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欢化理论下的弹幕探究

2017-09-20杨倩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6期
关键词:狂欢弹幕形式

摘 要:近年来,弹幕作为一种新型的视频交流方式,从小众的二次元人群逐渐走入社会大众的视线,其独特的传播形式使其在视频、电影、游戏、直播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弹幕的特点,结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弹幕形式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弹幕;形式;受众;狂欢

作者简介:杨倩(1993-),女,汉族,四川省南充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16级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2

引言:

“弹幕”最早出现在军事领域,指使用密集火力对某一区域进行攻击,后来运用在视频播放上,指视频画面上的一种动态评论,评论在视频播放过程中从画面屏幕上飘过,如同射击游戏中飞行的子弹。弹幕兴起于日本,内容以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二次元文化为主,目前我国大部分视频网站都支持弹幕,最知名的是AcFun(俗称“A站”)和Bilibili(俗称“B站”)。起初,弹幕流行于动漫爱好者聚集的A站和B站,随后,各个主流视频(土豆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以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介(电影、电视、话剧等)也开始引入弹幕,掀起一股弹幕狂欢。弹幕以其独特的视频互动交流方式深受广大视频受众的欢迎,为受众提供了全新的视频观看体验和观点表达形式,开拓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和互动模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弹幕这种传播模式,本文以B站上热门电视剧“Legal High”的其中一集为例,对其弹幕评论进行分析。该剧自上线以来,在好评度和播放量上实现双赢,一集约45分钟,每集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情完整,呈现的弹幕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文章截取了该剧某一集从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三个月内观众发送的弹幕(共3203条),将其分类以下六类:基于视频内容的评论,比如解说、科普、剧透等(169条,占比5.3%);关于具体场景的评论,包括台词、场景、特效等(917条,占比28.6%);关于剧中角色的评论,包括人物外貌、造型等(690条,占比21.5%);关于自身状态、情绪的描述(857条,占比26.8%);观众之间的互动(301条,占比9.4%);无意义的符号、数字等(269条,占比8.4%)。通过对弹幕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深化对弹幕特点的理解,进而探究其传播形式的内在意义。麦克卢汉曾指出,社会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总是取决于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的性质,而不是传播的内容,本文将以弹幕传播特点为基础,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下对弹幕这种传播形式进行探究。

一、媒介融合下的新型社交狂欢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信息表示和表现形式的媒介,也不断以新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到达。“弹幕”在技术层面是视频播放器的衍生产物,同时也是一款网络社交产品,是以二次元受众为主体的一种围绕视频展开的网络评论互动的新的社会方式,弹幕是一种线上的交流、交友方式,是现实社交的延伸。弹幕受众以“御宅族”居多,他们喜欢动漫、游戏等二次元文化,而在现实中可能缺少这方面兴趣相投的朋友,但在观看同一个视频时,弹幕使这种交流、交友成为可能。当下的“小屏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私人专享型”媒介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户观看视频的孤独感[1],受众渴望与人分享观影感受,而弹幕营造的共享式的观看体验正是满足用户渴望交流这一需求的利器。它不同于QQ、微信等网络聊天软件,也区别于网页评论中的用户评论,观众在观看视频时,无需移步特定的聊天或评论界面,可以直接通过播放器实时发出文字或符号评论,这些评论会立即出现在视频界面上并被保存起来,当视频再次点播时,评论字幕就会在播放器加载视频文件的同时被载入,并在视频中对应的时间点出现。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中,一切人一切物都应该互相熟识,互相了解,应该互相交往,面对面走到一起,并且要互相搭话。一切均应通过对话关系相互投射,相互辉映。因此,一切分离开来的遥远的东西,都须聚集到一个空间和时间“点”上[2],而弹幕使为此目的所需要的狂歡体自由成为可能,这种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观看体验,改变了传统的独自观看视频的方式,给观众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普通观众基于这个视频平台,即时的互动闲聊,他们不需要在专门的评论区留言,而是随时就任意话题发表看法,他们将内容内置于弹幕中,形成一种植入式的流动文本,直接出现在视频画面上并多次传播,从统计的弹幕来看,观众间直接的互动、对话占比9.4%,而且互动内容多为对视频某一场景或观点的碎片化表达,这也说明弹幕这种基于对话关系形成特殊的交往方式主要限制在浅层式的交流,难以发展为线下的人际关系。

二、虚拟空间中的表达狂欢

狂欢化渊源于狂欢节,而狂欢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神节和民间仪式,这是一种没有舞台、不分演员和观众的一种游艺,在狂欢中所有的人都是积极的参加者,传统的狂欢节充满了仪式感,而弹幕把“节”这个关键点上升为日常性行为,在时间上无需等到某个“节”才能发弹幕,在形式上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观众在弹幕中,表达主体意愿,彰显自身个性,充分体现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精神实质。

截取的弹幕数据显示,基于视频文本的描述(解说、科普、剧透等内容)有169条(总弹幕数是3203条),这部分弹幕是相对来说内容比较严肃的,囊括较多的知识性内容,占比仅为5.3%,而关于具体场景(28.6%)、角色描述(21.5%)、自身状态/情绪的描述(26.8%)的弹幕数均超过20%,总占比超过70%,这部分弹幕主要是观众对相关剧情的调侃和自己情绪的表达。弹幕评论呈高度娱乐化倾向,观众往往出于一种“看热闹”的围观心理和玩乐心理,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释内容或者获取知识,对弹幕形式的关注远大于对内容的关注。观众的表达同样具有碎片化和草根化特点,观众随时就任何话题发言,多以短句为主,充斥着大量的情绪宣泄和无聊的戏谑,类似“卧槽眼泪要飙了”、 “太帅了啊”、“心疼女主”等表达反复出现,在弹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情绪表达,内容消费相对来说处于次要地位,观众可以轻松自由的选择发送的时间和位置,选择文字、符号或表情等不同表达,表达各种“槽点”、“萌点”,或者是调侃和恶搞,以娱乐的方式实现表达狂欢。endprint

除了情绪化特性,弹幕也承载了一定的情感表达,观众通过弹幕刷“存在感”,实现现实与虚拟身份的互换,这是一种渴望群体社区、寻求身份认同感的表现,诸如 “97个小伙伴 谢谢你们陪我 我一个人好孤单”、 “122位小伙伴泥萌好”、 “留下弹幕!证明自己来过!”等弹幕评论都是受众情感的映射。在弹幕的网络互动中,受众之间的交流在陌生人之间展开,被不同移动终端分隔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通过独特的字串符号传递情感,它满足了受众赋予互动交流的情感渴望,幕构建了一种不分时间地点、多人同时观看的虚拟空间,给观众以自由、多样的新型表达方式。

三、平等参与的文化狂欢

人们通过交往以互换信息、达成共识,最终实现文化共享,这是媒介的根本功能。在电视媒介诞生之前,都是以现场观看来传播,以影视为主导的电子媒介产生后,把人们从“话语的文化”带到“图像的文化”中[3],而弹幕又将“话语”内置于“图像”之中,它不直接干预内容,但为观众提供了表达某种内容的可能性。与传统网络聊天室不同,弹幕自带话题,而且不断更新,观众可以就不断发展的剧情、不断变化的场景进行任意的介入,在弹幕文本中实现自我参与。这种强烈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不仅体现在观众与观众的交流之中,也存在于观众与信源之中,弹幕提供了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我不能改变内容,但我可以改变旁白”,弹幕作为一种流动文本,观众可以通过解构、调侃等多种方式对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它的作用在于在视频之中创造新的意义,例如,在人物台词之后配上其他台词,达到改变其原意、制造笑点的目的,或者为静止不动的物体配上文字以展示其心理活动。

巴赫金构建的狂欢广场通过国王加冕和脱冕等一系列仪式暂时摆脱等级森严的官方文化,弹幕构建的狂欢广场以符号性语言为表达方式宣泄内心的情感和意见,它们尽管外表纷繁多样,却有个共同点:都同狂欢节民间文艺有着深刻的联系。它们或多或少都浸透着狂欢节所特有的那种对世界的感受[4]。在生活中为不可逾越的等级屏障分割开来的人们,在狂欢广场上发生了随便而又亲昵的接触,这种亲昵的接触以坦率直接的言语体裁为主要特征,在弹幕中主要表现为戏谑、粗鄙、调侃的词句,无厘头的网络语言和吐槽。如今,弹幕还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语言范式,喜欢的演员哭泣或微笑时,“这个侧脸由我守护”集中轰炸屏幕,当有恐怖镜头或者剧情反转情节时更有“高能预警”前来护体,“收下我的膝盖”更是表达屏幕这头浓浓额钦佩之情,这些如“暗语”一般的表达方式既是新生代渴望拥有自己声音的宣言,也是他们阻隔主流世界的武器。一条弹幕可能激起千万人加入讨论,对“笑点”、“槽点”、“萌点”的共鸣是这一族群永不落幕的狂欢,他们在大大小小的屏幕前找到了归属感。

在今天,用影像讲故事的方法变得纷繁复杂,观众对故事的敏感度越来越低,专注度也越来越低,在观众代入感不夠时,必然会分散精力,寻求既可以对故事本身进行同步思考,又可以多线程进行其他活动的方式。“弹幕”作为一个新事物,凭借PC所配置的快捷输入功能,让分散的精力可以有迅速输出的途径,它以其新颖的形式和独特的互动模式,迎合了小部分受众的娱乐释压心理,满足了社交互动需要,也刷新了受众的观影体验。体验与参与消费的时代,弹幕构建了一个不分时间地点、多人同时观看的虚拟空间,使大众都能够参与进来,它也直接反映了网络文学平民化的特征,这种虚拟时空的群体实时互动社交所产生的高速人际传播与信息生成正是弹幕的魅力之一。目前,弹幕还存在许多不完备的地方,比如版权受限、内容监管不到位、影响受众观感等问题,但这些仍可通过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得到改善,弹幕视频网站后续的经营与发展是否会改变如今的风格和呈现的态势,仍有待后论。

注释:

[1]皇甫旭梅. 弹幕视频的解构与狂欢[J]. 新闻世界,2015,(12):64-66.

[2]巴赫金全集第5卷: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白春仁,顾亚铃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8: 237.

[3]周利荣. 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2:109.

[4]巴赫金全集第5卷: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白春仁,顾亚铃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8: 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狂欢弹幕形式
弹幕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小议过去进行时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狂欢背后权力“颠倒”的闹剧
试论户外真人秀节目中的快感文化传播
缺席本轮楼市“狂欢”,昔日温州炒房团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