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与柏拉图的音乐思想本质之比较

2017-09-18赵修文

魅力中国 2017年11期
关键词:音乐美学柏拉图孔子

赵修文

摘要:从中西的历史进程来讲,孔子和柏拉图两位哲人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一直视孔子思想为正统,而后中国的思想内核中也一直渗透着孔子的儒家思想:在西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哲学直到13世纪为止一直都是柏拉图式的。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进而强调音乐终身制教育。而孔子认为音乐的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进而陶冶人们的情感。概括来讲,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的核心则是“理念”。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仁;礼;理念;音乐美学

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分别为中国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美学的奠基人,他们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各自文化圈内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朱东润说:“其时之思想家,与后代以最大影响者,则有孔子。”奥地利当代哲学家波普尔则说:“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可以说,后代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二人的思想为基石绵延发展。

首先,孔子的音乐思想主要讲音乐与主观的“仁”联系在一起,而柏拉图更注重音乐与客观的“理念”的联系。孔子的音乐美学更多地是内容美学,从伦理行为与伦理结果来规定美,通过内容的好坏来判定音乐是否应该存在。孔子以“尽善尽美”作为音乐的标准,但未涉及真。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所以特别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反映到音乐中就更看重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孔子推崇“雅乐”是因为它是合乎礼的,是表现仁者之德的音乐,所以他因为郑声“乱雅乐”而贬斥郑声,嫌“郑声淫”而厌恶“郑卫之音”,他主张“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与孔子不同,柏拉图是在浓厚的科学氛围中成长的,在他之前的很多古希腊哲学家都是自然科学家,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所以在音乐思想上特别强调用真的标准衡量音乐。他从知识论的角度推衍音乐论,把音乐与“理念”(本体的“真”)联系在一起。“理念”是世界的本体,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之外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从本体论意义上将“美”与“真”联系在一起意味着通过内容的真假判断音乐是否应该存在。也正是由于在制定音乐美的标准时侧重点不同导致二者音乐内容的偏向不同。

其次,孔子更注重音乐与人世的联系,而柏拉图偏重音乐与神的联系。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看重世俗人生,强调入世,强调道德假话,而对于敬神事鬼方面更多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过程时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礼、乐看作人达到“仁”的必经阶段,所以在孔子看来乐是教导人向善的一种手段,是与人世紧密相连的,即使是最好的艺术像“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也是表现尧、舜禅让的圣贤境界,与神毫无关系。而柏拉图则不同,他坚信神是真善美的创造者,所以在柏拉图提出的音乐美学中处处渗透着神的影子。首先,神是音乐创作的动力,是灵感的来源;其次,颂神是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表现神的完美而养成人们对神的敬畏之心。柏拉图竭力使神的形象变得庄严、完美、高大,以印证理念高于现实的哲学观点。

再次,孔子把形式美置于次要和附属的地位,并未赋予艺术性独立发展的空间;而柏拉图更为强调创作技巧,主张有纯粹的形式美。孔子也强调过形式美的存在,但是孔子从没将形式美与内容美并重。他说:

“文犹质也,質犹文也。”(《颜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但他更强调“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辞,达而已矣。”(《卫灵公》)。从孔子的音乐思想来看,他实际上认为音乐形式处于附庸的地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他更主张为政治、伦理道德而音乐。从孔子对音乐制定的“尽善尽美”的标准来看,他要求音乐是善与美的结合,但是善要起到统摄作用,也就是思想重于形式,未尽善而尽美的音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的美不违背善,正如《武》一样。反观柏拉图,他受西方美学以形式为美的传统的影响,详尽地叙述了音乐的形式美,认为音乐形式具有绝对的存在价值,他在中晚期表现出明显的独立发展音乐形式的立场。也就是说,柏拉图一方面为政治而音乐,一方面也有为音乐而音乐的倾向,强调形式本体的独立性。

最后,孔子的音乐美学是一种表情论,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是一种“摹仿”论。孔子从文艺和创作主体的关系来说,音乐就是人的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但是这种情感的表现和抒发强调音乐表达的感情并非是个人的感情,而是符合礼仪规范、受理性控制的社会情感。而柏拉图侧重说明音乐对世界的认识关系,赋予摹仿以认识论的意义。在他的理念论中,他认为自然世界是对理念的摹仿,具有局部、少量的真实性。而音乐是对自然的摹仿,也就是“摹仿的摹仿”,和理念这一“真”之间“隔着两层”。所以他认为音乐是低于理念的,音乐只是对理念的“摹仿”。柏拉图认为音乐作品不真实,远离真理和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对音乐的贬斥态度,所以他在《理想国》中主张发扬他经过筛选的音乐调式,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时要格外审慎。

通过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思想的比较可以发现音乐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教育是百年大计,更是国家复兴的根本之策,好的素质教育更是会锦上添花,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由此可见,以音乐牵头,发展好素质教育,这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键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美学柏拉图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柏拉图之椅
让大脑绕个弯儿