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来挺一把许知远

2017-09-20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许知远新周刊马东

闫肖锋

年轻人正好要反思一下,不要急着吐槽许知远。

吐槽最新一期《十三邀》,许知远、马东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的粗鄙之争,虽然最后两人殊途同归,但在后续舆论上,许知远还是结结实实被KO了一把,马东被赞。好像许知远就是为了衬托马东似的。这里可不是许知远的主场,是马东的主场,是《奇葩说》粉丝们的主场。

其实马东早就说过:精英只有5%,其他95%的人,都只是活着。

我来挺一把许知远。就因为他够拧巴,够坚持。吐槽者说他装,其实人如果始终如一,那装不装有什么区别。

初识这哥们儿是在《新周刊》的时候。某期摄影师给他拍照,很有意思,老许拿着把伞,英国绅士那种,脚下是一摞书。这是在房间里,根本就淋不到雨,我觉得摄影师在整蛊他,但据说这哥们儿自己觉得很受用。

《新周刊》有时就很拧巴,可老许更甚。我说过,如果用一句话代表那个时期的《新周刊》,就是某期封面标题:我反对!知识分子就应该是这个姿势。

许大拧巴,应该说比我还小,一个70后却有一颗60后的心。怎么讲呢?他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所谓486的一代,40来岁,80年代领风气之先,生在60年代。只是许知远是误生在70年代的60后。彼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开始接受西方洗礼,那种决绝那种彻底不亚于五四时期。

许知远的文风,也跟我们60后一样,是宏大叙事的。顺便说一句,多数喷他的人基本没看他的文章,因为看不下去。当初他在《经济观察报》主笔期间,开篇就是宏论:中美关系200年。之后好长一段时间,《经济观察报》这份号称是中国的FT(英国《金融时报》)的报纸,就是许知远的风格。每天头版都是一篇宏论。据说当时“经观”有一大批女性读者,怪了。

现在的年轻人肯定都不喜欢这种风格了,他们喜欢短小精悍,有趣的最好有点八卦的文章。许知远身上肯定是八卦色彩不多的,这哥们儿如果有点八卦的话,也就是跟台湾高金素梅那一段姐弟恋。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也没人有兴趣追。总之,老许是个大拧巴人,现在骑着二八大驴上班,让90后的员工们好一阵嘲笑。

但是我觉得这恰恰是老许的价值所在,与时代保持距离,有时保持一种离线状态是最好的静观方式。所以啊,一干牛人们都以能够上一把许知远为荣,访谈后罗胖很认可“知识胶囊”的说法(没说你是知识的“二道贩子”就不错了)。嗯,冯小刚也很认可。老许喝着酒就把一期访谈做完了,让冯导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

上《十三邀》是一种被认可的标志。顺便再说一句,腾讯这家公司,能出王者荣耀也能出《十三邀》,说明玩闹中是有追求的,有AB两面。不像百度,只有A面没有B面。

老许的离线状态,正好和这个浮躁的人世构成一种镜像关系。你不是浮躁吗?我淡定给你看,你认为我这是装也行,但你必须佩服,我是有这种坚持的,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我说许知远大拧巴可是一种赞誉。不光是娱乐界、新媒体,包括知识分子圈也不认可他。但老许就这么坚持着,就这么离线着。钱理群曾说:我概括知识分子为三点:第一点就是不懈地追求真理;再一個就是独立思考;第三个是批判质疑精神。在我看来,这是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精神。

所谓粗鄙是一种公然反智的愚民作派,不自知不自省,不知是故意还是可悲。

书本化生存和网络化生存,本来就有所分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多行远;网络化生存,蜻蜓点水,知道的多,真知者少。现在的年轻人正好要反思一下,不要急着吐槽许知远。

老许说的这个世界的粗鄙化,我觉得没错,从文字上来说,就是粗鄙。马东是在狡辩,他用人民创造历史这样的逻辑去狡辩,因为文化永远是精英创造的。大家都知道先有大户人家才会有现在的美食菜系,才会有明清家具,才会有雕梁画栋和人文字画。但你坚持打土豪分田地我也没办法。

没有许知远的世界,你们会怀念他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许知远新周刊马东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与保养技术
书生直播带货,让流量向知识靠拢
游荡者许知远
游荡者许知远
许知远,写每一个字都是对时代的愁思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新周刊》的编辑特色与问题浅析
《新周刊》的封面专题特点研究
发现
正在到来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