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井贡酒欠缺的是混改东风

2017-09-19薛玉虎

证券市场周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汾酒洋河古井

薛玉虎

参考洋河的发展路径,古井贡酒要实现突破,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管理层激励。

刚公布的上市公司中报体现了白酒行业强劲的复苏趋势,用了五年的时间,白酒完成了一次轮回。

上一轮2002-2012年的行业大发展中,以洋河股份為代表,借助渠道营销、中高端的定位和优秀的管理营销能力实现了逆袭,销售收入从2亿元增长到200亿元,创造了行业的奇迹,也使洋河跻身前三甲,市值超千亿元,一度超越五粮液,成为行业第二名。从过往历史来看,每一轮行业的发展都会有新的企业崛起,这一轮的趋势中是否会有新的企业有机会进入千亿级俱乐部?

除去目前市值居前三名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其次是泸州老窖,再去掉未上市的企业,剔除业务较杂的顺鑫农业,从收入、利润规模来看,目前最有机会的就是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两家,古井贡酒2016年收入60亿元,净利润为8.3亿元,但市值却比收入低于它的山西汾酒少了100亿元,原因是什么?

从近五年的业绩走势来看,汾酒从2011年最高的64.79亿元下滑到2014年的39.16亿元,直到2016年也才44亿元,而古井贡酒则从2012年的41.97亿元一直增长到2016年的60.17亿元,走势恰好相反。

汾酒基本垄断山西市场,从2016年开始,伴随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煤炭价格反弹,山西经济强劲复苏,为汾酒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而古井深耕安徽市场,近两年安徽省消费升级明显,古井贡酒受益于100元价位放量,增速也进入快速通道,省外市场拓展一直稳扎稳打,两者基本差不多。

两家公司最大的差异在管理和营销能力。汾酒虽然品牌力较强,但管理营销能力一直是短板;而古井贡酒从渠道竞争最激烈的安徽市场杀出,依靠的就是其强大的营销管理能力,与洋河一起开创的深度营销模式被行业所推崇。

3月份,山西省政府将汾酒树立为山西国企改革的标杆企业,公司管理团队的积极性被激发,业绩增长的动力较强;而古井贡酒属亳州市国资企业,管理团队没有股权方面的激励,业绩增长一直保持行业平均水平。所以汾酒有了国企改革的背书,资本市场的预期空间被打开,这是两者市值差异最大的原因所在。

洋河和古井在品牌力、产品结构、区域影响力、管理和营销能力等等方面都是最接近的,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洋河是从2002年开始起步,完整的经历了上一轮白酒大牛市,而古井贡酒从2008年才开始蜕变,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假以时日,古井贡酒达到洋河今天的水平并不是很难。

参考洋河的标准,2017年洋河的预期收入194亿元,预期净利润为66.7亿元,对应目前的估值是20倍,但洋河的增速是15%以内,假设古井保持20%以上的增速,按照25-30倍估值,1000亿元市值对应的就是34亿-40亿元的净利润,按照古井的产品结构和营销模式,40亿元的净利润可以对应到20%以上的净利率,那么收入应该在170亿-200亿元,这个数字对古井来说并非那么遥远。

洋河2002年面临危机时濒临破产后进行改制,推出蓝色经典,管理团队从零开始积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使企业销售规模增长了100多倍;而古井贡酒是2007年新的管理团队上任后,推出年份原浆,打造了一支现有的执行力非常强的营销队伍。

依靠现有的团队和一线队伍激励机制,古井从2008年至今,收入增长了6倍,净利润增长了30倍;但相比同行,古井在关键的时刻总是略欠火候,增速一直不温不火,导致市值成长一直徘徊不前。

目前的古井贡酒就像一个小洋河或者是洋河五六年前的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管理层激励。

近两年,白酒行业的混改不断出现,老白干酒混改于2015年年底完成,五粮液2017年混改落地都实现了管理层和经销商持股,企业经营和业绩释放表现得更积极。汾酒的混改方案推出半年多,企业业绩和市值都上了一个台阶。

古井贡酒的持股结构是国企主导,管理团队没有任何股权,这就是为什么古井贡酒的收入高于汾酒,但市值却远远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其后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为方正证券食品饮料首席研究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汾酒洋河古井
最新的汾酒30年(蓝花瓷瓶)、20年(蓝花瓷瓶)、15年三种酒比较
All Is Well
洋河失速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理念:天然生态的“健康汾酒”理念
古井
汾酒,内涵式增长的力量
心洋河,爱未停
谁来破瓮
苍老的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