5000多人[1]。但随着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多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企业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是摆在所有商务英语专业院校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2]90。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对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3]55。需求分析包括目标情景需求分析(社会需求分析)和目前情景需求分析(个人需求分析),其中前者是要了解企业或用人单位对学习者的需求,而后者则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学习动机、学习期待与不足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必须以需求分析为依据,综合考虑企业或用人单位的目标需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教育行政部门的需求等[3-6]。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正在从事外贸工作的滁州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其目前的岗位和自身需求,同时,对相关课程的教师进行访谈,综合查找该校在商务英语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是什么?(2)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对策是什么?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第一组是50名滁州学院2015和2016届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目前正在从事外贸相关工作,每位毕业生正式从事外贸工作至少已达到6个月,其中男性17名,女性33名;第二组是5名相关课程的教师。研究者首先征得外语学院领导的同意并从负责就业的老师处取得毕业生的联系方式,然后在该老师的帮助下与被试一一取得联系。

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方法。对毕业生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为主。问卷含12道客观题,主要围绕英语语言能力、商务知识和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岗位和个人需求,以及目前的课程现状;访谈是针对一些客观题作进一步探究。问卷调查和访谈都是通过QQ平台进行的。此外,对相关课程的教师采取了面对面访谈,内容主要围绕毕业生提出的课程问题,调查这些问题目前是否已得到解决。问卷和访谈的时间为2017年2月至3月。

三、结果与讨论

下面将从英语语言能力、商务知识与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方面探讨毕业生当前阶段的岗位和个人需求,以及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和个人需求

(1)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即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从事外贸工作的前提条件。表1显示,就这五种能力在从事外贸工作中的重要性而言,17位毕业生(34%)认为写作能力最重要。有趣的是,选择听力为最重要能力的人数与选择口语为最重要能力的人数持平,皆为11人(分别占22%)。此外,选择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为最重要能力的人数分别为5人和6人(10%和12%)。对17名选择写作能力和11名选择听力能力为最重要能力的毕业生进行访谈发现,目前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都是业务洽谈、订单跟踪、收发邮件和外贸助理等基础性工作,故函电能力和听力能力对其尤为重要,因为在上述工作中需要经常与外国人保持书面交流或语音通话。

被问及最欠缺的能力时,有26名毕业生选择了听力能力,比重高达52%(见表1)。访谈表明,毕业生在与外国客户进行语音通话时经常听不懂对方的英语,尤其是带有当地口音的英语如印度英语、孟加拉英语等。10人(20%)认为口语能力最为欠缺。选择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为最欠缺能力的毕业生分别占总人数的12%和10%。有趣的是,虽然之前选择写作能力为最重要能力的人数最多,但认为目前写作能力最为欠缺的只有3人。问及原因,主要是因为毕业生经过半年以上的外贸实践,已经达到了基本的外贸函电写作要求。

表1 外贸工作中最重要与最欠缺的英语语言能力

(2)商务知识与能力

商务知识的多寡和商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员工在商务活动中的表现。在最重要的外贸知识调查中,位列第一的是单证知识(18人/36%),然后依次为谈判知识(13人/26%)、报关知识(9人/18%)、其他国贸知识(7人/14%)和法律知识(3人/6%)(见表2)。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没有毕业生选择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但并不意味着这两块知识不重要,因为就目前毕业生所从事的主要工作(见上文)而言,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远没有其他知识重要。当被问到目前最欠缺的知识时,17人选择了管理知识,比重为34%,位列第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怀有未来在公司从事管理工作或创业的想法。其他欠缺的知识依次为经济知识(9人/18%)、法律知识(9人/18%)、报关知识(6人/12%)、单证知识(6人/12%)与谈判知识(3人/6%)。

表2 外贸工作中最重要与最欠缺的商务知识

关于哪种商务能力最重要的调查,21位毕业生选择了商务函电与邮件技能,比重高达42%(见表3),其次是开发与维持客户的能力(11人/22%),因为该能力是个人薪水与年终奖发放以及岗位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然后依次为追踪与处理订单的能力(8人/16%)、商务谈判与沟通能力(7人/14%)和管理与协调能力(3人/6%)。被问及最欠缺的能力时,19人(38%)选择了管理与协调能力,比重最高,然后依次为开发与维护客户的能力(16人/32%)、商务谈判与沟通能力(7人/14%)、商务函电与邮件技能(6人/12%)和追踪与处理订单的能力(2人/4%)。

表3 外贸工作中最重要与最欠缺的商务能力

(3)跨文化交际能力

Perry 和 Southwell认为,跨文化能力指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7]455。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个人使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乃至个人属性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通往来、解决问题、保持合作关系的能力。显然,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前面两节已论及这两方面能力的诸多方面,故本节重点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语言的体性问题。跨文化意识是指“交际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对于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其他文化的尊重。跨文化知识是指关于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人文、宗教、习俗等各方面的知识”[8]4-5。语言得体性是指用语是否关注了语体特征,是否恰当、得体。

被问及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因素时,26名毕业生(52%)选择了语言的得体性不够,21人(42%)选择跨文化知识的不足,只有3人(6%)选择了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进一步访谈发现,有13名毕业生认为自己完全不存在跨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29人认为极少情况下会因跨文化意识薄弱而出现交际障碍。由此可见,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语用和跨文化知识还有待加强。访谈还表明,跨文化交际障碍主要出现在合同与报价方案等的谈判、企业管理、商务餐饮文化、数字文化和幽默等方面。

2.商务英语课程现状与问题

(1)英语语言能力方面

表4 英语语言能力课程的学分统计与最应加强教学的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函电与写作、商务笔译与口译、商务英语泛读等课程的开展来实现。这些课程开展的量与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语言整体能力和各部分的能力。据了解,目前滁州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上述课程的学分排名依次为:综合商务英语(17学分)、商务口译与笔译(8学分)、商务视听说(7.5学分)、商务函电与写作(4学分)和商务阅读(3.5学分),也就是说,听说两门课程的学分只占到了上述几门课程总学分的18.75%。

表4显示,就最应该加强教学的课程来说,商务视听说课程位列第一位(29人/58%),而被访谈的教师亦反映目前商务视听说课程课时不足,很多活动无法在课堂上开展。其他要加强的课程依次为:商务笔译(7人/14%)、商务口译(7人/14%)、商务函电与写作(5人/8%)和商务阅读(2人/8%)。

就课程内容而言,毕业生反映:听力教学内容中缺少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英语听力练习材料;在口语和口译教学中,企业文化与管理、数字文化、商务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练习不足;在笔译教学中,合同和单证的练习不足。对教师的访谈表明,毕业生所反映的问题目前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2)商务知识和能力方面

商务知识的积累和商务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当代商业概论、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导论、管理学、单证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的实施来实现。表5显示,目前滁州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方向一)涉及到的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按学分排名依次为:国际贸易实务(4学分)、经济学基础(2学分)、当代商业概论(2学分)、国际市场营销(2学分)、国际金融(2学分)与国际商务谈判(2学分)。

就最应该加强教学的课程来说,位列第一的是国际贸易实务(24人/48%),其他依次为:经济学基础(13人/26%)、国际市场营销(7人/14%)、国际商务谈判(5人/10%)与当代商业概论(1人/2%)。问及原因,与毕业生当前和未来要从事的岗位有关。

就课程内容而言,毕业生反映,缺少管理知识、国际经济与统计知识、单证知识、报关知识等的教学;对学生开发与维护客户的能力、商务邮件技能、管理与协调能力以及商务谈判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学生阅读用英文大写字母书写的商务文本如报价单等的能力不够。对管理学的教师的访谈表明,目前管理学为选修课,不少学生由于不知道该课程的重要性,并未选择该门课程。负责经济学方面课程的老师反映,囿于学生基础和教材限制,目前国际经济学的开展效果不理想。

表5 商务知识与能力课程的学分统计和最应该加强教学的课程

(3)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语言得体性的提高主要依托跨文化商务交际、跨文化商务礼仪以及语用学等课程的实施。目前,滁州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这方面的必修课只有跨文化商务交际一门,学分为2学分,还有一门选修课,即国际商务礼仪,学分为2学分;目前尚未开设语用相关的课程。毕业生亦反映,学校缺少商务语用相关课程,缺少商务礼仪的实践教学,毕业生的跨文化知识如中外地理、风土人情、习俗等的积累不够。

3.改进商务英语课程的建议

基于目前商务英语课程中存在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以期帮助学生增加知识、提高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坚实而又充分的准备。

首先,加强听说教学,考虑适当增加听说课程的学时。在听力练习中增加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听力练习材料;在口语和口译教学中,增加企业文化与管理、数字文化、商务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练习。此外,在笔译教学中,增加合同和单证的翻译任务,提高合同与单证翻译的规范性。其次,加强管理知识、国际经济与统计知识、单证知识、报关知识等的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开发与维护客户的能力、商务邮件技能、管理与协调能力以及商务谈判与沟通能力。注重商务英语选修课程选课前的课程内容介绍,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用英文大写字母书写的商务文本如报价单等的能力。第三,增加跨文化知识和商务语用课程,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适切性,注重跨文化语用,培养跨文化智力,从跨文化层面和语用层面理解会话含义,真正做到有效沟通。

四、结语

从岗位和个人需求的角度调查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商务工作中最重要和最欠缺的知识与能力,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查找目前商务英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的高质量商务英语人才。由于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动态性,加之本研究样本有限,本研究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综合考查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和教师的看法。

[1]http://wgy.sdibt.edu.cn/info/1042/1191.htm. 2017-4-22.

[2]张亚丽,等. 试论我国近代大学课程思想的演变及特点[J]. 现代教育科学, 2008,(3):90-94.

[3]谢媛媛,等.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特点研究[J]. 上海翻译, 2016,(1):55-59.

[4]阮绩智. ESP 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9,(3):323-327.

[5]李琳娜.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120-121.

[6]张静.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6,(6):127-129.

[7]Perry L, Southwell L.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Skills: Models and Approaches [J].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2011,(6):453-466.

[8]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 外语界, 2013,(6):2-8.

责任编辑:郑诗锋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from Perspective of Needs Analysis

SONG Bin-bin, QI Shi-m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239000, 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raduate of the business English major,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ts courses.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show that: (1)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he training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ith more lessons be added to strengthen the listening of non-British and non-American English materials and the speaking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management, culture of numbers, and business dining culture; (2)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statistics, bills of documents and customs declara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selective courses, and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of customer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business emailing,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and business negotiation; (3)relevant courses should be added to tackle the insufficiency of cross-cultural knowledge and appropriateness of language use.

needs analysi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courses of the business English major;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2017-04-1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语用学的红色旅游英译及语料库构建研究——以安徽省为例”(SK2017A0422)与一般项目“安徽高校网页人际意义建构的元话语范式研究”(sk2016B09);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zdjy149);外研社项目“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2016069),“基于互动协同理论的读后续写对二语写作水平的促学效果研究”(HX2017011)与“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话语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研究”(2017050904)

宋彬彬(1989-),男,安徽金寨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话语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 祁世明(1968-),男,安徽合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

G642.3

:A

:1674-344X(2017)6-0115-05

猜你喜欢

学分商务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学分美食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商务休闲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