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2017-09-19叶青徐英庆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本目标课文

叶青 徐英庆

笔者长期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从1991年至今,我参与了安徽省潜山县中考语文阅卷工作,撰写了试卷分析。从反馈的信息看,阅读题一直是学生失分最多的“老大难”问题,存在的问题如出一辙一阅读不深入、理解出偏差、分析不到位、表达不精准。多年来,问题摆出来了,一直解决不了;策略提出来了,最终实施不了。究其原因,问题还应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1.阅读目标不到位

阅读目标包括“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问题主要表现为:“教”的基本目标有,但目标意识不强;“学”的目标不是没有,但不够明确。在“教”的目标中,比如要上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教师心中有数,知道“教什么”,但是“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吗?”“有没有更好的教法?”不清楚,以致安排的教学活动,显得盲目。“学”的目标要有操作性、能驱动、能量化,没有操作性的学习目标,教师就会失去“抓手”;不能量化的学习目标,教学效果仍是“未知数”。

2.文本解读不到位

(1)信息加工缺乏系统性

阅读教学离不开信息加工,这类考题学生最容易失分。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组合缺乏系统性,思维表达缺乏逻辑性。普遍的做法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归课本找现成答案,然后不断追问“还有吗,还有吗?”,很少能看到完整、系统的加工过程。弊端在于:找出课本现成的话,只是一种“再现”,一味追求“量的叠加”,而不追求“质的提升”,思维缺乏深度;课堂上你回答一点,我回答一条,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回答的内容是片面的,缺乏整体性,学生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形成对问题的“整体认识”,没有实现“由量变到质变”,不利于整体思维发展。让学生说一句话与说出一段有主旨的话,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2)阅读深度不够,缺乏创新性

阅读文本必须获得三种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读懂课文,属陈述性知识;阅读方法属程序性知识;方法的合理使用属策略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逐个回答;二是运用一般流程,先概括一下“总写什么?”再逐段分析“具体写什么?”不做深层挖掘。这么做,只能达到理解性阅读的要求,是有悖于新课程提倡的创造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教学要求的。很少引导学生这么去思考: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又接着问下一问题?学生如果不明作者和教者的意图,就不能达到阅读目的。也很少有这种激发:你发现了哪些别人未发现的问题?你对你提出的问题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有自我感悟的空间,不利于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阅读方法指导缺乏有效性

在閱读课文的方法指导上,忽视文体意识。或是课前预习——默读、略读;或是课堂给少量时间——速读、粗读;不给足够的诵读时间——朗读、精读或品读。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方法不同,不能把阅读方法的主导权下放给学生,教师需要正确指导。如传记类文章可以略读,散文需要朗读,诗歌需要品读,文言文需要吟读。“阅读阅读”不只是“阅”更需要“读”,长期弱化文本朗读,会造成语感的流失。

在阅读课文的任务驱动方面,方法单一,基本上带上课后思考题,一边阅读一边寻找答案。急于寻求问题答案是不符合文本解读规律的,也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阅读课文至少需要四遍:第一遍,读顺课文,解决字词,圈点勾画不可少;第二遍,读懂课文,解决难句,疑点批注要标明;第三遍,理清思路,提纲主旨需生成;第四遍,琢磨推敲,妙语佳句细品味。这四步是循序渐进的,完成不好或完成不了都会影响文本解读的质量。

3.教学训练不到位

在课堂上,阅读教学需明白“该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习?”在课后需思考“学会了没有?”“能解决问题吗?”因此,及时有效的教学训练尤为重要。或许有人认为过多强调训练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这是个误解。有针对性地训练可以有效发现学生思考时存在的不足,理解时存在的误区,答题时存在的困惑,表达时存在的枝节问题。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反复“纠错——训练——纠错——训练”,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努力的方向

1.深入研读文本

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文学作品、非文学作品、文言文、诗词曲等,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必要时进行“二次备课”。

2.强化目标意识

阅读教学目标要兼顾三点:一是认真揣摩教材要求;二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三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语言表达要强调四点: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陈述的对象,主语是学生,是学生能怎样,而不是教师做什么;二要整体表述,注重整体思维培养;三要分层教学,根据学习水平高低,因人施教;四要重视思维训练,不仅是发现,更在于创造。

3.优化教学过程

(1)有效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方式、互动方式、训练方式等。

(2)合理展开:强调预设,但绝不能限制生成。

(3)注重反思:学习效果如何?课堂达成度怎样?

(4)针对训练: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检测学习效果。

4.培养自主意识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3)培养学生以体验的态度去读书。

(4)语文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中考大幕总会落下,但是作为一个耕耘者,行走在田垄间,拾起一株遗落的稻穗,就燃起一份丢失的希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目标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